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人物出身
鲍叔牙,是鲍敬叔的儿子,春秋时代齐国大夫,
管仲的好朋友。早期管仲贫困,鲍叔牙时常接济他。齐僖公在位时,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即后来的
齐桓公。
流亡初期
齐襄公在位时(公元前697—前688),荒淫无道,随意诛杀,人人自危,纷逃国外。公子纠由管仲、召忽二人辅佐逃往鲁国;公子小白则由鲍叔牙辅佐逃往莒国。
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大臣连称、管至父,联合公孙无知发动政变,杀死齐襄公。公孙无知被拥立为国君。但第二年,公孙无知在出游雍林时,被雍林的蕖丘大夫杀死,齐国陷入混乱之中。
这时,流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想回国争当齐国国君。鲍叔牙十分着急,力劝小白快速回国,并亲自为小白驾车,日夜兼程赶往齐国边界。逃往国外的公子纠和小白都率兵回国争位。两方相遇,管仲一箭射中小白身上的铜制衣带钩,小白趁势诈死,骗过了管仲,麻痹了鲁军,兼程直入临淄,赖高傒等重臣的拥戴,得立为国君,是为齐桓公。
这时,鲁庄公方率鲁军护送公子纠行至乾时(今临淄区西境)地方,齐桓公亲自率军迎战,大败鲁军,并尽夺鲁国汶阳之地。
推荐管仲
齐桓公打败公子纠,稳定局面,开始治理齐国。这个时候他想任用一直追随自己的师傅鲍叔牙为齐相。对此,鲍叔牙做了两件事,一为将管仲从鲁国手里救出来;二是婉拒齐相之位,反而推荐当年差点要了齐桓公性命的管仲为齐相。
辅齐称霸
公元前684年正月,鲍叔牙领兵侵入鲁境。鲁庄公暂时避开齐军锋芒,撤退到有利于反攻的地方——长勺(今莱芜苗山镇)。由于干时之战的胜利,鲍叔牙以下将士都轻视鲁军,认为不堪一击,结果大败。
为雪长勺之战之耻,鲍叔牙提议与宋国一起攻打鲁国,同年六月,齐军、宋军深入到郎地驻扎。公子偃说:“宋国军队纪律涣散,是能够打败的。宋军一败,齐军必定退回。请攻击宋军。”庄公不答应。公子偃私自带兵从城西门偷偷出去,让兵马披上虎皮先进攻宋军。庄公闻知,只好率大军跟随公子偃出战,在乘丘将宋国军队打得大败。鲍叔牙带领所有齐国军队撤回。
公元前683年,冬天,齐桓公来鲁国迎娶王姬。齐鲁两国重新修好。
公元前667年,郑国与齐国结盟,回国后,桓公、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曾在一起饮酒,饮到高兴时,桓公对鲍叔说:“为什么不给我祝酒?”鲍叔捧杯而起说:“希望您别忘记流亡在莒国的时候,希望管仲别忘记被绑在鲁国的时候,希望宁戚别忘记车下喂牛的时候。”桓公离席再拜说:“我和两位大夫能够不忘记您的忠告,国家就一定没有危险了。”
公元前664年,齐国攻打山戎,鲍叔牙随军。次年六月,伐山戎胜利。
公元前656年春,鲍叔牙随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联军先对楚国的盟国蔡国实行军事行动;接着,齐桓公率大军联合进攻楚国。两者相持不下,通过外交谈判,楚国答应遵守诸侯的本分,恢复向周天子纳贡。于是齐桓公和各小国诸侯共同与楚国在召陵订立盟约,互相结盟,各自退兵,史称“召陵之盟”
主要成就
在鲍叔牙的协助下,在齐国顺利实行了他的治国之道。他们对内实行一系列整顿改革,使百姓仓廪充实,而后进行教化,让百姓明礼仪、知荣辱。对外,在处理周王室以及其他诸侯国的关系上,则采取了恩威并施的外交策略,力戒恃强而骄,处处表现出讲信义、重礼让、有节制的大国风度。使齐国迅速由乱转治,由弱变强,齐桓公也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轶事典故
管鲍之交
起初,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出的本钱没有鲍叔牙多,可是到分红的时候,他却要多拿。鲍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兴,骂管仲贪婪。鲍叔牙却解释说:“他哪里是贪这几个钱呢?他家生活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管仲曾经带兵打仗,进攻的时候他躲在后面,退却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愿再跟他去打仗。鲍叔牙却说:“管仲家里有老母亲,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奉母亲,并不真是怕死。”鲍叔牙替管仲辩护,极力掩盖管仲的缺点,完全是为了爱惜管仲这个人才。管仲听到这些话,非常感动,叹口气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管仲和鲍叔牙就这样结成了生死之交。
鲍叔牙与鲍鱼
鲍叔牙说人生有两大快事:“一为食盾鱼,二为饮玲珑。”这里的盾鱼就是鲍鱼,因为鲍叔牙爱吃。所以后来人们称盾鱼为鲍鱼,鲍鱼之名就是这样来的。
史籍记载
《左传》
《史记·管晏列传》
《列子·力命》
《管子·匡君小匡》
总体评价
鲍叔牙推荐管仲做了齐国的相国,自己甘心情愿地在他的领导下为官做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享受国家棒禄,后世有十余代在齐国有封邑、任大夫之职。鲍叔牙能够识才荐贤不妒,谦和爱国忠君。
历代评价
管仲: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曾巩:云中一点鲍山青,东望能令两眼明。若道人心是矛朝,山前哪得叔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