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辟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去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中文名
盘古开天
性质
神话
主角
盘古
主要事迹
开天辟地、造化万物
主要荣誉
使天地分开,并创造了事物
相关记载
三五历纪、广博物志等
故事起源地
中原(天中)
主要角色

记载

盘古,又称盘古氏,混沌氏。是中国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盘古开天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吴国徐整著《三五历纪》: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其后,南朝萧梁的任昉撰的《述异记》称盘古身体化为天地各物。《五运历年纪》及《古小说钩沉》辑的《玄中记》亦有类似记载。

明董斯张在《广博物志》中条引《五运历年纪》云:“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述异记》卷上记载:“今南海有盘古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氏之魂也。南海中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据考证盘古墓位于广西来宾市。

历程

大约四十六亿年前,地球诞生 。

大约在距今六亿年时,地球进入古生代。古生代的重要时期有六纪,即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

寒武纪在距今六——五亿年之间,地球上无脊椎动物和海藻类开始大量繁殖。

奥陶纪在距今五——四亿四千万年之间,陆地上开始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

志留纪在距今四亿四千万年——四亿年之间,陆地上开始出现植物。

泥盆纪在距今四——三亿五千万年之间,海洋内鱼类繁盛,出现了最早的水陆两栖动物。

石炭纪在距今三亿五千万年——二亿七千万年之间,地球上水陆两栖动物繁盛,陆地上出现原始的爬行动物。

二叠纪在距今二亿七千万年——二亿二千五百万年之间,地球上出现类似哺乳动物的爬行动物。

距今二亿二千五百万年时,地球进入了中生代。中生代有三纪值得关注,即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三叠纪在距今二亿二千五百万年——一亿八千万年之间,陆地上出现最早的恐龙。

侏罗纪在距今一亿八千万年——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之间,陆地上恐龙繁盛,出现最早的哺乳动物和鸟类。

白垩纪在距今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一亿二千万年之间,仍属于恐龙时期,恐龙、有袋类和胎盘类哺乳动物并存,出现最早的有花植物。

此后地球进入了新生代。新生代必须知道的是第三纪和第四纪。

新生代第三纪分为五世,即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始新世约在距今六千万年——四千万年之间,此时地球上已经出现最早的灵长类动物。中新世约在距今二千五百万年——一千二百万年之间。约在一千二百万年时,地球出现了。

新生代第四纪的重点在更新世和全新世。更新世早期约在距今三百万年——一百五十万年之间,此时已经出现完全形成的人,中国的元谋人诞生。更新世中期约在距今一百五十万年——一百万年之间,中国出现了蓝田人和北京人。更新世晚期约在距今五十万年——十万年之间,中国出现了马坝人和大荔人。

我们的远古历史就从更新世的早期讲起,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创世纪始祖盘古就是在这一时期所诞生。

世界上有大大小小数百个国家和地区,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几乎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最美丽的创世纪传说。西方人说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先创造了男人亚当,然后又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此后才有了人类。而我们中国人则认为世界是由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女娲创造了人类。

大约在三百二十六万七千年以前,太阳系的地球上。而这时

地球上天地还没有形成,到处混沌一片,即分不清上下左右,也辨不出东西南北,整个世界就像一个中间有核的浑圆体。人类的祖先盘古便在浑圆体的核心中孕育而成。

盘古经过了一万八千年的孕育才有了生命。当他有了知觉的那一刻,便迫不及待的睁开了眼睛。可是周围一片黑暗,他什么都看不见。急切间,他拔下自己的一颗牙齿,把它变成威力巨大的神斧,抡起来用力向周围劈砍。

浑圆体破裂了,沉浮成两部分:一部分轻而清,一部分重而浊。轻而清者不断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者不断下降,变成了地。盘古就这样头顶天脚踏地的诞生于天地之间。

盘古在天地间不断长大,他的头在天为神,他的脚在地为圣。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每日生长一丈。如此一日九变,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盘古的身体也变得极长。盘古就这样与天地共存了一百八十万年。

盘古想用自己的身体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于是他微笑着倒了下去,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大地。在他倒下去的刹那间,他的左眼飞上天空变成了太阳,给大地带来光明和希望;他的右眼飞上天空变成了月亮,两眼中的液体撒向天空,变成夜里的万点繁星。他的阳根化为伏羲,他的双乳化为女娲,他的汗珠变成了地面的湖泊,他的血液变成了奔腾的江河,他的毛发变成了草原和森林。他呼出的气体变成了清风和云雾;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鸣。

盘古倒下时,他的头化作了东岳泰山(在山东),他的脚化作了西岳华山(在陕西),他的左臂化作了南岳衡山(在湖南),他的右臂化作了北岳恒山(在山西),他的腹部化作了中岳嵩山(在河南)。从此人世间有了阳光雨露,大地上有了江河湖海,万物滋生,人类开始繁衍。

盘古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创造世界的圣祖,在南海为他修建了盘古氏之墓,方圆三百余里。传说墓中仙居着盘古氏之魂,如今广西桂林还存有盘古祠,每年都有许多人到庙里去祝祀。

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显然是古人对人类始祖的神化,他体现出中华民族向往光明,为造福人类社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是谁创造了人类社会,是劳动人民自己,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断进化,他们用群体的智慧不仅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也为后人留下来许多美好的传说。 

那么,史书上说的盘古时期究竟如何呢?

让我们来看一看现代科学的考证。

据现代科学考证:在古史三百万年以前,地质年代属于新生代第三纪的上新世。考古年代为使用天然木石时代。人类族源属于南方古猿。社会组织形式是原始群。婚姻方式为随意杂交。由此可见,盘古时期人类的先祖(猿人)已经存在了,开天辟地只是古人对天地起源的一种大胆猜想。

不过,古人所推断的时间竟然大体上与科学考证相吻合,这实在让人感到吃惊。

盘古时期的世界考古已经有了重大发现:

1965年,中国地质工作者在云南省元谋盆地的大那乌发现了两枚170万年前早期直立人的铲形门齿化石。

1968年,在肯尼亚的特卡那湖东部的库彼弗拉,考古界发现了距今261万年前的砾石打制的石器。1972年又在其地层下35.5米处发现270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化石,被考古界称为,头骨化石的脑容量为700多毫升,肢骨和现代人相似,说明此时人类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1986年岁尾,中国地质科学工作者在云南元谋盆地发掘出七枚人齿化石,经专家科学检测,确定为距今270万年以前的人齿化石。

1987年,云南省联合考古队再次对元谋县的竹栅、小河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先后出土了人猿头骨一具(含八枚牙齿)、上颌骨一件(含三枚牙齿)、下颌骨二件(含六枚牙齿)、单个牙齿三百七十七枚。考古队将其命名为“东方人”牙齿化石。专家认为:此次在小河村蝴蝶梁子发现的古猿牙齿化石系“蝴蝶腊玛古猿”(新种)距今约为400万——300万年以前,它是“东方人”的直系先祖。

蝴蝶人(300万年前)、东方人(270万年前)、元谋人(170万年前)都具有铲形门齿特征,他们都生活在我国云南省境内。这就有力证明:他们是黄色人种的祖先,也就是中华人种的祖先。 

艺术创作

盘古开天辟地歌

有关盘古的神话,最早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民间广泛流传。苗,瑶向来崇奉盘古,把盘古看作自己的祖先。壮、侗、仫佬等民族也盛传盘古,特别是当时作为壮族聚居之地的桂林(治所在今柳州市东南),立有盘古氏的庙宇,人们为之“祝祀”。可见盘古在古代

壮族人民的心目中也是很受崇奉的形象。

桂西一带至今还流传着《盘古开天辟地歌》:

盘古开天地,

造山坡河流,

划洲来住人,

造海来蓄水。

盘古开天地,

分山地平原,

开辟三岔路,

四处有路通。

盘古开天地,

造日月星辰,

因为有盘古,

人才得光明④。

(引用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注:①任昉:《述异记》。②徐整:《五运历年记》、《绛史》卷一。③任昉:《述异记》。④七朝荣唱,廖元田、农达奴记录:壮族文学史调查组搜集。

相关

盘古开天辟地

(山海经图)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三国·吴国·徐整著《三五历纪》、《五运历年纪》

译文 远古的时候,没有天也没有地,到处是混混沌沌的漆黑一团,可就在这黑暗之中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却孕育出了一个力大无穷的神,他的名字叫盘古。

盘古醒来睁开眼一看,什么也看不见,于是拿起一把神斧怒喊着向四周猛劈过去。那轻而清的东西都向上飘去,形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向下沉去,形成了地。盘古站在天

地中间,不让天地重合在一起。天每日都在增高,地每日都在增厚,盘古也随着增高。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可是盘古也累倒了,再也没有起来。

盘古的头化做了高山,四肢化成了擎天之柱,眼睛变成太阳和月亮,血液变成了江河,毛发肌肤都变成了花草,呼吸变成了风,喊声变成了雷,泪水变成了甘霖雨露滋润着大地。

盘古创造了天地,又把一切都献给了天地,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盘古成为了最伟大的神。

盘古斧

传说中的上古十大神器之一,传说天地混沌之初,盘古由睡梦醒来,见天地昏暗,遂拿一巨大之斧劈开天与地,自此才有人类世界,此斧拥有分天开地,穿越太虚之力,威力不下轩辕剑。

盘古庙

盘古庙的由来和发展:

《三五历纪》记载:大禹同伯益民治水,在开挖徙骇河时建

立殿堂,纪念盘古。《元史世族七》记:世祖十五年夏四月乙卯,修会川县“盘古王祠”祀之。明永乐四年重修,成化元年知县刘素再修,(二十年后倒塌)。弘治十四年知县周忠,易小以大,易甓以石,易涂泥而金铁之,历时四年而工成。清康熙二十七年因河水汴刷庙毁,故南迁河西,并有传“盘古墓在水中,又石棺,铁锁系之”之记。但是新建的盘古庙规模缩小了很多。中华民国五年盘古毁于天火。主持僧本信信苦形(用两根铁丝穿在脚后跟的筋骨之间,用一条铁链再连在一起,以示自己有罪带镣),徙步去天津斋化。得津沽巨商宁世福等八家施舍,遂于民国八年重修,历时十年。不仅殿堂比以前又小了不少,而且因资金不足,有些工序未能如愿便草草收工。1937年9月18日,几名日军占领盘古殿顶,向百姓开枪,后进驻伪军,建立据点。在1946年秋,青县人民武装攻克盘古据点,盘古整个盘古庙毁于一旦。可谓“建于战乱,毁于战乱。”1987年秋盘古人自发成立“盘古庙筹建委员会”。借村民一处,权作“盘古庙堂”。92年重修盘古墓,建了盘古墓碑亭。2005年再度粉刷、修整。

(建国后盘古庙的三大殿被拆除将木材用于了建设县政府剧院。所剩房社成为新成立的盘古人民公社的办公所在地。2008年在道路阔宽过程中,所剩房社也被拆除。)盘古庙

被毁前的盘古庙,状似北京故宫三大殿,石、砖、木结构,黄色琉璃瓦封顶,金碧辉煌,蔚为壮观,二十里外清晰可见。

前殿为盘古殿亦称大殿,建在青石砌起的高台上,围以汉白玉栏杆,占地一亩三分,台阶十八级,为十八层地狱之说,殿高三丈六尺,象征三百六十周天,飞檐椽子一百零八根,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而布,从庙的前后左右四方数,每天才椽二十八根。每根椽头吊铜铃一枚,照工、商、角、征、羽五音而置,有“微风摇铃天动乐”之美誉。殿顶黄瓦有“光洒殿顶地生辉”之称。四条斜脊置彩龙、凤、狮子、河马等动物,形神各有千秋。四角拱斗悬挑,若雏燕临空,似天宫琼阁坠落凡尘,常呈腾反之势。

殿内,盘古坐像,高一丈零八寸(为盘古万八千岁之说),铁质涂金,额角披叶(项叶十片为天干,腰围十二片为地支)手托日月。龙眉虎目,皂白分明,隆准海口,大耳有轮,望之俨然,细瞻,既传开拓者之神威,又现祥慈之淑气。胸阔能容天地,乳丰润育生灵,可谓形神尽善,妙绝尘寰。

另据《皇朝通志》载:康熙三十六年为盘古庙立御碑一座。上注:明铁铸涂金盘古像,为弘治年所造历四百七十年,其形外表丝毫无损,内无半点锈迹。

中殿,亦称接引殿。青砖蓝瓦,古朴庄重。殿内正面供奉:“释迦牟尼”贴金泥塑像,两侧十八罗汉,神形妙趣横生,壁绘玉宇琼阁,若阴若现于云雾之中。佛祖身后立一板墙,断一殿为两宫,后宫塑背南面北股坐莲盆,普渡众生的观音菩萨,代替了炼石补天的女娲,但同为女性,唯增玉女金童。

后殿,亦称:“三教殿”。青砖灰瓦,古朴典雅。殿内改禹为龙王,增太上老君、老子,孔子居中,左龙王,右孔圣。

三殿中的配祭安排,融会了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为一体,又反映了原始的纯真。

三教殿前,合欢树两株,干粗盈围。花期朵朵朱樱映日,新叶如葱,昼展夜合。殿后悬钟古槐枝繁叶茂。三大殿两侧为参天松柏,参差碑林占据。禅房、经房、库房亦在东侧。

盘古庙群体占地一十八亩,围红墙,高九尺。山门对联:

(上)开天辟地,位列三才而立已。

(下)育世长民,首出万物以为君。

山门照壁,高一丈八尺,彩瓷上绘制八仙过海的图画,栩栩如生。

盘古庙会每年两次,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两次举行,(始于三国魏)庙会正期四天延期或十晌或半月不定又有唱戏的、说书的、马戏杂耍等助兴。期间善男信女、寺院僧道、商贾游客车马舟楫云集于此。

盘古歌谣

有关盘古的神话,最早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民间广泛流传。苗族

,瑶族向来崇奉盘古(也有作瓠),把盘古看作自己的祖先。壮族、侗族、仫佬族等民族也盛传盘古,把盘古看作开天辟地的人类始祖。“今南海有盘古氏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氏之魂也。桂林有盘古氏庙,今人祝祀”①。远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在有壮族先民居住的海南一带,就有追葬盘古氏之魂的“墓地”;特别是当时作为壮族聚居之地的桂林(治所在今柳州市东南)竞立有盘古氏的庙宇,。人们为之“祝祀”。可见盘古在古代壮族人民的心目中也是很受崇奉的形象。有一篇神话的大意是:最初天地浑沌象一个大鸡蛋盘古就生存在中间,后来大鸡蛋爆裂了,于是天地形成了。日月、江河、风云、草木等等是盘古死后身躯分化而成的:“气作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狱,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虻②。”这种说法,古籍文献也有记载。如“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③。桂西一带,今天还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盘古开天辟地歌》:盘古开天地,造山坡河流,划洲来住人,造海来蓄水。盘古开天地,分山地平原,开辟三岔路,四处有路通。盘古开天地,造日月星辰,因为有盘古,人才得光明④。

这首歌中的盘古已被神化,具有超人的神奇力量,为人类开辟天地,并带来光明。我们从古籍记载和口头流传,可看出壮族人们远古神话在世流传中演进的痕迹。(引自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人物解密野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