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365直播,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象山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象山学派是怎样的

来源:讲历史2016-10-16 16:21:05责编:邓结人气:
字号:小号|大号
【内容导读】象山学派,又称“陆学”、“心学”等,是由南宋陆九渊创建的一个理学学派。南宋中期,当朱熹的“闽学”蔚为大观之时,其他学派也在迅速形成之中,主要的就是由陆九渊开创的…

象山学派,又称“陆学”、“心学”等,是由南宋陆九渊创建的一个理学学派。

南宋中期,当朱熹的“闽学”蔚为大观之时,其他学派也在迅速形成之中,主要的就是由陆九渊开创的理学中“心学”一派。“程朱理学”虽然把封建伦理原则提升到宇宙本体和普遍规律的高度,使孔孟的古典儒学获得了强有力的本体论基础,但在道德实践上,其学说更多地是把封建伦理原则作为一种外在的权威、外在的强制,忽视了人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于是就有陆九渊“心学”的崛起并与之抗衡。由于陆九渊曾长期讲学于贵溪象山(今江西贵溪县),世称其为象山先生,其学派人们一般称之为“象山学派”。

陆九渊之学远承孟子“尽心”说,近取程颢“心是理”命题,初步建立起了宋明理学中的“心本论”的哲学体系。陆九渊十分强调人的“心”之统帅作用,他认为儒家经典不过是对“良心”运用的各种例证所作的叙述,按他的观点,为学目的只是实现道德的境界,而经典的学习并不能直接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因此他提出了“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等命题。陆九渊并不完全反对读书,在他的语录中曾说:“某何尝不读书,只是比他人读得别些子。”他还批评了不读书的现象,认为“束书不观,游谈无根”。只是他要强调“发明本心”,而经典研究不能必然增进人的道德,所以就认为其没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他曾与朱熹在学术上展开多次争论,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在南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的“鹅湖之会”上,陆、朱关于治学方法和修养方法的辩论(参见本书“陆九渊”条)。

陆九渊从不著书,他基本上是通过讲学的方式对他学生发生作用。由于陆九渊善于演讲,吸引了不少学生,在当时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学派,“弟子属籍者,至数千人”(《宋元学案》卷七十七《槐堂诸儒学案》)。陆九渊的及门弟子大体上集中于两地,一是江西,一是浙东。两地的弟子对象山学派的建树有所不同。江西的弟子著力于构筑学派门户,其中以傅梦泉、邓约礼、傅子云等为代表,史称“槐堂诸儒”;浙东的弟子折服于陆九渊的“本心”理论,着力于陆九渊思想学说的阐发,其中得力的人物是被称为“甬上四先生”的杨简、袁燮、舒璘、沈焕。由于朱熹与陆九渊的多次争辩,以后“朱学”与“陆学”两派的弟子长期形同水火,门户之见极深。

南宋中期以后,从总的方面来看,“陆学”的势力和影响是远不能与“朱学”相提并论的。一直要到明中叶开始,在王守仁的大力倡导之下,“心学”才重新获得了很大发展,并在晚明的思想界和学术界有压倒“朱学”之势。王守仁的“心学”尽管在源头及内涵上与“陆学”不尽相同,但由于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联,人们一般合称为“陆王心学”。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

历史揭秘:三国中最争议的将领是谁?

三国有很多有意思的人,也有很多颇受争议的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国中最受争议的是谁?三国中,号称万人敌除关羽外,还有...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