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护府制

“都护府”源自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在乌垒的西域都护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行国。魏、西晋设有西域长史府,唐朝统一西域,设立安西、北庭(金山)、昆陵、蒙池等都护府,疆域不仅包括今新疆在内的西域,更达里海之滨。都护府置都护、副都护、长史、司马等职,“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过”。又置录事参军事、录事、诸曹参军事、参军事等,如州府之职。有大、上、中之分,大都护府由亲王遥领大都护,别置副大都护主府事。自贞观十四年(640)创设安西都护府起,终唐一代,建置时有改易。

中文名
都护府制
开创年代
西汉
主要人物
刘询、李世民
主要角色

都护府是汉、唐等时代中原王朝为督察边境各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汉代在西域设有西域都护府,魏、西晋设有西域长史府,唐代曾设六都护府。都护府长官称为都护。“都护”一词为汉语,“都”为全部,“护”为带兵监护,“都护”即为“总监护”之意。都护的职责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凡对周边民族之“抚慰、征讨、叙功、罚过事宜”,皆其所统。

唐朝前期设置的都护府是唐王朝加强地方统治。处理民族关系采取的重要举措,也是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的原因之一。这项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汉代

汉朝在对匈奴的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后,尤其是在张骞通西域、李广利伐大宛之后,为将西域纳入自己统治范围,为以后对匈作战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为保障西域通商之路的通畅,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今罗布泊),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汉书 西域传》)由此取代的匈奴的势力,将天山南北第一次置于中央政府的统治之下,都护府府治立在乌垒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策大雅南),郑吉被任命为首位都护。

郑吉之后,西汉时期担任西域都护职位的已知姓名的共有18位。宣帝时有郑吉,元帝时有韩宣、甘延寿,成帝时有段会宗、韩立、廉褒、郭舜,平帝时有孙建、但钦,新莽时有李崇。至新莽末(公元23年左右),西域乱,李崇没于龟兹,遂罢都护。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公元45),西域十八国请复置都护,光武帝不许。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始以陈睦为都护。次年,焉耆、龟兹叛,共攻杀陈睦,遂罢都护。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将兵长史班超平定西域,遂以班超为都护,驻龟兹境它乾城(今新疆库车附近,其址未详)。十四年,班超还洛阳,继任者有任尚、段禧。安帝永初元年(107),西域乱,征禧还,自此不复置都护。至延光二年(123),以班勇为西域长史,复平西域,遂以长史行都护之职。

西域都护是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在西汉,都护是加在其他官号上的职称,普遍由骑都尉或谏议大夫兼领,领二千石俸;东汉年间为单任官职。

唐代

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时期东至北朝鲜,西达中亚咸海,南面包括了如今的越南北部,北面则到蒙古高原的北部。唐朝周围的异族很多,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都护府是唐朝在边疆民族地里设置的特别行政机构。分为大都护府和上都护府。大都护从二品,上都护正三品。

唐王朝建业后,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不仅改郡为州,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还逐步确立了府制。唐朝的府制,依其形式和地位,分为三种类型:府、都督府、都护府。 它的出现,是唐初边疆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的客观需要。许多部落自武德起就主动内附。

自太宗同年间起,唐朝先后平定了突厥、薛延陀等部,更多的边疆部族纷纷降附。唐王朝面临着如何处置众多归附民族的课题。由于数百年民族联系的不断加强,友好往来的不断增长以及唐初统治者民族偏见较少,唐太宗将治理内地的经验推广到周边,于少数民族地区列置州县,使各部首领管理本部。为管理这些州县,唐王朝又仿汉代西域都护府的建制在民族地区设置都护府。

唐朝统一西域,设立安西、北庭(金山)、昆陵、蒙池等都护府,疆域不仅包括今新疆在内的西域,更达里海之滨。都护府置都护、副都护、长史、司马等职,“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过”。又置录事参军事、录事、诸曹参军事、参军事等,如州府之职。有大、上、中之分,大都护府由亲王遥领大都护,别置副大都护主府事。自贞观十四年(640)创设安西都护府起,终唐一代,建置时有改易。

宋朝

宋朝立国之初,西北地区仍沿五代岐国疆界,西部只及秦、渭、成、武(阶)4州,此时陇右大部分地方仍由互不相统一的吐蕃各部占据。至熙宁年间,在宰相王安石的支持下,宋朝先后收复了宕、叠、洮、岷、河、临(熙)6州,史称熙河开边,由王韶主持;熙宁五年(1072年)七月,宋朝军队进攻蒙罗角、抹耳水巴部族,袭击武胜(今甘肃临洮),守将瞎药等弃城夜遁,首领曲撒四王阿珂出降,宋朝遂在武胜设镇洮军,十月改为熙州;熙宁六年(1073年)二月,攻吐蕃首领木征所统治的河州,木征遁走,不久集结诸部复入河州,八月,王韶分兵两道,一部围河州,一道击木征,连战皆胜,木征败走,守将以城降,宋朝再次收复河州;九月,王韶进军至马练川,降木征弟瞎吴叱,又率军攻克宕州;其后,开通洮河路及熙州路,于是岷州守将木令征、叠州守将钦令征、洮州守将厮郭敦皆以城投降王韶。至此,宋朝尽得产良马之地。

宋朝平定了陇右东南的吐蕃残部后,开始向其核心地区河湟(今青海湖边)进军。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西使城(今甘肃榆中)吐蕃首领禹藏花麻,因与宋朝不和,把西使城及兰州献给西夏。元丰四年(1081年)六月,西夏内乱,宋朝纳种谔的议题乘机大举攻西夏,同时,又请唃厮啰首领董毡共同出兵,随后调集32万大军,诏李宪、王中正、高遵裕、刘昌祚、种谔5路出师;八月,李宪所统领7军和吐蕃兵3万进军至西使新城,败走西夏2万骑,斩2千级,夺马5百匹,九月,攻克西夏兰州;其余4路撤退时损失约16万人,仅冻溺死者约14万人。元丰六年(1083年)十月,董毡卒,养子于阗人阿里骨继位,因非唃氏家族,一直遭到部族的不满。元佑二年(1087年),阿里骨与西夏合攻宋朝,相约以熙、河、岷3州归吐蕃,兰州及西使城(定西城)归西夏。四月,阿里骨攻破洮州,遂与西夏会军,同围南川寨,大肆焚掠。又在西使城击败宋朝军队,杀都监吴猛。八月,以10万军队围攻河州,令鬼章引2万众驻常家山。

不久,因鬼章被俘而退兵。绍圣三年(1096年),阿里骨卒,子瞎征继位,随后角厮罗政权发生内讧,势力日衰。元符二年(1099年)七月,宋朝乘河湟混乱之际,派王赡由河州北上渡黄河攻邈川城(今青海乐都),八月,入宗哥城(今青海平安);瞎征等趋宗哥城投降,族人遂立陇拶为青唐主,九月,进军至青唐城(今青海西宁),陇拶同辽、西夏、回鹘三公主及诸族首领出降,鄯、湟、廓3州之地入宋,改邈川为湟州,青唐为鄯州。不久,吐蕃部反叛,宋朝被逼放弃河湟,于崇宁三年(1104年)再次收复失地,置陇右都护府。其后,金人南下,灭唃厮啰政权,结束了自会昌年间以来,吐蕃、回鹘势衰,归义军,回鹘及吐蕃残部于陇右各州所建立的割据势力,再度归中央政权统治。

北宋宣和七年以后(1125年),金兵大举南下,北宋江山危在旦夕,无暇西顾,由陕西经制使钱盖寻唃厮啰血统封立,以图为之守边。有益麻党征者,是为陇拶之弟。“素为国人信服”遂命其为“措置湟鄯事”,赐名赵怀恩,这是北宋在河湟的最后一名命官。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金兵占领河湟。绍兴四年(1134年),赵怀恩弃离部族田宅,携带老小到阆州(今四川阆中)投附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赵怀恩由熙州观察使改授“鼎州观察使,充成都府路兵马钤辖”,至死也未回到河湟。唃厮啰建立的青唐政权在河湟百余年的统治从此结束,陇右都护府结束。

其他

朝鲜王朝设有大都护府(宁边、江陵等五个)、都护府(镜城、富宁等四十四个)。是为防倭与女真人。

    人物解密野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