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尔巽

赵尔巽

中文名:
赵尔巽
别名:
赵公镶,赵次珊,赵次山,赵旡补
国籍:
中国
人物简介:

赵尔巽(1844—1927年),字公镶,号次珊,又名次山,又号旡补,清末汉军正蓝旗人,祖籍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清代同治年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安徽、陕西各省按察使,又任甘肃、新疆、山西布政使,后任湖南巡抚、户部尚书、盛京将军、湖广总督、四川总督等职,宣统三年(1911年)任东三省总督。武昌起义后在奉天(今辽宁)成立保安会,阻止革命。民国成立,任奉天都督,旋辞职。1914年任清史馆总裁,主编《清史稿》。袁世凯称帝时,被尊为“嵩山四友”之一。1925年段祺瑞执政期间,任善后会议议长、临时参议院议长。

清朝名人推荐
中文名
赵尔巽
别名
赵公镶,赵次珊,赵次山,赵旡补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844年
逝世日期
1927年
职业
东三省总督、清史馆馆长
主要成就
创办奉天讲武堂主编《清史稿》
代表作品
《刑案新编》《赵留守攻略》
旗籍
汉军正蓝旗
葬处
北京市怀柔县怀北镇神山村北
祖籍
奉天铁岭

人物生平

赵尔巽生于1844年5月23日(四月初七),卒于1927年9月3日,汉军正蓝旗人,出生于铁岭的官宦世家。赵尔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清朝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同治年间考中进士,被授翰林编修。1903年,赵尔巽初升任湖南巡抚。1904年署理户部尚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赵尔巽任盛京将军,相当于后来的东三省总督地位。在任时着意整理财政,开始成立财政局,铸造银元,创办东三省银号,发行纸币。因其措施得当,为人清廉,在任两年,使奉天省财政大有改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4月,赵调任中央,后调任四川总督。

宣统三年(1911年)6月,赵尔巽任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时,省库空空如也。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赵尔巽组织“东三省保安会”,用“会长”的名义代替总督名义,对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赵尔巽蛰居青岛,住在宁阳路。当时青岛人因其巷中住有清朝遗臣,遂名“清官巷”,不久,王公大臣蜂拥沓至,多居巷中,于是众人又呼为“赃官巷”。赵尔巽曾主编《清史稿》,并与东北王张作霖是儿女亲家,其儿子上个世纪40年代曾在联合国任职,是国际知名人士。沈阳赵尔巽公馆旧址,位于大东区万泉公园正门南侧,现房由区城建局管理。被列为沈阳市不可移动文物。

生平年表

1867年(同治六年)中举人;

1874年(同治十三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安徽、陕西等省按察使, 甘肃、新疆、山西布政使;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11月,奉命护理山西巡抚;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署湖南巡抚;

1904年(光绪三十年)4月,内调署户部尚书;

1905年4月,复外调出任盛京将军;

1907年3月,奉调继岑春宣为四川总督,后由其弟赵尔丰代理;

1907年7月,张之洞入京授军机大臣,乃以赵尔巽补授湖广总督,在此期间主持创办湖北法政学堂;

1908年2月,复调任四川总督;

1911年(宣统三年)3月继钖良任东三省总督,并授钦差大臣;辛亥革命后息影青岛;

1914年,袁世凯委任其为清史馆馆长,主编《清史稿》;

1925年2月,段祺瑞举行善后会议,推其为正议长。5月,又聘其为临时参政院参政,并被指定为参政院院长;

1927年,《清史稿》完稿,旋即逝世于北京。

人生经历

从官经历

赵尔巽,清史馆馆长,《清史稿》主编。原籍辽宁铁岭,其祖父清道光廿四年(1844年)任莱州知府,全家定居掖县城里。其父亦在莱州府为官。赵尔巽同治十三年(1874年)中进士,入选翰林院编修,历任御史、湖北乡试副考官、新疆布政使、山西巡抚、盛京将军、四川总督、东北三省总督等职。

督川时期

督川时期奏设“经征局”负责清理财赋,一年时间财政裕平

。对凉山少数民族,实行“改土归流”,设“平夷局”联络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感情,受到少数民族的拥护。转督东三省,时值武昌起义爆发,各省革命气氛热烈,奉天省革命党人正准备约定时间举义响应,赵尔巽以“保境安民”为名调集大军准备镇压,革命被迫转入地下。中华民国成立后,赵尔巽被解除职务去青岛隐居。赵尔巽来青岛后住在宁阳路。当时青岛人因其巷中住有清朝遗臣,遂名“清官巷”,不久,王公大臣蜂拥沓至,多居巷中,于是众人又呼为“赃官巷”。赵尔巽用大量资金在青岛购置大片房产,他在高密路、天津路、海泊路等建了一大批房子出租或出卖,是当时青岛首屈一指的大富翁。

清史馆馆长

1914年3月,赵尔巽被袁世凯召为清史馆馆长。他上

任以后,聘清朝遗老、著名学者柯劭忞、缪荃荪等100多人,工作人员200多人,名誉职位300多人,组成篡修班子,开始编修清史。进值军阀混战,国力衰微,经费极为紧张,特别是1917年后,费用几乎到毫无着落的地步。赵尔巽对清王朝心怀眷恋之情,认为事关一代国史,“失今不修,后业益难著手”,再困难也“不敢诿卸”。一方面节约开支,敦促同仁加快进度、多尽义务,一方面以其资望向各军阀募捐,并言:“不能刊《清史》,独不能刊《清史稿》乎!”终于1927年编成《清史稿》,为研究清朝历史提供了权威史料,并极尽褒扬之辞。当年9月3日赵尔巽在北京病逝,时年83岁。翌年,《清史稿》正式付印出版。

个人成就

“国可灭,史不可灭。”这是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前

代灭亡之后,继起的一代即组织人力为前代修史。辛亥革命之后,清政府被迫退位。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于1914年成立了清史馆,着手编纂清史。1914年3月9日,袁世凯发布大总统令,批准成立清史馆。馆址即设于北平东华门内,延聘汉军正蓝旗人前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为馆长。赵尔巽起初不愿就任,袁世凯劝以修清史乃歌颂大清功德之事,正遗老所当效力之处,赵尔巽乃出任清史馆馆长。

奉天国民保安会

为了在动荡中稳定东三省局势,免受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赞成共和的影响,赵尔巽与袁金铠等人密谋成立“奉天国民保安会”。在奉天各界代表会议上,奉天巡防军统领张作霖在会场内外密布武装人员,甚至公然掏出手枪压制要求宣布东三省独立、响应武昌起义的革命党人,胁迫代表们就范。赵尔巽在张作霖枪杆子的支持下,宣布成立奉天保安会,他本人“当选”为会长。张作霖保驾有功,当上了军事部副部长,并将所部二千多人开进省城镇慑民众。由于赵尔巽与张作霖这种特殊关系,后来《清史稿》缺乏经费时,张大帅提供了巨额捐款。赵尔巽死后,张作霖根据赵尔巽生前建议,续聘柯劭忞兼代清史馆馆长,委派袁金铠督率刊印、管理经费。奉天保安会成立之後,赵尔巽电告清廷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邀功。这时,控制东三省局势

的赵尔巽与担任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保持极为密切的关系。东三省在赵尔巽的控制之下,当全国大多数省区都已升起五族共和的旗帜之后两个月,最后一个迫于形势不得不降下大清的黄龙旗,但他心中的黄龙旗至死也没降下。

密谋反对共和

1912年2月清宣统帝宣布退位,赵尔巽的心腹谋士、保安会参议总长袁金铠代赵尔巽草拟的“东三省反对共和十二条”。在外交上也是只承认大清帝国与各国所订之条约,其他“概不与闻”。随后赵尔巽、张作霖、袁金铠等人周密策划,对奉天乃至东三省全境的革命党人和无辜平民进行大规模屠杀。据当时的报告称:“前后为赵尔巽、张作霖等肆意残杀同胞人达数千以上,及集合各要地进退维谷者不下数万人,乃赵尔巽犹派兵剿捕,日事搜杀,军队所至,殃及妇孺,灭绝人道,至此已极。刻虽赞成共和,实为民军公敌。”为效忠清室而血腥屠杀革命党人和无辜平民的赵尔巽,于1914年受袁世凯之聘,出任清史馆馆长。醉心于恢复帝制的袁世凯想藉清史馆延揽胜朝遗老、山林隐逸之士,争取他们的同情与支持。而赵尔巽则想通过纂修清史,以示不忘先朝隆恩,树起心中的大清黄龙旗。赵尔巽的心腹袁金铠也进入清史馆,“总理史稿发刊事宜”。袁金铠又荐介金梁任校对。这样的建馆宗旨和这样的人事关系,已经决定了《清史稿》未来的政治面貌。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

杜甫人生经历过哪些时期?杜甫人生经历简介

说起诗帝,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李杜诗篇万口传”,在这句话中的李杜分别讲的是我国盛唐时期的诗仙李白和晚唐时期的诗圣杜甫,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便是用诗歌来描写历史的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最大详情>>

绞肉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的奇葩大杀器,炮弹2人高

德国超级大炮,因为这种火炮首次轰击了巴黎,后来人们就叫它“巴黎大炮”。“巴黎大炮”炮管长近37米,全重达750吨,倘若把它竖起来,足足有十几层楼高,能打120公里。1918年3月23日,超级大炮袭击巴黎。当天黄昏,法国的电台广播了这样—则消息:“敌人飞行员成功地从高空飞越法德边界,并攻击了巴黎。有多枚炸弹落地,造成多起伤亡……”美国坦克奥地利的装甲列车,将装详情>>

光绪帝是慈禧的私生子 野史记载慈禧生了光绪

光绪帝是慈禧的私生子,光绪皇帝是不幸的,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强势的女人慈禧太后,而这个强势的女人最后也要来他的命,不过最近又有人说光绪是慈禧的私生子,这是真的吗,为何会有这种说法,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详情>>

北宋全能“学霸”是谁?沈括作品简介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比较出名的一位科学家,在沈括之前的朝代或者是之后的朝代都出现过许多的科学家,在这些科学家中,沈括算是比较鹤立鸡群的,也就是说沈括是比较优秀和卓越的科学家之一。因为沈括几乎是一个全详情>>

一组能勾起儿时农村回忆的老照片,不胜怀念

这种大蚂蚱可以用来烤着吃,你的老家叫什么?忘记叫什么了,但是这种果实掉在地上特别招蚂蚁。小地瓜的味道还记得吗?黑豆豆。我们那叫野葡萄,我的最爱,常常是揪一大把然后一口捂进嘴里。槐花,最喜欢槐花汤的味道。榆钱儿,蒸窝窝吃,真是美味啊!洋姜,腌起来很好吃,小时候经常偷偷挖别人家的。吃过的菱角壳,在上面挖个洞,可以当哨子吹。甜甜根,嚼在嘴里甜丝丝的感觉,一般要在田详情>>

人物解密野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