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凿齿

习凿齿

(东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中文名:
习凿齿
别名:
字彦威
国籍:
中国东晋
人物简介:

习凿齿(?~383)字彦威,襄阳人,东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是魏晋精神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世代为荆楚豪族,东汉襄阳侯习郁之后人。

精通玄学、佛学、史学。其作品《汉晋春秋》是影响深远的史学名著。 

晋朝名人推荐
中文名
习凿齿
别名
字彦威
国籍
中国东晋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北襄阳
逝世日期
公元383年
职业
文学家、政治家
信仰
佛教
主要成就
写作《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担任荆州刺史别驾一职
代表作品
《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

人物简介

习凿齿(317-383,一说328-413),字彦威,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东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主要著作有《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逸人高士传》、《习凿齿集》等。其中《襄阳耆旧记》是有影响的人物志之一。

习凿齿亦通佛学,力邀著名高僧释道安到襄阳弘法。亦在我国佛学史上产生一定影响。因习有脚疾,故称半人之称,后襄阳为晋室收复,习凿齿被征以国史职事,未就而卒。

人物生平

书谏桓温

习凿齿少有志气,且博学多闻,以能文著称。初为东晋大将、荆州刺史桓温的别驾,位列诸参佐之首。桓温北伐时,也随从参与机要。桓温任大司马后,图谋篡夺帝位,习凿齿著《汉晋春秋》以制桓温野心。因忤桓温,迁为荥阳太守。不久辞职归乡。

觐见苻坚

习凿齿最初作为湖北襄阳的一大名士,其才学与名望,在当时来说,可谓声播天下,除了名扬后世的《汉晋春秋》,其所著的《襄阳耆旧记》,是中国最早的人物志之一。话说东晋时,前秦王苻坚攻占襄阳,虏俘了当时两大名士,即为习凿齿和释道安。当时,习凿齿正患脚病,瘸着走路。在带去见苻坚时,苻坚感慨地说:“当年,晋室平定东吴获取的最大利益,是东吴的两个俊杰陆机、陆云 ,朕以十万之师取襄阳,唯得一人半也。” 仆从射权翼问:“谁耶?”苻坚说:“释道安一人,习凿齿半人也。”赏识之重溢于言表。至于苻坚所说“释道安一人,习凿齿半人”,并非指习凿齿才华不如释道安,而是讽刺戏谑当时的习凿齿瘸着一条

脚走路。而其中苻坚所提到的释道安,则是当时的一位著名高僧。释道安(西元312年—385年)俗姓卫,常山扶柳人,24岁师事竺佛图澄,善诗文,居长安时,衣冠子弟为诗赋者,偕依附他致誉,可惜他本人留下的诗文太少。为避战祸,释道安于晋帝兴宁三年(365年)带领众徒南投湖北襄阳,并逐渐成为襄阳名士习凿齿的至交。在襄阳期间,释道安大弘佛法,并聚集一批高僧及弟子整理佛经,使佛法不因战乱而毁。他是继竺佛图澄之后弘化于北方的高僧,同时也是中国佛教弘传史上,具有承前启后功绩的高僧。当初,习凿齿去见释道安时,远远地便自我介绍说:“四海习凿齿。”释道安则应声道:“弥天释道安。”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是四海皆知的习凿齿;我是天下闻名的释道安。由此可见,两人在当时的知名度。

隐居白梅

习凿齿为避苻坚逼其所用,偕妻室子女从湖北襄阳,长途跋涉到南方。“淝水之战”苻坚大败后,晋朝廷曾又征召习凿齿修辑国史,其时,他已远避于外。先是隐居于江西万载书堂山,后途经江西新余西北方一个叫缑岭的地方时,正值寒冬季节。放眼四周,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并见有一株白梅,傲雪怒放;喷珠吐玉;冰洁芬芳;且逾月不谢。习凿齿见状大喜,说:“即此老梅是吾宜家之兆也。”于是,便举家隐居此地,并取地名为“白梅”,开始在此生息繁衍,逐成为新喻习氏始祖。

在白梅隐居下来后,习凿齿竹篱茅舍,粗茶淡饭,一边躬耕田园,一边著书立说、兴办教育。据考证,如今的欧里镇白梅小学,就是建在原习凿齿创办的“半山学舍”遗址上的;而白梅村习氏族人,只要一提及习凿齿,均尊称其“发祖公”;且每年的清明节,江西境内的习姓人,无论远近,大部分会以村、族集体组织的形式,自发地到位于分宜的枣木山,神情肃穆地为习凿齿扫墓,这已成为每年清明节前后几天,分宜枣木山上的一大风景。

博通经史

作为东晋名儒,习凿齿尤其博涉经史,曾著有《汉晋春秋》五十四卷宏篇巨著。书中,上起东汉光武帝,下至西晋晋愍帝,语语谓晋,承汉为正统,纵贯近三百年的历史。其篇幅之浩繁、内容之丰富、涉猎之广泛,为史学上所罕见,其历史和文化影响极其深远。他在《汉晋春秋》中叙评三国史时,以蜀汉刘备为正统,魏曹为篡逆,并认为晋虽受魏(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代魏称帝),但应继承汉祚,否则晋朝国统不

正。因此,习凿齿曾这样评价刘备:“刘玄德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避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故,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宋紫阳朱夫子著修纲目,以凿齿言为宗。但对后汉占统治地位的谶纬迷信活动作了论述和批判。在《汉晋春秋》中,习凿齿收入了《后出师表》,因此对后来考证《后出师表》的真伪,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他还专程去襄阳城西的隆中凭吊过孔明故宅,并撰写了《诸葛武侯宅铭》,其中记载了孔明旧居的情景,并论述了诸葛亮志在中兴汉室,追求统一大业的功绩,赞佩诸葛亮公正无私,执法严明,有功国家,造福人民。在成都武侯祠殿上,近代钟瀚为此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代相知习凿齿;千秋同祀武乡侯。

异代相知

称习凿齿为诸葛亮的异代相知,应该溯源于《三国演义》成书的过程。最初,西晋陈寿做《三国志》,尊曹魏为正统,应其直承东汉。但正如前面所说,在晋南渡后,习凿齿作《汉晋春秋》五十四卷,则改尊蜀汉为正统。虽然北宋一统中华后,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又扶曹魏。但到南宋朱熹,复挑起二者孰为正统之大讨论,并成功地一改旧制,尊蜀汉为正统。这种史学观一直绵延数百年,在《三国演义》里达到了一个巅峰。所以,蜀汉君臣同祀,共享千秋香火。实在应该感谢,这位东晋的史学家习凿齿。因此,称习凿齿为诸葛亮的异代相知,实不为过。

习凿齿这种辨证和正统的政治历史观,不仅直接影响了三国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以至《三国演义》成书,而且对中国史学和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理学家朱熹在《通鉴纲目》中,对习凿齿的这种观点,表示极为赞同;明朝榜眼张春则说:“(习凿齿)作汉晋春秋五十四卷,谓晋虽受魏禅而必以承汉为正,此乃千古纲常之大论也。”由此可以看出,习凿齿所撰的《汉晋春秋》五十四卷,在历史和史学上的价值与分量。

代表作品

《汉晋春秋》

桓温企图称帝,习凿齿著《汉晋春秋》以制桓温野心,以蜀汉为正统。

《四库总目提要》评道:“其书(《三国志》)以魏为正统,至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始立异议。自朱子以来,无不是凿齿而非寿。然以理而论,寿之谬万万无辞,以势而论,则凿齿帝汉顺而易,寿欲帝汉逆而难。著有《汉晋春秋》五十四卷。该书上起东汉光武帝刘秀,下迄西晋,记了近三百年的史事。他在叙述三国历史时,以蜀汉刘备为正统,魏现操为篡逆。认为晋司马氏虽受魏禅,应是继承汉祚,不应继魏。融,晋朝国统不正,不能昭示后世。(南宋理学家朱熹很同意这个观点,在《通鉴纲目》中说到这件事)正办为习凿齿以蜀汉为正统,他对诸葛亮深怀敬仰之情。他曾专程去隆中凭吊孔明故宅,并写了《诸葛武侯宅铭》,记叙了孔明故宅的情景,论述了孔明志在只兴汉室、统一中原大业的抱负,颂扬了公正无私,执法严明。鞠躬尽瘁,死而后生的思想作风。在他的著作中,还收录了孔明的《后出师表》,对考证此文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因此,在四川成都的武侯祠里,后人留下这样一副对联:异代相知习凿齿,千秋同祀武乡侯。

《诸葛武候故宅铭》

达人有作,振此颓风,雕薄蔚采,鸱阑惟丰,

义范苍生,道格时雄,自格爰止,於焉盘桓,

躬耕西亩,永啸东峦,迹逸中林,神凝岩端,

罔窥其奥,谁测斯欢,堂堂伟匠,婉翮扬朝,

倾岩搜宝,高罗九霄,庆云集矣,鸾驾亦招。

《诗》

煌煌间夜灯,脩脩树间亮。 灯随风炜烨,风与灯升降。

《嘲道安诗》

大鹏从南来,众鸟皆戢翼。 何忽冻老鸱。腩腩低头食。

《襄阳耆旧记》

襄阳耆旧记,《唐志》作《耆旧传》,《宋志》作《记》,《郡斋读书

后志》曰“记五卷。前载襄阳人物,中载山川城邑,后载牧守。观其记录丛杂,非传体也,名当从《隋志》。”愚案《续汉·郡国志注》,蔡阳有松子亭,下有神陂,引《襄阳耆旧传》;《文选·南都赋注》同引之,则称《耆旧记》。刘昭生处梁代,其所见在《隋志》前,则知称《传》之名其来已久。《三国志注》多省文,称《襄阳记》(《水经注》、《后汉书注》亦同省文),其载董恢教费袆对孙权语,臣松之案:《汉晋春秋》所载,不云董恢所教,辞亦小异,二书俱出习氏,而不同若此。

轶事典故

与士对榻,显其自然

王令诣谢公,值习凿齿已在座,当与并榻;王徙倚不坐,公引之与对榻。去后,语胡儿曰:“子敬实自清立,但人为尔多矜咳,殊足损其自然。”

薄伐玁狁,至于大原

晋代另一著名大儒孙绰造访桓温,此时习凿齿与孙兴公此前还不曾相识。于是,桓温便让他们两人在家中相见交谈。谁知,孙绰开口便说:“蠢尔蛮荆,大邦为雠?”这是《诗经·小雅·采芑》中的句子,原是指周天子警告蠢蠢欲动的荆州蛮族,要他们不可与中原大国作对。而习凿齿恰好是湖北襄阳人,襄阳在古代属于“蛮荆”之地。孙兴公引用这两句诗,是对初次见面的习凿齿,开了一个善意而又带嘲讽的玩笑。然而,习凿齿更是饱学之士,便也毫不示弱,立即回送一句:“薄伐玁狁,至于大原。”这则是《诗经·小雅·六月》中的诗句。“大原”即为21世纪的“太原”,“玁狁”则是周代北方的小数民族,曾被周天子下令讨伐,被驱赶到山西太原一带,而孙绰恰好原籍山西太原。习凿齿移用涉及孙绰祖籍的诗句,也巧妙地笑讽回敬了孙绰。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绰性通率,好讥调。尝与习凿齿共行,绰在前,顾谓凿齿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后。”凿齿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征服江南,所得半人

前秦王苻坚也是一个对佛教很虔诚的信徒,後来他带兵攻陷了襄阳,把凿齿和道安法师二人一齐接往长安,说∶“朕以十万师取襄阳,所得唯一人半,安公一人,习凿齿半人。”对二人如获至宝,给以隆重的礼遇。 

名言

夫成业者系于所为,不系所藉;立功者言其所济,不言所起。 

夫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水镜之所以能穷物而无怨者,以其无私也。 

夫芬芳起于椒兰,清响生乎琳琅。命世而作佐者,必垂可大之余风;高尚而迈德者,必有明胜之遗事。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焉知今日之才不如畴辰,百年之后,吾与足下不并为景升乎! 

佛学贡献

习凿齿崇信佛教,深通佛理,和东晋著名佛教学者道安法师有至交。道安法师是般若学传入我国初期影响最大的「本无宗」的代表人物,曾在襄阳住了十五年。凿齿久闻道安法师的名声,在道安法师率领僧众开始即将到达襄阳时,就先致书通好。(见《弘明集》卷十二「与释道安书」在信中,凿齿表达了他本人以及襄阳僧俗对道安的崇敬和期待的心情。他说:“承应真(即阿罗汉)履正,明白内融;慈训兼照,道俗齐荫。宗虚者悟无常之旨,存有者达外身之权。清风藻於中夏,鸾响厉乎八冥。玄味远猷,何荣如之..此方诸僧,咸有倾想,目欣金色之瑞,耳迟无上之箴。老幼等愿,道俗同怀,系咏之性,非常言也。”崇敬之情,溢於言表。凿齿在信中还对肃祖明帝(司马绍)倡兴佛教给予了高度赞扬,他说∶“夫自大教东流,四百馀年矣,虽藩王居士时有奉者,而真丹宿训,先行上世,道运时迁,俗未佥悟;藻悦涛波,下士而已。唯肃祖明皇帝实天降德,始钦斯道。大块既唱,万窍怒号,贤哲君子,靡不归宗。”“真丹宿训”是指佛祖初说的教法、真谛。在这里。凿齿表明了自己对先行上世者未悟“真丹”的憾惜之情,也对明帝以来“始钦斯道”深表欣慰。道安法师到达襄阳後,凿齿便尽地主之情,对其日常起居悉心安排,“多方翼护”。相信道安法师定居下来後,往见凿齿。就座以後,凿齿自通姓名曰∶“四海习凿齿”,道安应声曰∶“弥天释道安。”时人以为名对。从此二人往来不断,相磋佛经妙义。凿齿又向他的好友谢安推荐道安法师。说道安法师不仅博通内外群书,於“佛经妙义,故所游刃”,“远胜非常道士”,“乃是吾由来所未见”。(《高僧传》卷五)道安也称凿齿“锋辩天逸,笼罩当时。”(同上)可见二人对佛教义理皆有深研,甚为投机。凿齿在长安不久,便以病请回。晚年曾被朝廷徵以国史职事,但未及赴任,就去世了。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

    杜甫人生经历过哪些时期?杜甫人生经历简介

    说起诗帝,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李杜诗篇万口传”,在这句话中的李杜分别讲的是我国盛唐时期的诗仙李白和晚唐时期的诗圣杜甫,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便是用诗歌来描写历史的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最大详情>>

    绞肉机——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的奇葩大杀器,炮弹2人高

    德国超级大炮,因为这种火炮首次轰击了巴黎,后来人们就叫它“巴黎大炮”。“巴黎大炮”炮管长近37米,全重达750吨,倘若把它竖起来,足足有十几层楼高,能打120公里。1918年3月23日,超级大炮袭击巴黎。当天黄昏,法国的电台广播了这样—则消息:“敌人飞行员成功地从高空飞越法德边界,并攻击了巴黎。有多枚炸弹落地,造成多起伤亡……”美国坦克奥地利的装甲列车,将装详情>>

    光绪帝是慈禧的私生子 野史记载慈禧生了光绪

    光绪帝是慈禧的私生子,光绪皇帝是不幸的,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强势的女人慈禧太后,而这个强势的女人最后也要来他的命,不过最近又有人说光绪是慈禧的私生子,这是真的吗,为何会有这种说法,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详情>>

    北宋全能“学霸”是谁?沈括作品简介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比较出名的一位科学家,在沈括之前的朝代或者是之后的朝代都出现过许多的科学家,在这些科学家中,沈括算是比较鹤立鸡群的,也就是说沈括是比较优秀和卓越的科学家之一。因为沈括几乎是一个全详情>>

    一组能勾起儿时农村回忆的老照片,不胜怀念

    这种大蚂蚱可以用来烤着吃,你的老家叫什么?忘记叫什么了,但是这种果实掉在地上特别招蚂蚁。小地瓜的味道还记得吗?黑豆豆。我们那叫野葡萄,我的最爱,常常是揪一大把然后一口捂进嘴里。槐花,最喜欢槐花汤的味道。榆钱儿,蒸窝窝吃,真是美味啊!洋姜,腌起来很好吃,小时候经常偷偷挖别人家的。吃过的菱角壳,在上面挖个洞,可以当哨子吹。甜甜根,嚼在嘴里甜丝丝的感觉,一般要在田详情>>

      人物解密野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