越剧

越剧,源于浙江,经十里洋场上海滩的发祥后闻名全国,经久不衰。越剧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百余年来,越剧在其发展过程汲取其他地方剧种的精华,为自身的繁荣和创新提供便利条件。

因为越剧起源于浙江,所以江南的小桥流水造就了越剧“擅长抒情”的特点,而题材也多以才子佳人为主。越剧的表现形式主要以唱为主,声音有如天籁,场景唯美。

历经多年的发展,越剧衍生出众多流派,公认的就有13大流派之多,但大多盛行于南方地区。

越剧起源 越剧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什么

越剧诞生于1906年,时称“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艺人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在浙东乡镇演出。

1910年小歌班进入杭州,1917年到达上海,1920年起,演出用丝弦伴奏,因板胡定弦1—5两音,称〔正宫调〕。20年代初,剧种被称为“绍兴文戏”。1923年7月,在嵊县施家岙开办了第一个女班。1925年坤伶施银花在琴师王春荣的合作下,产生了63定弦的〔四工调〕,成为绍兴文戏时期的主腔。30年代初,女班大批涌现。这时期,除男班、女班外,还有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

1938年名伶姚水娟吸收文化人参与对越剧的变革,称“改良文戏”。这时期,最有名的演员是被称为越剧四大名旦的“三花一娟”,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小生为竺素娥、屠杏花、李艳芳;青年演员如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徐玉兰、范瑞娟、傅全香等,都已崭露头角。主要编剧有樊篱、闻钟、胡知非、陶贤、刘涛等。

1942年10月,袁雪芬吸收新文艺工作者参加,对越剧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革,被称为“新越剧”。编导有于吟、韩义、蓝流、白涛、肖章、吕仲、南薇、徐进等。1944年9月起,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龙门大戏院进行改革。此后,上海的主要越剧团都走上改革之路。

“新越剧”重要标志之一,是编演新剧目,使用完整的剧本,废除幕表制。内容大都是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和宣扬爱国思想。1946年5月,雪声剧团首次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为《祥林嫂》搬上戏曲舞台,标志着越剧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46年9月,周恩来副主席到上海,在看了雪声剧团演出后,指示地下党要做好戏曲界的工作。此后,地下党派了党员钱英郁、刘厚生、李之华及党的外围组织成员吴琛等,到越剧界担任编导。在1946年袁雪芬被流氓抛粪事件中,1947年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及为筱丹桂申冤的斗争中,进步文艺界、新闻界都给予了支持。

唱腔方面,越剧改革有重大的突破。“新越剧”在实践中扩大了表现内容,原来较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已不能适应。1943年11月袁雪芬演《香妃》时,1945年1月范瑞娟演《梁祝哀史》时,都在琴师周宝财的合作下,分别创造出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和〔弦下腔〕。后来这两种曲调皆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各自的流派唱腔。

表演方面,一是向话剧、电影学习真实、细致地刻划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表演方法;二是向昆曲、京剧学习优美的舞蹈身段和程式动作。演员们以新角色的创造为基点融合二者之长,逐渐形成独特的写意与写实结合的风格。

舞台美术方面,采用立体布景、五彩灯光、音响和油彩化妆,服装式样结合剧情专门设计,色彩、质料柔和淡雅,成为剧种艺术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40年代的越剧改革,建立起正规的编、导、演、音、美高度综合的艺术机制。越剧观众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除原来的家庭妇女外,还吸引来大批工厂女工和女中学生。上海解放前夕,从事“新越剧”的几个主要剧团如“雪声”、“东山”、“玉兰”、“云华”、“少壮”,都受到中国共产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拥有大量观众。

1949年上海解放,7月便举办了以越剧界人员为主的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1950年4月12日,成立了第一个国营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1951年国营的浙江越剧实验剧团建立。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剧院成立。

党和政府重视民族戏曲,尤其是周恩来总理,对越剧艺术给予热情关怀。建国初,为扩大越剧的表演手段,适应时代的需要。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和浙江的越剧团进行了男女合演的实验,创作演出了《风雪摆渡》、《未婚妻》、《斗诗亭》、《争儿记》、《山花烂漫》、《十一郎》等剧。从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创作出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优秀剧目蜚声大江南北。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等被搬上银幕。从50年代初起,相继有一批越剧团从浙江、上海走向各地。到60年代初,越剧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1954年起,上海市戏曲学校开设了越剧班和越剧音乐班。

1958年起,浙江艺术学校也开办了几届越剧班。1960年上海越剧院开设了学馆和舞台美术班。上海市虹口、南市、静安等区,也办起了学馆或戏校。有计划地培养出一大批越剧专业人才。

1977年1月起,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陆续恢复上演。上海越剧院还相继创作演出了新剧目《忠魂曲》、《三月春潮》、《鲁迅在广州》,塑造了现代史上历史伟人的形象。浙江的越剧团,创作演出了《五女拜寿》、《汉宫怨》、《胭脂》、《春江月》、《桐江雨》、《花烛泪》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南京市越剧团也创作演出了《莫愁女》、《报童之歌》等好戏。1978年,男女合演的《祥林嫂》被摄制成彩色宽银幕电影。《五女拜寿》、《莫愁女》、《春江月》、《桐江雨》、《花烛泪》等剧,相继被搬上了银幕。一些五六十年代已成名的演员如陆锦花、王文娟、张云霞、吕瑞英、金采风、毕春芳等,艺术上继续提高,风格更加鲜明,继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之后,形成新的流派唱腔。

80年代中期起,越剧界陆续试行了体制方面的改革。上海、浙江和江苏大力培养新一代青年演员。赵志刚、钱惠丽、方亚芬、陈颖、韩婷婷、单仰萍、章瑞虹、王志萍、茅威涛、董柯娣、何赛飞、方雪雯、陶琪等新秀,已蜚声海内外。

查看更多>>

汉族文化 汉族地方戏之越剧简介及发展

越剧诞生于1906年,时称“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艺人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在浙东乡镇演出。

1910年小歌班进入杭州,1917年到达上海,1920年起,演出用丝弦伴奏,因板胡定弦1—5两音,称〔正宫调〕。20年代初,剧种被称为“绍兴文戏”。1923年7月,在嵊县施家岙开办了第一个女班。1925年坤伶施银花在琴师王春荣的合作下,产生了6

3定弦的〔四工调〕,成为绍兴文戏时期的主腔。30年代初,女班大批涌现。这时期,除男班、女班外,还有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1938年名伶姚水娟吸收文化人参与对越剧的变革,称“改良文戏”。这时期,最有名的演员是被称为越剧四大名旦的“三花一娟”,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小生为竺素娥、屠杏花、李艳芳;青年演员如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徐玉兰、范瑞娟、傅全香等,都已崭露头角。主要编剧有樊篱、闻钟、胡知非、陶贤、刘涛等。

1942年10月,袁雪芬吸收新文艺工作者参加,对越剧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革,被称为“新越剧”。编导有于吟、韩义、蓝流、白涛、肖章、吕仲、南薇、徐进等。1944年9月起,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龙门大戏院进行改革。此后,上海的主要越剧团都走上改革之路。

“新越剧”重要标志之一,是编演新剧目,使用完整的剧本,废除幕表制。内容大都是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和宣扬爱国思想。1946年5月,雪声剧团首次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为《祥林嫂》搬上戏曲舞台,标志着越剧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46年9月,周恩来副主席到上海,在看了雪声剧团演出后,指示地下党要做好戏曲界的工作。此后,地下党派了党员钱英郁、刘厚生、李之华及党的外围组织成员吴琛等,到越剧界担任编导。在1946年袁雪芬被流氓抛粪事件中,1947年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及为筱丹桂申冤的斗争中,进步文艺界、新闻界都给予了支持。

唱腔方面,越剧改革有重大的突破。“新越剧”在实践中扩大了表现内容,原来较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已不能适应。1943年11月袁雪芬演《香妃》时,1945年1月范瑞娟演《梁祝哀史》时,都在琴师周宝财的合作下,分别创造出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和〔弦下腔〕。后来这两种曲调皆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各自的流派唱腔。

表演方面,一是向话剧、电影学习真实、细致地刻划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表演方法;二是向昆曲、京剧学习优美的舞蹈身段和程式动作。演员们以新角色的创造为基点融合二者之长,逐渐形成独特的写意与写实结合的风格。舞台美术方面,采用立体布景、五彩灯光、音响和油彩化妆,服装式样结合剧情专门设计,色彩、质料柔和淡雅,成为剧种艺术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40年代的越剧改革,建立起正规的编、导、演、音、美高度综合的艺术机制。越剧观众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除原来的家庭妇女外,还吸引来大批工厂女工和女中学生。上海解放前夕,从事“新越剧”的几个主要剧团如“雪声”、“东山”、“玉兰”、“云华”、“少壮”,都受到中国共产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拥有大量观众。

1949年上海解放,7月便举办了以越剧界人员为主的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1950年4月12日,成立了第一个国营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1951年国营的浙江越剧实验剧团建立。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剧院成立。

党和政府重视民族戏曲,尤其是周恩来总理,对越剧艺术给予热情关怀。建国初,为扩大越剧的表演手段,适应时代的需要。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和浙江的越剧团进行了男女合演的实验,创作演出了《风雪摆渡》、《未婚妻》、《斗诗亭》、《争儿记》、《山花烂漫》、《十一郎》等剧。从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创作出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优秀剧目蜚声大江南北。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等被搬上银幕。从50年代初起,相继有一批越剧团从浙江、上海走向各地。到60年代初,越剧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1954年起,上海市戏曲学校开设了越剧班和越剧音乐班。1958年起,浙江艺术学校也开办了几届越剧班。1960年上海越剧院开设了学馆和舞台美术班。上海市虹口、南市、静安等区,也办起了学馆或戏校。有计划地培养出一大批越剧专业人才。

越剧《红楼梦》

1977年1月起,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陆续恢复上演。上海越剧院还相继创作演出了新剧目《忠魂曲》、《三月春潮》、《鲁迅在广州》,塑造了现代史上历史伟人的形象。浙江的越剧团,创作演出了《五女拜寿》、《汉宫怨》、《胭脂》、《春江月》、《桐江雨》、《花烛泪》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南京市越剧团也创作演出了《莫愁女》、《报童之歌》等好戏。1978年,男女合演的《祥林嫂》被摄制成彩色宽银幕电影。《五女拜寿》、《莫愁女》、《春江月》、《桐江雨》、《花烛泪》等剧,相继被搬上了银幕。

一些五六十年代已成名的演员如陆锦花、王文娟、张云霞、吕瑞英、金采风、毕春芳等,艺术上继续提高,风格更加鲜明,继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之后,形成新的流派唱腔。80年代中期起,越剧界陆续试行了体制方面的改革。上海、浙江和江苏大力培养新一代青年演员。赵志刚、钱惠丽、方亚芬、陈颖、韩婷婷、单仰萍、章瑞虹、王志萍、茅威涛、董柯娣、何赛飞、方雪雯、陶琪等新秀,已蜚声海内外。

查看更多>>

浙江的越剧简介 越剧的特点是什么

越剧曾被称为“小歌班”、“绍兴文戏”、“嵊剧”等,原流行于浙江嵊州一带,1906年开始演变为戏曲形式。其剧目取材于嵊州民间故事或传说,在嵊州田头歌唱等基础调腔上形成不同流派的唱腔,舞美柔和淡雅,深受江南观众的喜爱。该剧种有众多优秀演员和经典剧目,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繁盛一时。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查看更多>>

浙江越剧的由来是什么?浙江越剧的特点简介

越剧是很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种之一,发源于浙江,又有绍兴文戏之称,以唱为主,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与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剧目。本期的越剧文化带你瞧一瞧关于浙江越剧的由来,浙江越剧的特点。

越剧,又名绍兴戏,是中国汉族五大戏曲种类之一,是目前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

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江南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汉族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亦是“全国第二大剧种”。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州(即古越国所在地而得名),由当地民间歌曲发展而成。发祥于上海。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演变。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

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首次以“越剧”称此剧种。1938年始,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新中国成立后才统一称“越剧”。越剧诞生于1906年,时称“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艺人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在浙东乡镇演出。

1910年小歌班进入杭州,1917年到达上海,1920年起,演出用丝弦伴奏,因板胡定弦1—5两音,称〔正宫调〕。20年代初,剧种被称为“绍兴文戏”。1923年7月,在嵊县施家岙开办了第一个女班。1925年坤伶施银花在琴师王春荣的合作下,产生了63定弦的〔四工调〕,成为绍兴文戏时期的主腔。30年代初,女班大批涌现。这时期,除男班、女班外,还有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

1938年名伶姚水娟吸收文化人参与对越剧的变革,称“改良文戏”。这时期,最有名的演员是被称为越剧四大名旦的“三花一娟”,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小生为竺素娥、屠杏花、李艳芳;青年演员如筱丹桂、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徐玉兰、范瑞娟、傅全香等,都已崭露头角。主要编剧有樊篱、闻钟、胡知非、陶贤、刘涛等。

1942年10月,袁雪芬吸收新文艺工作者参加,对越剧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革,被称为“新越剧”。编导有于吟、韩义、蓝流、白涛、肖章、吕仲、南薇、徐进等。1944年9月起,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龙门大戏院进行改革。此后,上海的主要越剧团都走上改革之路。

“新越剧”重要标志之一,是编演新剧目,使用完整的剧本,废除幕表制。内容大都是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和宣扬爱国思想。1946年5月,雪声剧团首次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为《祥林嫂》搬上戏曲舞台,标志着越剧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46年9月,周恩来副主席到上海,在看了雪声剧团演出后,指示地下党要做好戏曲界的工作。此后,地下党派了党员钱英郁、刘厚生、李之华及党的外围组织成员吴琛等,到越剧界担任编导。在1946年袁雪芬被流氓抛粪事件中,1947年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及为筱丹桂申冤的斗争中,进步文艺界、新闻界都给予了支持。

特点:
唱腔方面,越剧改革有重大的突破。“新越剧”在实践中扩大了表现内容,原来较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已不能适应。1943年11月袁雪芬演《香妃》时,1945年1月范瑞娟演《梁祝哀史》时,都在琴师周宝财的合作下,分别创造出柔美哀怨的〔尺调腔〕和〔弦下腔〕。后来这两种曲调皆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各自的流派唱腔。

表演方面,一是向话剧、电影学习真实、细致地刻划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表演方法;二是向昆曲、京剧学习优美的舞蹈身段和程式动作。演员们以新角色的创造为基点融合二者之长,逐渐形成独特的写意与写实结合的风格。

舞台美术方面,采用立体布景、五彩灯光、音响和油彩化妆,服装式样结合剧情专门设计,色彩、质料柔和淡雅,成为剧种艺术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40年代的越剧改革,建立起正规的编、导、演、音、美高度综合的艺术机制。越剧观众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除原来的家庭妇女外,还吸引来大批工厂女工和女中学生。上海解放前夕,从事“新越剧”的几个主要剧团如“雪声”、“东山”、“玉兰”、“云华”、“少壮”,都受到中国共产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拥有大量观众。

1949年上海解放,7月便举办了以越剧界人员为主的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1950年4月12日,成立了第一个国营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1951年国营的浙江越剧实验剧团建立。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剧院成立。

党和政府重视民族戏曲,尤其是周恩来总理,对越剧艺术给予热情关怀。建国初,为扩大越剧的表演手段,适应时代的需要。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和浙江的越剧团进行了男女合演的实验,创作演出了《风雪摆渡》《未婚妻》《斗诗亭》《争儿记》《山花烂漫》《十一郎》等剧。

从50年代到60年代前期,创作出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红楼梦》。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批优秀剧目蜚声大江南北。

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等被搬上银幕。从50年代初起,相继有一批越剧团从浙江、上海走向各地。到60年代初,越剧已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1954年起,上海市戏曲学校开设了越剧班和越剧音乐班。1958年起,浙江艺术学校也开办了几届越剧班。

1960年上海越剧院开设了学馆和舞台美术班。上海市虹口、南市、静安等区,也办起了学馆或戏校。有计划地培养出一大批越剧专业人才。

1977年1月起,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陆续恢复上演。上海越剧院还相继创作演出了新剧目《忠魂曲》《三月春潮》《鲁迅在广州》,塑造了现代史上历史伟人的形象。

浙江的越剧团,创作演出了《五女拜寿》《汉宫怨》《胭脂》《春江月》《桐江雨》《花烛泪》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南京市越剧团也创作演出了《莫愁女》《报童之歌》等好戏。1978年,男女合演的《祥林嫂》被摄制成彩色宽银幕电影。《五女拜寿》《莫愁女》《春江月》《桐江雨》《花烛泪》等剧,相继被搬上了银幕。

一些五六十年代已成名的演员如陆锦花、王文娟、张云霞、吕瑞英、金采风、毕春芳等,艺术上继续提高,风格更加鲜明,继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戚雅仙之后,形成新的流派唱腔。

80年代中期起,越剧界陆续试行了体制方面的改革。上海、浙江和江苏大力培养新一代青年演员。赵志刚、钱惠丽、方亚芬、陈颖、韩婷婷、单仰萍、章瑞虹、王志萍、茅威涛、董柯娣、何赛飞、方雪雯、陶琪等新秀,已蜚声海内外。

至2006年,越剧大量上演剧,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
《梁山伯与祝英台》、《王老虎抢亲》、《五女拜寿》、《红楼梦》、《西厢记》、《何文秀》、《玉堂春》、《血手印》、《打金枝》、《玉蜻蜓》、《碧玉簪》、《珍珠塔》、《祥林嫂》、《西园记》、《春香传》、《白蛇传》、《孟丽君》、《李娃传》、《盘妻索妻》、《盘夫索夫》、《柳毅传书》、《沙漠王子》《九斤姑娘》《陆游与唐琬》、《孔雀东南飞》、《追鱼》、《情探》等。

【结束语】越剧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的特色剧种的精华,形成了如今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越剧。越剧的表演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唯美,典雅。在全国各地都有越剧的专业团队存在。

查看更多>>

越剧戚派创始人是谁?越剧戚雅仙名段作品简介

戚雅仙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与条件,在袁派唱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与变化,逐渐的就形成的别具一格的,属于她自己风格的“戚派唱腔”,其唱腔特点缠绵委婉,朴素又深沉。本期的越剧文化带你瞧瞧戚派创始人:戚雅仙越剧名段及作品。

戚雅仙,女,越剧花旦。1928年2月,农历戊辰年出生,原籍余姚。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上海合作越剧团、上海静安越剧团团长,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唱腔朴实无华,感情深沉真挚,吐字清新,韵味醇厚,自成一派。擅演剧目有《玉堂春》、《蔡文姬》等。

唱腔特点
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戚雅仙在袁派唱腔基础上不断加以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了韵味醇厚、缠绵委婉、朴素深沉的“戚派”唱腔。擅演善良、温柔、多情的女性。如《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血手印》中的王千金等。

流派艺术
戚雅仙20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开始享誉越坛。其表演脱胎于“袁派”,她在继承袁派的基础上,另辟蹊径,逐渐形成并创造了朴素流畅、亲切抒情、缠绵委婉、韵味醇厚的戚派唱腔,在越剧流派中独树一帜,世称“戚派”。

表演细腻动人,擅演善良、温柔、多情的女性。如《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血手印》中的王千金、《玉堂春》中的苏三、《玉蜻蜓》中的志贞、《文姬归汉》中的蔡文姬等数十个动人的舞台形象,为发展和繁荣越剧艺术作出了卓越贡献。

名段唱词:
《泪滴灯花开》:(戚雅仙,焦月娥)
戚雅仙:(唱)虽然是今夜月还未团圆,只不过我们已花好月圆,劝郎君切莫要愁眉不展你看那花烛夜多么喜欢。
焦月娥:(唱)她说道花烛夜多么喜(啊)欢,我这里一阵阵却是辛(啊)酸,花虽好月不圆能何奈,想起(啊)了金陵事唯泪长淋(啊)。
戚雅仙:他一语不由我又思又猜,莫非是他心中另有婵娟,要为你舒开眉愁眉不见,我倒要向夫君细问根由(啊)。
(白)公子,你为何好好地流起眼泪来了?
焦月娥:(白)啊,哪里,这是窗外的灰土吹进我的眼睛里了

戚雅仙:(唱)见你连上旧泪痕,明明是在暗伤心。想我们今夜已经成夫(啊)妇,同样岂能不关心?

你有什么为难事,不妨说与为妻听。倘若你挑千斤担,我代你分挑五百斤。
焦月娥:(唱)多谢你大贤大德恩爱深,我这里同心同意难表(啊)明,怪父亲糊里糊涂强做主,害得我怨天怨地离了情(啊)。
戚雅仙:(唱)你不用吞吞吐吐不肯讲,我倒也思思想想已明(啊)亮,莫非我平平庸庸一(啊)女子,高攀你委委屈屈成鸳鸯?
故所以闷闷沉沉实平常,因此你悲悲切切泪两行,你若有漂漂亮亮美小姐,也应该老老实实对我讲(啊),
焦月娥:(唱)事到如今瞒不(啊)住,我只有对你老实讲:有个兰芬好姑娘,我是与她情(啊)意长,
都只为你要嫁到我们家,我岂能有了新人将她忘,所以我来要求你,我们俩结拜兄妹比作样。

《婚姻曲》唱词
红太阳,当空照,五星旗帜迎风飘,敲锣打鼓连天响,秧歌莲湘齐欢笑,婚姻法,有保障,自由平等乐逍遥,千年枷锁已打开,封建礼教如山倒!

从前是父母之命不可违,媒妁之言毒如刀,门当户对像买卖,葬送男女多多少,从来男子地位高,三妻四妾尽管讨;童养媳,更苦恼,做牛做马苦操劳;小寡妇,泪如潮,公婆埋怨人讥笑,忧忧郁郁把青春误,一生幸福断送掉。几千年,害人的封建和礼教,妇女们受苦受难受煎熬,虽然是,也有姐妹来反抗,怎奈何,铁链枷锁固又牢。

现在是父母之命不足道,媒妁之言已取消,青年男女两相爱,美满的婚姻乐陶陶,你模范,我功臣,劳动生产热情高,夫妻同把公约订,保家卫国心一条,男女互相要平等,重婚娶妾办不到,一夫一妻过时光,你敬我爱不吵闹。童养媳,脸露笑,挣断锁链出笼牢,买卖的婚姻不成立,自己的侣伴自己挑。

小寡妇,喜眉梢,脱离黑暗见光亳,堂堂正正对象找,再把幸福来创造。几千年顶头大山已推倒,多亏那共产党好领导,姐妹们,真正的翻身在今朝,同心合力把生产搞。

红太阳,当空照,五星旗帜迎风飘,敲锣打鼓连天响,秧歌莲湘齐欢笑。婚姻法,有保障,自由平等乐逍遥,千年枷锁已打开,封建礼教如山倒!

代表剧目编辑
《玉蜻蜓》志贞、《文姬归汉》蔡文姬、《玉堂春》苏三、《血手印》王千金、《琵琶记》赵五娘、《卓文君》卓文君、《龙凤花烛》徐梅红、《白蛇传》白素贞、《王老虎抢亲》王秀英等。

【结束语】戚雅仙留下的影像与音频有很多,越剧发展过程的低谷时期,戚雅仙老师也不曾放弃越剧,一直在激励学生们坚守在越剧这块阵地上,她对越剧的爱,不可不说之深啊。

查看更多>>

越剧四大名旦都有谁?越剧四大名旦生平简介

熟知越剧的朋友们都知道,越剧有越剧皇后,越剧皇帝,还有“三花一娟”,三花一娟也是风靡一时,都是女子越剧“四工腔”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早期越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期的越剧文化带你了解被称为越剧三花一娟的越剧四大名旦。

三花——施银花

施银花(1910——1984),女,演员。浙江省嵊县施家岙村人。习小旦。学艺刻苦专心,得师傅金荣水悉心教学,唱、做俱佳,脱颖而出,成为科班头牌。1924年1月,科班携带了刚教会的《双珠凤》、《玉连环》、《龙凤锁》、《四香缘》、《后双金花》等5出大戏,来上海演出,首演于闸北升平歌舞台。其后回到嵊县、绍兴、杭州、嘉兴一带演出。

在演出绍兴文戏之时,又学唱绍兴大班,学会了《宝莲灯》等戏和(流水)、(二凡)、(三五七)等板式。1925年,与琴师合作首创适合女演员的“四工腔”,人称“施腔”,在相当长的时间施银花成为越剧主腔。1926年,在嘉兴演出时,在琴师王春荣的帮助下,吸取京剧(西皮)的音调和过门,改胡琴1-5定弦的(正宫调)为6-3定弦的(四工调),开创了女子越剧一代新腔。

1927年2月,她与屠杏花、王湘芝领衔演出于上海神仙世界。1928年,结婚后离开舞台。30年代初期复出,以客师身份搭班,演出于宁波、绍兴一带。1937年6月,与屠杏花作为四季春班客师,演出于上海通商剧场。她是女子越剧的开拓者,女子绍兴文戏时期的着名旦角。

1938年6月,以她和屠杏花为首,组成“第一舞台”,与赵瑞花、屠杏花合称越剧“三花”,为三花之魁,被誉为“花衫鼻祖”,因长期与屠杏花合作,配合默契,人称“银杏并蒂”,“银杏并蒂”的合作局面达3年之久,先后演出于通商、皇后、天香等戏院。1939年7月,在大中华戏院首次演出了从申曲移演的《雷雨》,饰演繁漪,开女子越剧表演时装戏之先。

1940年10月,又演出了时装戏《黄慧如和陆根荣》,饰演黄慧如。还演过清装戏《杨乃武与小白菜》。1941年9月与尹桂芳配对演出于同乐戏院。12月19日起,同由老生改演小生的徐玉兰合作,演于老闸戏院,直至次年3月5日。之后,离开上海,在宁波一带演出。1949年春,随丈夫去台湾。50年代在台湾领衔演出,后患乳腺癌去世。唱腔上学习、继承男班名旦琴素娥的花腔,婉转圆润,被称为“施腔”。

三花——赵瑞花
赵瑞花(1912——1982)女,汉族,演员、教师。浙江省嵊县孔村人。12岁进第赵瑞花剧照一副女子越剧科班学艺,工花旦。因身材矮小,特穿着定制的半高跟靴,踮起脚尖苦学苦练基本功,成为与施银花、王杏花齐名“三花”之一,尤以《龙凤锁》之金凤、《双珠凤》之秋华两角广受观众青睐。1924年1月,随科班来上海演出,后随该班改名的“女子的笃班第一舞台”在浙江演出5年多。

1932年与魏素云(小生)领衔组成“瑞云舞台”,在宁波演至1938年,后因战乱避难到上海演出。1940年因结婚短期辍演后又重新登台,与人搭班演出于老闸、通商、同乐、天潼、金门等戏院,虽年仅30,却已“老牌名旦”的称号。

1941年某日,在上海南京东路新新公司屋顶的“新新玻璃电台”,为普善山庄募捐,直播演唱《叶香盗印》和《方玉娘哭塔》,一次即获听众捐款1000多银元,可见其号召力之强。其唱白特点为咬字准、吐字清、发音嘹亮,且从不倒嗓。唱腔以质朴明快的(四工调)为基础,糅入嵊县牧歌小调,唱来凄清婉转,真挚动人。

《叶香盗印》为其成名杰作,拿手戏还有《六月雪》之窦娥、《孟丽君》之孟丽君、《盘夫索夫》之严兰贞、《方玉娘哭塔》之方玉娘,均为其拿手好戏。对戏曲同行虚心学习,日夜两场间稍有空隙,常急步前往别家戏院观看京剧旦角戏或越剧姐妹们演出,以资借鉴。1953年参加振奋越剧团,任主要演员。60年代初,应聘至浙江省艺术学校任越剧班教师。

三花——王杏花

王杏花(1917——1999),女,着名越剧演员。1917年2月出生于浙江新昌城西蟠龙村,父母务农。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31年,入刘香桂、刘香贤兄弟俩办的越新舞台科班学艺,工青衣、闺门旦。进科即学演了《双珠凤》等戏。1931年底到上海,演出剧目有《双龙会》、《绣鸳鸯》等。在沪期间,向一京班师傅学了京剧中的花枪、大刀对枪等把子功夫。一年后独去杭州,陆续在好几个班子里客串。

1933年春,先和着名男班旦角演员琴素娥合演《白蛇传》,后与马樟花合演《红鬃烈马》。因多次借助京剧演技和化装,艺术长进较快而一举扬名。同年夏二赴上海,应永乐茶楼老板倪杏生邀请挂牌主演《盘夫》、《龙凤锁》、《碧玉簪》等剧。10月16日,又应叙乐茶楼老板之邀,与屠杏花、小白玉梅、徐玉兰等合演《拣茶叶》、《送凤冠》、《梁祝》、《大堂会》、《武家坡》等剧目。以后重返杭州演出。

1936年秋搭“四季春”班进上海老闸大戏院演出。同年,还和袁雪芬、钱妙花等在高亭唱片公司灌了唱片,唱段为“志贞哭图”,这是女子绍兴文戏所灌的第一张唱片。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辗转沪、杭各地,先后与屠杏花、竺素娥、王文娟等同台演出过《玉堂春》、《孟丽君》、《沉香扇》、《二度梅》等传统剧目,还演出了特地请人编写的《马革裹尸》等新戏。

在艺术上不断求新图变,曾在服装、化装、表演、剧本诸方面作过不少变革尝试。尤其是对剧本要求甚严,力求唱词韵脚整齐、文辞雅洁、雅俗共赏,并尽力剔除糟粕,取其精华,有“先进名旦”之誉。其拿手戏《秦雪梅训子》,由北海唱片公司灌成唱片4面。

30年代走红上海,与施银花、赵瑞花一起并誉为绍兴女子文戏“三花”。1953年参加振奋越剧团,担任主要演员兼业务团长,在大众剧场首演了《沉香扇》。1960年,担任上海越剧院学馆表演老师。她的代表作《叶香盗印》,常选作花旦的启蒙戏教学。1959年中国唱片社灌制了她和竺素娥演唱的《叶香盗印》唱片1张。1971年退休。1999年10月病故。

一娟——姚水娟

姚水娟(1916——1976),1930年进群英舞台科班学艺,先工生,后工旦。开笔师父为男班演员竺焕泉,教得细、教得深。武功师傅为绍班的竺基焕,教得严、教得狠,使姚初入梨园就学得扎实的基本功。

在科班后期又得女子越剧创始人金荣水的亲授,学会了几出“新衣戏”(小衣戏),如《倪凤扇茶》等。教学中注重人物内心感情的表现,致使姚的表演以细腻传神取胜。学演期间,饰《蜜蜂计·狱中缘》一折中薛小英一角,演得情深意切,众口赞绝,为姚崭露头角的出名戏。

由此,未出师门便于1932年春被“越新舞台”聘为客师,流动演出于嵊县、宁波、绍兴城乡。6年中对(四工调)的唱腔有所创新,并尝试将路头戏改为详细幕表制。

至抗战前,她率班在杭州大世界演出,把《碧玉簪》中的李秀英演活了,当时的浙江省省长兼杭州“大世界”游艺场经理的张载阳,在看戏时被她的表演深深激动,高呼“妙,三花不如一娟!”(三花指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一娟指姚水娟)从此,誉传历史。

1938年初,随“越升舞台”到上海,演出于通商、老闸等戏院,搭档小生是李艳芳。是年7月,与竺素娥组班“越吟舞台”,演出于天香戏院。她锐意革新,聘请樊篱(迪民)为专职编剧,上演了含有抗战意识、伸张民族正气的《花木兰》,并打破越剧只演老戏的保守路子,引起舆论界重视。接着,又出演《西施》、《冯小青》等新编剧目,社会影响日益扩大,被有关报刊冠以“越剧皇后”称号。

1939年春节,出版了越剧史上第一本演员个人专集——《姚水娟专集》。1939年“歇夏”后,与魏素云组成水云剧团,取消班长制,实行经理制。

1940年秋,又与李艳芳合作组建越华剧团,在皇后、卡德、龙门等戏院轮番演出。新编剧目之多,在各戏班中占首位。尤其是《蒋老五殉情记》、《啼笑因缘》、《泪洒相思地》等上座率极高。《泪》剧连演80多场,创造剧界连演场数之记录。在当时她的声名之盛达到顶峰,成为改良越剧的代表人物。嗣后,先后与王水花、张桂莲、竺素娥合作,直至1946年7月6日结婚辍演。

在沪演出8年多,总计演出5000余场。她善唱[四工调],喜紧弦响唱。勤于向兄弟剧种学习,曾从绍剧、京剧、杭滩、湖滩、北方大鼓中汲取营养。中气充沛,能运用“海底翻”技巧,一口气连唱十几句而字字清晰。表演功底全面,能饰各类旦角,亦能反串小生,曾串演韩世忠、许仙、梁山伯等。

擅演剧目甚多,传统老戏中即有《倪凤煽茶》等。1954年在《盘夫》中饰严兰贞,获浙江省和华东地区戏曲会演一等奖。1962年,上海越剧院由海燕电影厂、香港大鹏影业公司合拍戏曲电影《碧玉簪》,由袁雪芬提议特邀其饰演李夫人一角。

30年代末、40年代初,丽歌和胜利唱片公司为她灌录了《范蠡与西施》等剧唱片5面。与竺素娥合灌的唱片有《化缘认妻》等8面,与李艳芳合灌的唱片有《十八相送》共6面。1951年7月加入浙江省越剧实验剧团,主演了《新梁祝哀史》等剧。

1952年编入浙江越剧团,与来自文工团的青年男女演员实验男女合演改革,在《罗汉钱》中饰媒婆、《一篮草子》中饰农村妇女充满生活气息。还主演了《秦香莲》、《庵堂认母》等。1953年被选为浙江省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后又选任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1956年,由她口述、何贤芬笔记整理成《姚水娟表演艺术》一书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后较早摘帽,并予平反。1961年进浙江艺术学校教学,培育了首届越剧班一批花旦学员。“文化大革命”中倍受折磨。1976年患癌病逝于杭州。

【结束语】在上个世纪30年代后期,出产了越剧的“三花一娟”她们的在风靡一时,在越剧发展初期,为越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们被称为越剧的“四大名旦”,后来的解放后,又出现了越剧“十大姐妹”更是推动了越剧的发展。

查看更多>>

越剧演员王文娟有哪些越剧名段?越剧王文娟简介

王文娟是语句表演艺术家,擅长越剧青衣,是越剧四大花旦之一,创立了具有自己风格的“王派”唱腔。为越剧的唱腔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本期的越剧文化带你了解四大名旦之一——王文娟,及王文娟的唱段解析,一起来看看吧。

王文娟,女,1926年12月生于浙江嵊县黄泽镇坑边村。越剧花旦,越剧一级演员。戏剧表演艺术家,擅长越剧青衣。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唱腔平易质朴,流畅自然。表演上以善于描摹人物神态、传达内心感情着称。戏路宽广,创造了各种不同的舞台形象。其代表作《孟丽君》、《红楼梦》、《追鱼》、《春香传》;树立了孟丽君、林黛玉、鲤鱼精、春香等经典光彩的艺术形象。

艺术特色
王文娟的唱腔平易朴实,自然流畅,韵味浓郁。中低音区音色浑厚柔美,在唱段的重点唱句中,则运用高音胡仕清以突出唱段的高潮,从而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演唱时她以真声为主,吐字雅中显浓艳。她善清晰,不追求花哨,在朴实中见华彩,于淡中把不同曲调、多种板式组织为成套唱腔,细致而有层次地揭示人物内在感情的细微变化。

《红楼梦·焚稿》中的“一弯冷月照诗魂”也是集中体现王派特色的典型唱段。这段[弦下腔]随着人物感情的变化转折,运用旋律高低起伏、节奏顿挫,赋予人物鲜明的音乐形象。至“如今是知音已绝”的“绝”字,音调嘎然刹住,人物情绪猛然转折,从接着的“诗稿怎存”转入“正调流水”,由于吸收了绍剧高亢奔放的音调轮廓,鲜明的节奏,唱腔显得悲怆、激愤。

王派唱腔很注重音调节奏与语势感情的结合。如《追鱼》中的“一路之上观花灯”唱段,用“男调”,边歌边舞,描绘了大街小巷锣鼓喧天、夫妻在灯海中行进的喜悦之情,节奏明快,音调跳跃。

《春香传》的“爱歌”从“正调腔”的“散板”、“中板”转到“尺调腔”的“中板”,旋律舒展,唱句中多出用了拖腔,使相互爱慕的感情表达得更为浓郁;后面从“万寿钟”后面采用“清板”,唱腔近似说白,“打一更当当叮,打二更叮叮咚”这样的唱句平易自然,妙趣横生。

的甩腔极具特色,句幅较长,委婉曲折,情深意长。《孟丽君·游上林》是着名的王派唱段,风流皇帝察觉出孟丽君可能是女性,借邀她同游上林步步进逼。女扮男装的孟丽君则处处留神巧与周旋。

为掩饰女性身份,增强阳刚之气,王文娟在唱腔中吸收了越剧着名老生吴小楼的某些旋律,唱法上也特别注重胸腔共鸣,喷口有力,吐字坚实,使音色变粗,音质变厚,这样很符合具体情境和人物身份。孟丽君演唱时擅用尺寸紧凑、干净利落的“快板”表现激昂的情绪。

在表演上以善于描摹人物神态、传达内心感情着称。王文娟素有“性格演员”之称,其唱腔也情真意切,运腔平缓委婉而且深藏着一种内在的力量。戏路宽广,创造了各种不同的舞台形象。

王派是王文娟创立的越剧旦角流派。王文娟的唱腔,早年曾受支兰芳、小白玉梅、王杏花的影响,后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唱腔风格,被公认为“王派”。

王文娟——代表作品
王文娟戏路宽广,创造了各种不同的舞台形象。其中以演《春香传》扮春香(成名作)、《追鱼》中的鲤鱼精、《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则天皇帝》中的武则天、《三看御妹》;现代剧《忠魂曲》中饰演杨开慧、《西园记》中饰演王玉贞、《孟丽君》中孟丽君等剧着称。都以演技精湛、个性突出、形象鲜明,在观众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有“王派”之称,被行内名家赞为善于塑造人物的性格演员。

唱词赏析:
孟丽君中《见画像》唱词:
见书房寂寂无声好清静,为什么不见有人把客迎?莫非是二老不知丞相到?莫非是少华的病势真不轻?莫非是病中还有病?我还须随机应变多留神。见画像,百思生,三年旧物安无恙。画啊画,我羡你命运比我强,三年来日日能伴他在身旁,我羡你不愁风波不愁浪,淡妆匀粉好安详,今日里真容假貌来相逢,怎不叫人触景生情情难藏。

越剧《玉蜻蜓·庵堂认母》唱词(王文娟饰王志贞,赵志刚饰徐元宰)

(合唱)人世漫漫愁丝长,志贞她痴对画像心悲怆。

王志贞(唱)想当初与君同歌知音曲,却谁知衷曲未尽你先夭亡。悲只悲我产儿送儿痛失儿,杜鹃啼血我独凄惶。

徐元宰(唱)寻遍了名山宝禅不见娘,不见娘满腹惆怅心凄惶。心凄惶养母瞒我十六载,十六载我元宰犹如梦一场。多亏得我详出血书明真相,罗衫啼血身世藏。说什么未末酉初为鸿儒,士心卜贝莲池旁。却原来我父姓申是秀才,我母亲志贞落庵堂。普天下哪个秀才是我父,何处禅院有我娘。

王志贞(唱)蓦见申郎立门外,莫非他阴魂未散到庵来。

王志贞(唱)为何他容貌如此像申郎,不由我触景伤情忆夫君。

徐元宰(唱)她为何开门又关门,元宰难解其中情。

徐元宰(唱)师太法号叫志贞,与我母亲是同名。不知她是否是我生身母,我不免借着莲子先试问。师太呀,休道莲子甜如蜜,却谁知莲子心中苦万分。

王志贞(唱)休道莲子苦万分,又岂知莲蓬莲子苦连根。

徐元宰(唱)放生池内多鱼群,小小鱼群随娘亲。小鱼随娘多欢乐,娘引小鱼情谊深。只可怜人间多少孤儿苦,自幼无娘失慈亲。

王志贞(唱)纵然是有儿无娘失慈亲,又岂知娘失儿子更伤心。人间本多伤心事,解元公你年少何事鸣不平。

徐元宰(唱)举目望见琉璃灯,我有意借灯再试问。师太呀,佛前已有神灯在,又为何高悬此盏灯。

王志贞(唱)此灯名叫琉璃灯,日夜高悬放光明。上照三十三天天堂路,下照一十八层地狱门。前世若点琉璃灯,今生生对好眼睛。

【结束语】王文娟的唱腔注重音调节奏与语势感情的结合,在表演上以擅长描摹人物神态传达内心的感情而闻名,这是“王派”的一个特色,别具一格,独领风骚。而如今,王派有很多的优秀的传人,师承王文娟。

查看更多>>

越剧十姐妹是哪几位?越剧十姐妹生平简介

当年,中国越剧十姐妹风靡一时,成为了红遍大江南北的越剧名人,掀起一片的越剧狂潮。而越剧十姐妹也推动了越剧的发展,使得其发展直至顶峰。那么当年的越剧十姐妹有哪些?本期的越剧文化带你看看越剧十姐妹是哪几位,越剧十姐妹还有几位健在。

尹桂芳(1919年12月1日——2000年3月1日),女,着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原名尹喜花,浙江新昌人,1919年12月1日出生于浙江省新昌县西门外小龙潭村(今属七星街道下坎村)。越剧小生流派——尹派艺术创始人,被称为“越剧皇帝”,“越剧十姐妹”之一。10岁入越剧之乡的嵊县学艺,后改入醒狮剧社、大华舞台跟班。

出科后在宁波、绍兴、杭州等地演出。1946年在上海创建芳华越剧团,1959年随越剧团迁往福建。历任上海、福建芳华越剧团团长,上海老闸区第一届政协副主席,黄浦区第一届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剧协福建分会副主席。

曾在《红楼梦》、《西厢记》、《沙漠王子》、《盘妻索妻》、《屈原》、《梁山伯与祝英台》、《江姐》等剧目中成功塑造了多个人物形象,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袁雪芬(1922.3.26——2011.2.19),浙江嵊州市甘霖镇上杜山村人。中共党员。历任上海越剧院院长、名誉院长,上海对外友协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等。11岁入四季春越剧科班,14岁开始在杭州演出。1938年到上海,1942年起致力于女子越剧改革。她的表演和唱腔柔婉细腻、朴实深沉,韵味醇厚,节奏明快,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被称为“袁派”。

参与整理并主演了传统戏《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编演了历史剧和现代剧《木兰从军》、《红粉金戈》等。1946年,演出了根据鲁迅小说《祝福》改编的《祥林嫂》。

1953年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获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1955年缅甸总理吴努授予她金质奖章。1956年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优秀影片奖”荣誉奖。1989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

范瑞娟(1924年1月6日——),女,别名范竹山,浙江嵊县黄泽镇人,越剧范派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梁山伯与祝英台》。

1935年4月18日入龙凤舞台科班学戏,由黄炳文师傅启蒙,工小生。1938年春节前,随姚水娟、邢竹琴等所在的越升舞台到上海演出。1941年夏初,在汇泉楼演出时因竺素娥生病,她毛遂自荐救场成功,由此当上了头肩。

1945年1月29日,袁雪芬、范瑞娟在九星大戏院首次演出《梁祝哀史》,1953年10月,越剧彩色艺术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获1949-1955优秀影片奖。

1951年任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副团长兼任上海越剧工会主席,1951年被选为全国青联委员、全国政协特邀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傅全香(1923年8月30日——),原名孙泉香,出生于浙江嵊县后庄村。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1933年,她入四季春科班学习花旦,1940年以《恒娘》一剧声誉鹊起。

1943年在“四季春”挂头牌,50年代初期,傅全香在《十八相送》和《织锦记》中首开定腔定谱先例,她广泛借鉴京昆和评弹的唱法,在程派“真声假一点,假声真一点”的理论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的特色:嗓音明亮宽广,细腻传神,唱腔俏丽多变,表演富于激情,创立了越剧“傅派”。

徐玉兰(1921年12月27日——),汉族,越剧表演艺术家,生于1921年,祖籍浙江新登。1933年入新登的东安舞台科班学花旦,后改老生。1939年与吴月奎等组建兴华越剧社。她改唱小生的时间是1941年12月19日,地点在上海老闸戏院,当时是与施银花搭档。

1947年9月组玉兰剧团。与王文娟合作始于1948年。1952年参加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10月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以《西厢记》获演员一等奖。1954年起加入上海越剧院。她的代表作有《北地王》、《西厢记》、《春香传》、《红楼梦》、《追鱼》、《西园记》等。

学生和传人有徐小兰、金美芳、刘丽华、汪秀月、钱惠丽、郑国凤,徐持平、翁荔英、钱丽亚、张小君、刘觉、汪涛等,其中以金美芳、钱惠丽、郑国凤、刘觉最具代表性。

筱丹桂(1920——1947年10月13日),越剧名演员。姓钱,名春韵、春凤,嵊县长乐人。她嗓音甜润,扮相俏丽,文武兼长,旦角戏和女扮男装戏均很出色。被誉为“越剧皇后”,是女伶中最早冠以“皇后”之人。曾有“三花”(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不如“一娟”(姚水娟),“一娟”不如“一桂”(筱丹桂)的说法。

竺水招(1923——1968),原名竺云华,1923年出生于浙江省嵊县灵娥村,越剧小生流派“竺派”创始人,“越剧十姐妹”之一,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2岁离开就学数年的本村义学堂,进晋溪后山村之天蟾舞台科班学艺,工小生兼学花旦。因谦逊好学,练功刻苦,打下扎实的武功基础,成为女子越剧中少有的擅长武功的演员之一。在浙江乡镇演出时,与尹桂芳义结金兰。

徐天红(1925——2010)女,着名越剧老生。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生于浙江省余姚。越剧四大老生之一,也是“越剧十姐妹”之一。曾任上海市新城区、黄浦区人民代表,福建省政协委员。

张桂凤(1922年——2012年3月4日)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张派老生创始人。1922年出生,浙江萧山人。1936年入嵊县招龙桥科班学艺,工老生,代表作《打金枝》等。

1942年10月进上海大来剧场,是袁雪芬倡导的越剧改革的第一批参加者之一,1945年在上海加入袁雪芬、范瑞娟领衔的雪声剧团,1947年加盟范瑞娟、傅全香领衔的“东山越艺社”。

建国后,历任华东戏曲研究院实验越剧团、上海越剧院演员。1952年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二等奖。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唱腔刚劲挺拔,声情并茂,有“性格演员”之称,刻画人物惟妙惟肖。常演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打金枝》。

吴小楼(1926——1998),女,越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又名月楼,浙江省诸暨人,1926年6月18日生于杭州。其表演苍劲凝重,激昂舒展,富有激情,嗓音宽厚宏亮,有“越剧金少山”之誉。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上海市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第一、第三届文代会代表。学生有杨同时、许矞云、陈琴香、金红等。

【结束语】时间如流水,我们在世间过的每一秒钟都是在挥霍时间。岁月也是把利刃,一刀又一刀的斩断了生命的痕迹。如今越剧十姐妹在世的就只剩下三位了。然而她们对越剧的贡献是我们永远都忘不了的。

查看更多>>

越剧皇后是谁?越剧皇后筱丹桂简介

越剧中有个“越剧皇帝”那么自然也有个“越剧皇后”了,而越剧皇后就是筱丹桂。当时有“三花不如娟,一娟不如一桂”的说法,而“一桂”指的就是筱丹桂了。那么你知道筱丹桂这个人么?本期的越剧文化带你了解筱丹桂。

筱丹桂(1917——1947.10.13)原名钱春韵,又名钱春凤,浙江省嵊县长乐镇人。1930年入高升舞台拜俞传海学艺,先攻老生后改旦,年父,因家境贫穷,8岁为童养媳,后领回,入义塾读书2年。

1930年,她进嵊县崇仁镇戒德寺“高升舞台”学艺,拜俞传海为师,先攻老生后攻花旦。因天资聪颖,刻苦用功,嗓音甜润,扮相俏丽,尚未出科即成为该班主要花旦,以《仁义缘》、《再生缘》、《碧玉簪》等戏演于嵊、绍、宁、杭城乡,被誉为“越剧皇后”。

擅演《后朱砂》(曹翠娥)、《白水滩》(徐凤珠)、《泗州城》(水母)、《沉香扇》(蔡兰英)、《华丽缘》(孟丽君)、《贵妃醉酒》(杨玉环)等。

1938年4月随高升舞台到上海,18岁即挂头牌,以擅演彩旦戏着名,誉满上海。不久合同期满,复回浙江演出。1940年5月,混迹越剧界不久的流氓戏霸张春帆“聘请”她和师姐妹数人,到上海卡德戏院演出,后在浙东戏院走红。

1941年,她被张春帆以流氓手段强行占有,严密控制。1941年与贾灵凤组成丹桂剧团,成为沪上四大越剧班社之一。1947年参加越剧“十姐妹”《山河恋》义演,饰主角宓姬。后因受恶霸张春帆迫害,愤而自尽。她在上海前后8年半,演出近5000场。她的代表剧目有《仁义缘》、《再生缘》、《碧玉簪》、《西厢记》、《马寡妇开店》、《玉蜻蜒》等。生前与名丑贾灵凤合作,灌有《王文品箫》、《西厢记·拷红》、《玉蜻蜓·张氏劝夫》、《倭袍·刁刘氏》、《马寡妇开店》等唱片。

艺术成就

在高升舞台时期,学习赵瑞花的表演艺术,后与施银花同台演出,得到很大的启发和影响。从宁波红到上海后,很快就弛誉春申,曾有“三花”(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不如“一娟”(姚水娟),“一娟”不如“一桂”(筱丹桂)的说法。

她嗓音甜润,扮相俏丽,文武兼长,旦角戏和女扮男装戏均很出色。与名丑贾灵凤合作,灌有《王文品箫》、《拷红》、《玉蜻蜓·劝夫》等唱片。

筱丹桂——代表剧目
有《仁义缘》、《再生缘》、《碧玉簪》、《西厢记》、《马寡妇开店》、《玉蜻蜒》等。留有《西厢记·拷红》、《倭袍·刁刘氏》、《马寡妇开店》、《玉蜻蜒·张氏劝夫》等唱片传世。

【结束语】筱丹桂可以说的上是“英年早逝”。在她年仅27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但是他遗留下来的越剧剧目是戏曲史上的艺术瑰宝之一。成为了经典,是不可被遗忘的珍品。

查看更多>>

越剧珍珠塔有什么故事?越剧珍珠塔赠塔唱词

同里珍珠塔有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而这个爱情故事如今已被大家所熟知,越剧等的剧种中都有《珍珠塔》这个剧目。那么你知道同里珍珠塔的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吗?本期的越剧文化带你了解同里珍珠塔的故事,越剧珍珠塔赠塔唱词。

《珍珠塔》剧情:

写河南官宦之子方卿家道中落,去襄阳姑母处借贷,遭到姑母奚落,愤而辞归,立誓无官不越剧-珍珠塔进陈门。表姐陈翠娥得讯,以赠干点心为名,暗赠珍珠塔,姑丈陈培德慕他有志,赶至九松亭,将翠娥许婚方卿。

方卿归途中被强盗邱六乔劫去珍珠塔,冻饿雪地,为宦家毕云显所救,邱将珍珠塔典银时为陈府发现,陈培德与翠娥始悉方卿遇难,下落不明。后方卿中试封官,乔装再至陈府,以唱道情见姑母,方朵花见侄儿穷酸更予讥讽。但姑丈看出真情,终使与翠娥完婚,方朵花则愧对众人。

《珍珠塔》唱词:
陈翠娥(唱):手捧珠塔动思绪,深相忆河南表弟与舅母。这珠塔原是我娘陪嫁物,足见得舅母爱她是掌上珠。

又记得我儿时曾在舅家住,与表弟青梅竹马共欢娱。到如今万水千山相阻隔,缺少问候音信疏。

曾听说他家不幸遭宦祸,不知他母子是否平安过。

陈翠娥(唱):彩萍报讯上楼台,事情原由才明白。母亲她多喝寿酒讲胡话,为姐我特地当面来赔罪。

快刀割不断骨肉情,我俩家是千朵桃花一树开。

陈翠娥(唱):说什么花开与花败,说什么再来不再来。莫看寒冬花凋谢,春光明媚花又开。

表弟呀,为姐未曾得罪你,你说此话该不该。

陈翠娥(唱):礼物并非送表弟,我是孝敬舅母尽心意。物虽轻人情重,麻烦你路上小心莫丢弃。

表弟带物须谨慎,这是为姐一片情。千万要带到太平村,千万要当心这包干点心。

日间背在肩膀上,夜间当作枕头困。带了这两包干点心,多年冷庙莫留停。

荒村野店你莫投宿,光天化日才能行。若把点心充饥肠,要看看四周有无陌生人。

沿途路要防意外,你要千当心来万当心。

陈翠娥(唱):知噩耗不由人无限悲痛,赠珠塔我害表弟命断送。

原以为好意赠塔为你解危困,指望你母子从此脱贫穷。

舅母年迈得赡养,表弟赴考能高中。如今好事成烟云,满腔热望一场空。

害方家断宗祧绝了香火,害舅母百年后无人送终。珠塔回到我边,物在人亡心悲恸。

表弟呀,你今被害西归去,但愿得我与你黄泉路上再相逢。

陈翠娥(唱):舅母不日抵家门,方陈两家共欢庆。想母亲她一时不念姑侄谊,惹得爹爹怒气生。

一场吵闹成冰炭,分居两院到如今。如今舅母来襄阳,但愿得一家和睦过光阴。

陈翠娥(唱):敬上一杯和睦酒,愿二老从此和睦过春秋。常言道富贵不如家安乐,劝爹娘前情往事一笔勾。

陈翠娥(唱):手捧珠塔祈神灵,关山万里忆那人。愿他平安到京畿,愿他鲤鱼跳龙门。

愿他重到襄阳来,愿他早回故里见娘亲。千个愿万个愿,唯愿他遇难呈祥逢凶化吉保太平。

陈翠娥(唱):这佛婆容貌生来三分熟,粗布衣衫现庄严。这相貌似曾相识却不相识,仿佛梦中常相见。

陈翠娥(唱):我舅母家住太平村,和你相同也姓方。你与她家可相识,两家是否有来往。

陈翠娥(唱):舅父他官宦门第簪缨家,兵部大臣掌朝纲。只因遭了奸臣害,祸从天降一命亡。

剩下舅母与表弟,母子贫寒度时光。

陈翠娥(唱):表弟他去年来投亲,母亲见他在兰云堂。言语不合起争执,表弟负气出门墙。

表弟他怒气冲冲出门去,我爹爹送他赶考赠银两。又派陈宣河南去,迎接舅母到襄阳。

谁知陈宣扑了空,唯见铁锁锁坟庄。

陈翠娥(唱):千不怪万不怪,怪我娘亲理太亏。害舅母偌大年纪受苦楚,我替娘亲把礼赔。

【结束语】同里珍珠塔因《珍珠塔》这个剧目而出名,版本有很多种锡剧、越剧、淮剧等等。而如今,同里珍珠塔也因为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查看更多>>

越剧头饰有什么特点?越剧头饰发展简介

越剧是中古最大的地方戏曲,拥有强大的“后援团队”,在国内外都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越剧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还制造出了新颖又独特的越剧头饰,而这些有特色的越剧头饰是什么样的?它的特点又是什么?本期的越剧文化为你解析。

越剧头饰,最早是把头面的饰物,化整为零插戴。如:边凤、葫芦针、锡杖插、后三条、蝴蝶花等。以后改良的装饰是珠凤,另外把点翠头面的凤钗,进行专用,又在旧货店中购买了明清遗留下来的真的饰物进行装饰。

有了设计人员后,又对头饰专门进行了设计和制作,送样到戏服厂定制。打破了传统头面饰物固定的模式,把历史生活中的簪、钗、步摇、帼、巾帼、钿、花钿等巧妙地运用到舞台形象中去。

越剧的头饰,为皇后、公主、官宦女眷设计出九尾凤、七尾凤、双头凤、对凤;为一般书香家眷设计出了偏凤、单凤、凤头钗、中凤;为贫寒家女子设计了云头、如意、百吉、小珠凤等样式。

越剧头饰上的戴花也非常讲究,一般不能随便拿来就戴。头花的颜色和改革后的服装一样,以间色为主,没有特殊需要,一般不戴特别鲜艳的头花,非常注意从人物性格出发,色彩强调和服装的和谐。讲究戴花和装饰物的平衡感、戴花和假髻的层次感、花朵大小搭配的主次均衡。

为了和服装中绣花勾金协调,制作人员喜欢在花瓣上粘撒五彩碎亮片。越剧演员喜欢戴绢花,尼龙丝花、珠花,婚丧之时戴绒花。

越剧还制成了具有独特新颖的古装头套,这种头套,后脑留着长长的发辫,前额做成固定的刘海,耳旁做成固定的鬓角,然后在头套顶端装上各种形态的假髻。小生头套,则在历史生活样式基础上,大大加长了耳边的鬓发,后脑喜欢松松地留着长发,自然散开在肩上,头顶盘髻或戴冠。

越剧假头髻是乱发盘绕,海绵、铅丝作底,外包旧黑纱网巾,再用发帘子(辫帘子)外包,所以在外观上仍然象真的髻发一样自然真实(为数很少的越剧团,则用黑平绒或金丝绒制成发髻。但台上吸光,没有头发角质亮泽,所以一般不常用)。

这种假头髻,做成各种条状、半弧筒状,能按不同要求变换各种弯曲形状。这种头髻真实感强,造型活泼、自然,可塑性也大。这种假髻造型,在发式中起了很大作用,在几十年越剧改革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假设性。如:地位高贵,或人品正派的发髻往往以正髻、对称髻为主;性格活泼、年轻或地位低下的,往往以偏髻、垂髻、联髻为主,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60年代初,越剧开始向历史生活寻找源泉,在考古、绘画中把女子的堕马髻、灵霄髻、望仙环髻、十字髻、反绾髻、椎髻等,加以变化并运用到越剧舞台上。

上海越剧造型设计人员,还自行设计了耳环、手镯、同心锁、福字锁、如意锁等项圈。70年代又聘请了专门做首饰的退休艺人,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首饰。上海静安越剧团的戚飞飞,卢湾越剧团的陶美芳,上海越剧院的奚佩华、祝秀莲、丁杏莲,在越剧发式梳理、头套和头饰制作上都作出了成绩。

【结束语】看了以上内容,是不是觉得让你觉得艺术的魅力之大呢?越剧的头饰与中国古代女子的头饰有异曲同工之妙,根据头饰的华丽程度来判断人物的身份。具有浓郁的历史气息。

查看更多>>



从1906年落地唱书被搬上露天舞台开始,越剧至今已经走过了110个春秋。从一个乡土小戏发展到城市文化的代表,不得不说,外在的环境对越剧自身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越剧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在中国的戏曲史上立下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