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

诸葛亮北伐又称诸葛亮北伐中原,发生于三国时期(228年春至234年冬)。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蜀军先后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

五次北伐,虽然蜀军战果颇丰,但终因各种原因而退军;而曹魏也曾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结束后,由曹真为统帅向蜀汉发动过反击战,但因受蜀汉地形、气候影响而退军。其中的五次北伐可分为:两次大型全面战争(第一次北伐,第五次北伐);一次中型区域战争(第四次北伐);两次小型局部战争(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

234年,诸葛亮率领蜀军第五次北伐。在渭水五丈原,与曹魏大将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僵持不下。

诸葛亮正欲屯田久战,因长期积劳成疾,心力交瘁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诸葛亮死后,蜀军全军退回汉中,至此历时6年之久的诸葛北伐结束。

日后姜维也曾经数次北伐,但也都以失败告终。而蜀汉政权也在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向曹魏大将邓艾投降,蜀汉灭亡。 

名称
诸葛亮北伐(诸葛伐魏)
地点
陇西、关中
时间
公元228年春~公元234年秋
参战方
蜀汉、曹魏、东吴(只对曹魏发动了几次小型战役,侧面响应诸葛亮北伐)
结果
蜀国丞相诸葛亮病逝、魏国大将司马懿开始掌权
参战方兵力
蜀军8~10万、魏军50万、吴军6~10万
主要指挥官
蜀汉:诸葛亮 曹魏:曹真、司马懿
战后成果
蜀国、魏国、吴国
蜀国
占领武都、阴平,消耗魏国国力
魏国
了解蜀国地形,大军得到训练
吴国
劳民伤财,国内矛盾日渐尖锐
重要战役
街亭之战、五丈原之战、陈仓之战
主要角色

名称

诸葛亮北伐又称诸葛亮北伐中原北伐中原 、克复中原 、讨贼兴复 、讨贼兴汉 ,而艺术作品中多对此次北伐战争称为六出祁山等。《三国演义》中“六出祁山”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其中一次是曹魏的反击)。诸葛亮前后出师北伐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第一次、第四次)。 

背景

223年,蜀汉皇帝刘备在彝陵之战中被东吴陆逊打败,令国力大减。刘备逝世于白帝城后,丞相诸葛亮受托孤重任辅助后主刘禅,蜀汉国力慢慢恢复。同年诸葛亮派出陈震、邓芝出使东吴,晓以利害说服孙权。吴、蜀两国重新缔结联盟。

225年,诸葛亮南征,平定蜀汉南方战乱,收服南蛮各族之心,储备了北伐所需要的兵甲物资。226年诸葛亮率领大军进驻汉中,开始操练三军,准备等待时机,北伐曹魏。

自从刘备亡故后,曹魏开始将主要精力用来对付孙吴。222—22

3年,曹丕出动三路大军伐吴,受阻撤退;224、225年曹丕又两次亲征至广陵,因无法渡江而撤军。而曹魏与蜀汉接壤的关中、陇西等地则明显防备松懈。226年,曹丕病死,曹睿即位,当时魏国朝廷有议论,可乘诸葛亮在汉中,一举出兵讨伐他们,曹睿亦有意,但孙资认为汉中、南郑等地险峻,大举兴兵必天下骚动,耗费巨大,于是提出命大将分别据守险要之地,只待魏国国力强大,蜀、吴必定不战而降。

不久后,诸葛亮在汉中获得了曹魏朝廷上发生之事,明白蜀、魏若长此以往,两国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况且此时曹魏的关中、陇西等地军备松懈,而蜀军却在经历过南征和两年操练,军力已经大大的提高。以有心攻无意,诸葛亮认为的北伐良机已经到来。

228年春天,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刘禅。阐述了北伐的重要性,表明了时机的成熟性。在接到刘禅同意出兵的诏书后,诸葛亮提兵汉中拉开了北伐的序幕。

动机

关于诸葛亮北伐的动机,根据史料记载,以及近历史学专家的论断可以将其概括为三点。

第一:为报先帝,以完遗愿(依据:诸葛亮出师表)

诸葛亮在《出师表》所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可看出诸葛亮北伐是为了报答先帝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复汉室的遗愿。

第二:不攻曹魏,蜀汉必亡(依据:易中天品三国)

自从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孙资的建议,对蜀国采取据守要塞,大力恢复魏国实力。诸葛亮已经意识到,如果让曹魏有时间发展国力,那么蜀魏两国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一旦等到曹魏国力强大,蜀国只能坐以待毙。只有出蜀,占领雍州、凉州,一来可以获得秦川骏马,组织骑兵、二来作战之时有迂回空间,发动大规模作战、三来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骑军部队实力。

对于蜀国来说,山峻之险无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这有相对性,曹魏攻不进来,但蜀汉也杀不出去,用一句话来形容蜀地:“天下大乱,胜天堂、天下一统,死牢房”。天下大乱,占据蜀地。可以发展自己的经济,扩充自己的军队,意图天下,进可攻退可守。但是天下将要一统,那么蜀地绝对是一个死牢房,因为你自己打不出去。而且险山峻岭不适合大规模作战。不能大规模作战,别人伤不了你,你也伤不了别人。

两军只有僵持,但是你的后方绝对会被活活拖死。最终结局是你无兵源、无财力、无民心只有投降一条路可以走。

第三:北伐中原,转移矛盾(依据:易中天品三国)

蜀国是刘备依靠荆州集团(以诸葛亮为代表,刘备入蜀带领的文臣武将)在蜀地建立的政权。所以在蜀国第一阶级是荆州集团、第二阶级是东州集团(以李严为代表,刘璋以前带领的文臣武将)、第三阶级才是蜀地集团(以谯周为代表,蜀地本土势力)。在蜀国的基本国策是该执政掌权的是荆州集团(蜀汉四相全是荆州人)、受联合拉拢的是东州集团、被排挤打压的是蜀地集团。

由于蜀国建国之初,拥有荆州与益州,三方势力的矛盾并不明显。但是自从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后。荆州集团在经历失荆州、败夷陵,元老死伤惨重(关羽、张飞、黄忠、马良、麋竺等皆亡),无力继续压制强大的蜀地集团,所以必须联合东州集团。三方长此以后,矛盾日渐突出。刘备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托孤之时,除了任命诸葛亮为“正托孤大臣”还任命李严为“副托孤大臣”。一来可以使双方互相监督,二来可以借机拉拢东州集团。况且李严也算是半个荆州集团,不与刘备定下的基本国策冲突。

诸葛亮发动北伐,可以将蜀国的内部矛盾转移至对曹魏的外部矛盾。一旦打下雍州、凉州,那么荆州、东州、蜀地三大集团的矛盾会大大缩减。而且可以使蜀国有了问鼎中原的机会。 

过程

第一次北伐

子午谷之计

228年春天,蜀军准备好北伐。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计,魏延建议由其率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进军至长安。镇守长安的魏国安西将军夏侯楙怯而无谋,“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唾手可得。 魏国聚集军队“尚二十许日”,诸葛亮大军可趁机“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便可一举平定长安以西。

但诸葛亮认为此计不安定的因素太多,未必能如此顺利,一旦失利将陷于进退维谷之地,最终诸葛亮选择了“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确立了先攻占陇右作为进攻跳板的战略。

于是诸葛亮派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率一支军马作为疑兵,由箕谷摆出要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势,以吸引魏军。曹睿乃命曹真都督关右诸军,前往抵御赵云。诸葛亮则亲率主力趁势向祁山发起进攻。

首战告捷

由于魏国事先毫无防备,突闻诸葛亮提兵三十万(实际蜀汉才8万兵马)杀来,导致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无力抵抗,天水、南安太守甚至弃守城向东逃窜,魏国天水守将姜维、梁绪、尹赏、上官雝等投降诸葛亮,雍州刺史郭淮则退往上邽固守待援。顷刻间陇右五郡(陇西、南安、天水、广魏和安定)有三郡投降了诸葛亮,仅有广魏郡和陇西郡拒不投降。陇西郡太守游楚坚决抵抗。曹魏整个朝廷“朝野恐惧”。

失守街亭

正当诸葛亮率领蜀军一路凯歌高唱,将要兵过渭水,军临长安之际。远在洛阳的魏明帝曹睿急率大军救援,亲自到长安坐镇,派大将军曹真督军至郿县防御赵云,张郃率军五万前往抵抗诸葛亮,曹魏凉州刺史徐邈也遣参军与金城太守率军进攻南安郡。

诸葛亮知道张郃乃是魏之名将,此番率军前来必定来取蜀军咽喉

之地街亭。诸葛亮正欲派将镇守街亭时,忽闻参军马谡请命,要领一军往蜀军咽喉要道街亭把守。诸葛亮起初不准,但无奈马谡数次请命和立下军令状。

马谡是诸葛亮的心腹,诸葛亮恐马谡有失、街亭失守。再三叮嘱将街亭对蜀军的重要性和镇守街亭的部署告诉马谡,并要求马谡到街亭后立刻描绘街亭的山川地理图本以及安营扎寨的位置。诸葛亮又派大将王平作为马谡的副将,协助马谡镇守街亭。为了以防万一诸葛亮命令高翔率领一支军队屯驻在临渭以北、街亭以左的列柳城接应马谡。又命魏延率领一军在街亭之右的山谷之中接应马谡。

不出诸葛亮所料,张郃果然率领大军来取街亭。可是马谡根本不遵循出兵前诸葛亮安排的部署,也不顾副将王平的劝说。执意将大军屯兵于一座孤山上,不在当道险要之处下寨。以至于被张郃率将包围在山上。

张郃派人,切断蜀军水源。蜀军因为缺水而陷入内乱,马谡弃军逃亡。张郃乘势进攻,蜀军大败,街亭失守。

只有王平领着千人,鸣鼓自守。而张郃又疑蜀军有伏兵,不作追击。于是王平集合分散的军队,向诸葛亮大军处撤退。身处列柳城的高翔军队又被郭淮攻破。魏延被张郃堵在山谷之中,前进不得。高翔与魏延为避免陷入被包围的境地,于是都各自退军。同时,赵云在箕谷也出兵不利。街亭失守,蜀军丧失了全部有利形势。诸葛亮取西县千余家,后引兵退回汉中。

与攻占长安问鼎中原只有一步之遥的第一次北伐就此宣告失败。魏国也将防御重点由原来的东吴转移至蜀汉。以至于后来诸葛亮的四次率军北伐,形势更加困难险峻。

斩马谡

回到汉中,诸葛亮把临阵逃脱、弃士兵于不顾的马谡收狱。不得已以“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於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诸葛亮虽感可惜,但为严肃法度,便斩

杀了马谡、张休及李盛,还夺取了黄袭等人之兵权;陈寿(三国志的作者)之父是马谡的参军,因不劝导马谡被处以髡刑;丞相参军、安汉将军李邈为马谡求情,被调回成都。

王平却因有作进谏而被提拔。诸葛亮自己仍上书自贬三等,并作了自我批评,刘禅接纳,但仍命诸葛亮以右将军行丞相事。

赵云亦贬为镇军将军,但被诸葛亮大嘉赞赏他守卫之功。后来,有人曾劝诸葛亮再北伐,但诸葛亮认为要更训练士卒,令他们忘了失败之事,才可再行。

曹真和张郃在蜀军撤出后,快速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平定,曹真又认为蜀军今番进攻祁山失败,斜谷道又被赵云烧毁和大水冲蚀,下次该会以陈仓作目标,便派将军郝昭、王生等与千余人屯兵陈仓 。

第二次北伐

228年冬天,曹魏将领曹休在石亭被东吴将领陆逊打败,诸葛亮听说魏军大举东进,关中兵力空虚。

于是诸葛亮写信给其兄诸葛瑾言到:“有绥阳小谷,虽山崖绝险,水纵横,难用行军,昔逻候往来要道通入。今使前军斫治此道,以向陈仓,足以攀连贼势,使不得分兵东行者也。”

于是诸葛亮出兵散关,包围陈仓。不过郝昭已筑陈仓城防备。

诸葛亮曾派郝昭同乡靳详于城外数次游说郝昭投降,但郝昭坚决拒绝了。诸葛亮便挥军进攻陈仓城。蜀军没有以大军进攻,而是先用云梯、冲车攻城,郝昭便用火箭射云梯,当云梯燃烧时,梯上的人便被烧伤,又以绳绑着石磨,掉下城墙,压毁冲车。诸葛亮便转用井阑在百尺外向城中射箭,掩护士兵用土填平护城河,想直接攀城,郝昭于是建起内墙,令井阑失效。诸葛亮又挖地道,想突袭城中,郝昭又在城内挖下横壕沟,挡下地道。

由于曹魏已经事先在陈仓做好了充足准备,加上陈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相方激战二十余日未有胜负。曹真派费耀等率军来救,魏明帝也召张郃前往迎击诸葛亮。此时蜀军粮草不继,又闻讯魏援军快到,只好再退回汉中。在退师途中,成功杀死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

第三次北伐

229年春天,诸葛亮遣陈式(一说陈戒)进攻武都、阴平。曹魏大将郭淮领兵来救,诸葛亮率军驻扎建威,牵制郭淮。魏军知道蜀军主力到临,便紧急撤退,蜀军顺利占领二郡。

诸葛亮安抚了当地的氐人、羌人,然后留兵据守,自己率军回汉中。因成功夺取二郡,刘禅再次恢复诸葛亮为丞相。至冬天,诸葛亮徙府营至南山下的平原,建筑汉、乐二城,加强汉中防守。

230年七月,曹魏想转守为攻,大司马曹真上表伐蜀议案,但司空陈群认为斜谷太险阻,难以进退,于是曹真率主力军改为由子午道进发;大将军司马懿率军从汉水而上,欲与曹真军会师汉中;张郃从褒斜道进兵,直指汉中。诸葛亮知道魏军来攻后,立即加强城固、赤阪等要地的防守,要求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人,表李严子李丰为江州都督,防卫后方。

曹军的前锋夏侯霸先大军一步,进至兴势,在曲折的谷中下营。被蜀地百姓看到,指示蜀军攻击,夏侯霸在鹿角间战斗,最后援军到达,夏侯霸才得以解围。因蜀地艰险,期间遇上下了三十天的大雨,栈道断绝,曹真用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程。在朝中,华歆、杨阜、王肃都上疏劝魏明帝下诏撤军,至九月,三路大军受诏撤退。同年,诸葛亮派魏延、吴壹入南安,魏延攻破郭淮,吴壹攻破费瑶(通假字,同费曜),最终取得了防守反击的胜利 。

第四次北伐

再战祁山

231年春天,诸葛亮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又招揽鲜卑人轲比能,轲比能起兵到石城响应蜀军。因曹魏大将曹真病重,曹睿改派司马懿为统帅屯于长安,领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人抵抗。

司马懿先派费曜、戴陵与四千精兵前往上邽防守,自己则率其他兵力解救祁山。张郃则认为该分兵驻守雍、郿,但司马懿认为若分军不及合军有利,便向西推进。

诸葛亮知道后,留下王平继续领军攻打祁山,自己率主力迎战司马懿。其后诸葛亮在上邽打败了魏将郭淮、费曜,并收割了魏军的麦粮,与司马懿军在上邽之东遇上,司马懿深知蜀军劳师远袭,粮食补给困难,因而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便回军卤城。

司马懿进军卤城,但却登山掘营,与蜀军对峙,不与交战。张郃认为蜀军从远来攻,“孤军食少”,必然想要速战速决。所以应该以大军屯于此处,然后分为奇兵,包抄蜀军,截断其后路。但司马懿不采纳。司马懿派张郃攻南围的王平,由案中道进逼蜀军。自己则率众迎击诸葛亮。

诸葛亮派大将魏延、高翔、吴班分三路领兵作战,大败魏军。光斩获魏军低级军官的首级就有三千多人,获得战利品玄铠五千、角弩三千多。

司马懿一生唯一一次与诸葛亮的正面交锋以惨败告终,从此司马懿再不敢轻易出战。魏军将领数次请战,司马懿都不准,诸将十分不满,便讥笑他:“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伏击木门道

六月,诸葛亮眼见粮草接应不上,而又收到后主刘禅下令北伐军撤退的圣旨,诸葛亮只有引军退回。司马懿命令张郃追击蜀军,张郃认为“围师必阙,归师勿遏”。眼见张郃不赞同追击未被打败而主动撤退的蜀军。司马懿却强行坚持要张郃领兵追击,张郃无奈前往追击。最后于木门道,被埋伏于高处的蜀军射中右膝,伤重病逝。

贬黜李严

第四次北伐之前,诸葛亮派李严督粮草时,怕出问题,于是给他三种选择,叫他便宜行事:“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

后来,李严怕粮运不济,就派马忠、成藩传喻旨要诸葛亮撤军。诸葛亮回来后,反而问他:“军粮饶足,何以便归?”另一方面李严又向刘禅上表:“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 ,欺骗刘禅说这是策略,又想推卸责任给岑述。

诸葛亮经过调查,将李严的手书先后比对,发现前后不符,李严亦无话可说,被贬为庶人。

第五次北伐

挥师渭水

234年春天,诸葛亮经过三年劝农讲武的准备,在斜谷口再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四月,蜀军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扎营寨。司马懿则率领魏军背水筑营,想再次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粮食,令蜀军自行撤退。

魏将郭淮认为蜀军必会争夺北原,司马懿认同,便派郭淮先前往防备。果然,蜀军到来,但被郭淮击退。诸葛亮考虑到前几次北伐都因为运粮不继,导致功败垂成,于是开始在渭、滨的居民之间屯田生产粮食,百姓亦相安无事,一切如常。

而孙权也响应蜀汉,亲率十万大军北上攻魏,但被魏明帝曹睿亲自率军打败。

一次,诸葛亮派虎步监孟琰驻武功水北,适逢水涨,阻断了诸葛亮和孟琰的联系。司马懿趁机出兵进攻孟琰。结果诸葛亮一方面派工兵架桥,一方面派弩兵向司马懿的部队射箭。司马懿看到桥快架好,只好撤退了。

魏、蜀两军相峙了百多日,其间诸葛亮多次派人挑战,司马懿军始终坚守不出。其后诸葛亮故意让人带一套女人的衣服、头巾送给司马懿,表示司马懿就像女人一样。

魏军将领见此情形都火冒三丈,纷纷要求出战,为了搪塞将领们的要求,司马懿假意上表给魏明帝请战。曹睿便派卫尉辛毗为军师,到前线节制司马懿。

诸葛亮明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只是做样而已。而司马懿却从诸葛亮派出的下战使者口中探得诸葛亮事事亲力亲为,食少事繁多,认为诸葛亮活不了多久。

五丈原

八月,诸葛亮果然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司马懿趁诸葛亮病重不能统军,于是亲自率军袭击蜀军后方,斩五百余人,获牲口千余头,降者六百余人。诸葛亮病重的消息传到成都,刘禅派李福去探望诸葛亮,并询问此后国家大计。诸葛亮也对各将领交代后事,要杨仪和费祎统领各军撤退。由魏延、姜维负责断后。

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与世长辞。而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临终的部署,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

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已死,率军追击,姜维推出雕刻成诸葛亮模样的木雕并率领大军回返,司马懿看到诸葛亮(木雕),认为诸葛亮装死引诱魏军出击,赶紧飞马撤退,奔行数里,司马懿数次问左右将领:“吾头尚在否”?众将俱回:“尚在”。司马懿不敢再追赶。于是蜀军从容退去,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而此事后来也被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 司马懿听闻蜀军在斜谷发丧后自嘲道:“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其后,司马懿视察蜀军遗留的营寨,叹曰:亮真天下奇才也。 

争议

诸葛亮军事能力

蜀汉在诸葛亮的率领下,屡屡以弱攻强,屡屡以步卒攻铁骑。

在国力、兵力、运力都远远不及魏国的情况下,在粮草难以为继的困境中,却能与“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的司马懿、曹真、张郃等当世之名将在相斗之中屡占上风。

不仅如此,诸葛亮“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却能够在敌国境内:来去自如、想攻就攻、想退就退。以蜀军徒步之士卒攻曹魏飞驰之铁骑。

而魏国统帅却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条件下,表现得“无御敌之意”,只能够“务自保全”,以挡住弱敌“疯狂”地进犯。

不得不让人感慨,魏国太“谦虚”了吧?更有人提出,假如诸葛亮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那么则会使魏国雍凉士卒不得解甲,中原铁骑不可释鞍,庙堂群臣不敢忘“守土抗战”之责,三军将士不敢废“枕戈待旦”之令;则每日如临大敌,惶惶不可安生,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如此,则谁是强者,谁为弱者,还能分得清吗?蜀相诸葛亮一州之土,率巴蜀之民,对抗中原百万之众。这与昔日子产治理郑国,诸侯不敢加兵,很像。

以魏军军备之强悍,本土作战之熟悉,再无后方之忧虑,又有粮草之充足。所有优势皆比诸葛亮更胜一筹,若真能击败诸葛亮率领的蜀军,又何必消极防御呢?大可铁骑四出,猛士陷阵,一举荡平敌寇,解魏国之忧。从来都是强国入侵,弱国防御,但曹魏除一次主动进攻外,六年之中,曹真和司马懿却不厌其烦、小心翼翼地在誓死抗击蜀汉诸葛亮的入侵。

如果认为这是司马懿等人不战而胜之良策,那么太小看战争了,兵法中“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云云之言,犹在耳啊!而且自古以来,守城的将领是不被人看得起的,就算战争胜利,最后论功行赏时,守城的将领基本上名字是排在最后,赏赐是排在最小,功绩几乎没有。何况魏军之兵力乃是蜀军5倍之多。

在对诸葛亮的战争中,“战术大师”司马懿失去了往昔“克日擒孟达”的果断沉着,也没有后来平定辽东的“指挥如意”,以及“赚曹爽夺兵权”时的诡诈权谋;在诸葛亮面前,他完全发挥失常,似乎难以找到诸葛亮的一丝破绽,也没有想出哪怕一条可以在理论上消灭蜀军的奇谋妙计,司马懿做的一切都变得循规蹈矩、如履薄冰、处处谨慎、波澜不惊。

张郃提出要出奇兵包抄诸葛亮的后路,以善用偷袭著称的司马懿连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后来不知怎么司马懿又鬼使神差地、不顾一切要张郃追击诸葛亮,却不想却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害死了张郃。

因为忍不住诸位将领对他“畏蜀如虎”的讽刺,他终于决定出击了。但事实证明他这一生唯一的一次与诸葛亮的正面交锋在理论乃至于实践上都是错误的,在仓皇丢下三千多具魏军尸首,和八千多件武器装备后,司马懿又退回营中坚守了。

从此之后"坚守不出"取代了“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变成了他司马懿的唯一选择,似乎对战诸葛亮只有坚守才是王道,主动出击就是灭亡。

什么兵法韬略都不管用,抵御诸葛亮的最好办法就是:乌龟缩头,打死都不出来。不管诸葛亮如何地威逼、利诱、嘲讽、邀请,司马懿咬定了绝对不进攻的真理,这时他又是多么地明智啊。因为诸葛亮为了骗他出战几乎绞尽了脑汁。弱小的蜀国居然要想尽办法去与强国交战,而强大的魏国却在不顾一切地拒绝战斗,这种战争简直是亘古乃至日后都不会有。

如果将这一段弱国屡屡入侵强国的不可思议的历史放在现代,那么有人可能就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了。

战争中从来都只是弱的一方坚守,“先为不可胜”,然后找准机会,“以待敌之可胜”,但司马懿奇迹地打破了这条规律,诸葛亮奇迹地推翻了这种逻辑。最后,司马懿坚守住了,无情的时间和命运战胜了诸葛亮,当然也许有人说:是司马懿巧妙地利用“无情的时间和命运战胜了诸葛亮”,但不管怎么说,都可以看到,诡诈的司马懿只有与“无情的时间和命运”结盟的条件下,才能战胜诸葛亮。不然的话,又能如何。所以只能感叹:方之司马,不亦优乎!

也有人说:司马懿担心击败诸葛亮后,魏国皇帝会将他“兔死狗烹”。那么请让我们翻一下历史,司马懿在诸葛亮逝世后,几年之间依然备受荣宠,甚至在最关键时刻还是让他率军讨伐辽东反叛,有这么个“鸟尽弓藏”的吗?直到魏明帝驾崩后,才被政敌曹爽剥夺实权。由此可见,魏明帝在日,根本无兔死狗烹的可能。假假地想一下,以诸葛亮之才,以诸葛亮之雄心,若是换做在魏国,一道出师表,龙骧虎视、兵戈所指、澄清宇内、一统山河也不是不可能的吧。所以,对于诸葛亮的这张战争,切不可用平凡的眼光去看待,因为有很多东西都是值得回味的,至少是难以用成功或失败去简单概括的。

子午奇谋与陇右战略

一直以来,有不少人质疑诸葛亮的北伐策略,其中讨论最集中的就是为什么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甚至有不少人臆断,如果诸葛亮肯听从此计,则历史将会改变。其实,现代已经很难考据诸葛亮当时的心态了。不过,纵观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从中可以隐约看到,也许诸葛亮不以奇兵出子午谷而是挥转大军向祁山,只是现实导致的一种必然选择。

当时诸葛亮对伐魏在战略方向上有两个选择:一是出祁山,走秦川大道,取陇右(雍州,凉州),二是以奇兵出子午谷偷袭长安,取关中。

蜀国大将魏延主张袭击长安取关中(子午谷之计),诸葛亮则主张出祁山取陇右。为什么诸葛亮不选择关中而选择陇西呢?魏延以及后世部分人的看法是,诸葛亮过于保守,不敢兵行险招。

其实真正情况绝非世人所想的那样!

第一:国力

蜀汉地处西南,人口稀少并非密集的中原地区。刘禅投降曹魏时,蜀国一共才二十万余户民众,也就是大约120万人口。其中蜀国的军队有多少呢?大约18万。120万人口(其中包括官、吏、兵、工、商、贩、老、幼、病、残、妇女等),要养18万的军队,这对于蜀国百姓来说负担已经相当的重了。其中大约3万分别保卫梓潼、成都、江州等重要城池,7万军队要驻扎边境防范曹魏与东吴,北伐大军只有8万左右。可想而知对于蜀国来说,一条人命是多么的重要。诸葛亮的谨慎不是为了得到多少战争的胜利,而是为了减少多少兵士死亡的成功。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主席曾经论“游击战”中说道“得地失人,人地皆失。得人失地,人地皆得”。只要人还在,一切皆有希望。

1.蜀汉国力弱小。兵民国力只有曹魏的十分之一,不可能具备一口吃掉关中的条件,即使初战攻克长安,作为曹魏首都洛阳重要的西部屏障,曹魏必以倾国之兵争夺。到时曹魏大军兵临长安,蜀汉还是会撤军。长安之战乃是得不偿失的无用之战。

2.而关中平原之地,无险可守,必然形成拉锯战,双方兵力悬殊异常,蜀军兵少,必定不是曹魏的对手。

3.蜀军粮运险远,难以抗衡。假如固守长安,而魏军切断斜谷道等地,那么蜀汉军队的后勤补给都会出现问题,粮草一旦短缺,蜀汉大军必定不战自溃。

第二:地势

1.陇右是形胜完固之地,南依秦岭与蜀汉接壤,西靠河西走廊,北临黄河,东据陇山。尤其是陇山,南接渭水,北近黄河,绵亘数百里,将陇右与关中隔断,是抵抗曹魏反扑的天然屏障。因为陇右有此地利,趁虚攻克后即可派兵防守陇山各隘口,阻挡曹魏进攻,如此陇山以西可断而有之。

关于陇山之险要,在东汉开国平定隗嚣割据的战争中得到充分验证。公元30年东汉大军数万上陇,隗嚣部将王元塞断陇道,坚守陇坻,汉军佯攻不利撤回关中,之后隗嚣以陇右弹丸之地居然抵抗了东汉大军四年。因此陇右是北伐的首要战略目标,在诸葛亮五次北伐用兵当中一直围绕这一目标进行。

2.陇右盛产骏马。占领陇右一则可以获取骏马,组织训练骑兵,使蜀军战场灵活机动性大大提高,再无兵种克制之危。而且曹魏骑兵的骏马大多数都是从陇右获取(少数是从幽州、并州获取),一旦蜀军占领陇右,那么曹魏的骑兵数量实力则会大大的削弱!

3.陇右地势平坦,适合大面积屯田采粮!蜀军占领陇右后,就可以不需要再从蜀地跋山涉水的运送粮食!可以大大的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第三:变数

出奇兵偷袭长安,变数实在太多。

1:不能派出很多兵马,因为人多会被魏国发现。但是派出的人又不能少,因为长安乃是一座雄伟大城。

2.长安乃是曹魏西部屏障的中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况且长安距离洛阳实在太近。洛阳又是曹魏的首都,城内护卫兵马肯定众多。如果诸葛亮派出的军队一时之间攻不下长安,那么一旦曹魏派出两路援军,一路直扑长安解围,一路直取子午谷断绝蜀军退路。那么兵出子午谷计划等于就是送死!

3.魏延所说:夏侯懋会弃城逃跑。这话可靠度不高!太守跑了,起码还有都尉在吧,都尉跑了,起码还有监御史在吧,总不可能长安最高三大长官都是窝囊废吧!何况中国每代皇朝对地方长官都规定有守土之责。长安城乃是一座大城,是曹魏王朝仅次于首都洛阳的一座大城!长安城内怎么会没有贤良之才,先不谈贤良之才的能力有多高,但起码能将长安守上一个半月的人才总是有的吧!以长安的地位之高、重要之大、人口之多、防御之强,夏侯懋即便是愚蠢如猪,也绝对不会弃城而逃,因为很简单,守都没有守就逃,下场必死无疑。而且夏侯懋也肯定清楚(如果他这点都不清楚,曹魏也不会派他做长安太守),长安距离洛阳很近。只要坚守不战,等待援军必然会胜利。

诸葛亮选择先取陇右的确是一个正确的方法,因为第一次北伐,基本上已经占领了陇右的绝大部分城池,如果马谡守住了街亭。那么陇右其余城池,根本抵挡不住蜀军。只要再攻下郿县,就可以直接攻占长安!那么诸葛亮的北伐之战可以说是完全胜利了!

至于后来几次北伐,为什么不再出兵子午谷偷袭长安。

原因那就更简单了,因为自从第一次北伐后,曹魏已经感觉到孙吴看起来强大其实是"只没爪牙的老虎",只要派大将守住寿春,就可以把孙吴牢牢的压制在长江以南,曹魏的长江之北的土地根本不必忧虑(事实证明,这策略完全正确!孙吴政权从建立到灭亡,从来没有占领过长江以北的土地)。

相反曹魏原本认为是"可爱小猫"的蜀国(夷陵之战后,蜀国兵寡将少,国力大损)却给曹魏打了重重的一拳,如果不是马谡无能,差点就让诸葛亮占领了长安!

这一拳把曹魏的满朝文武给打醒了,从此曹魏的重点防御对象从原来的孙吴变成了蜀汉!魏蜀两国之间的险要关隘,曹魏皆加强防御,并派出大将把守(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的时候,就被陈仓守将郝昭给抵挡住了),当然,那条可以直接攻打长安的子午谷,也被重点把守了。

北伐是否拖垮了蜀国

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是自取灭亡之道。其实真正了解历史,懂得历史角度的人绝对不会这么看。我们可以从以下五次北伐的角度来还原历史!

诸葛亮数次北伐的规模

诸葛亮先后5次北伐,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才真正意义称得上是"全面大型战争"。其他三次只能说是"区域局部小型战争"。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二次北伐

诸葛亮率军北伐攻打陈仓,被曹魏名将郝昭给挡住了,最后因为粮草不济而退军。从表面看诸葛亮这次是无功而返,劳民伤财。可是我们分析一下,当时蜀军有多少人和伤亡多少人,历史没有记载!可是郝昭有多少人,历史是有记载的!根据《三国志·魏书》记载:郝昭当时只有1千多人,而且这次战争持续了多少时间呢?仅仅只有20多天!一个月都没到!以诸葛亮之能,若是率领数万大军强攻陈仓,不说计策较量,就是用人命去拼,诸葛亮也能把给陈仓攻破吧!而且,战斗才只持续了短短20天,如果诸葛亮率领的蜀军真的在陈仓伤亡惨重的话,那么魏书岂能没有记载?

第三次北伐

诸葛亮派了陈式率领一军,攻占阴平与武都二郡。当曹魏大将郭淮率领曹魏主力来救援时,诸葛亮则率军驻扎建威,郭淮大军不战自退。第三次北伐就此结束,想必读者也看出来了。这次第三次北伐,实在是"名不副实"。诸葛亮仅仅只是派出了一员普通将领(连魏延,姜维等大将都没有派出),而且又没有和曹魏大军正面交锋鏖战(陈式攻占阴平与武都二郡,其实二郡并没有多少人马守城。因为当时二郡的人马在曹操兵败汉中的时候,就已经被曹睿全部迁往关中),所以第三次北伐根本就是一个小型战斗。

第四次北伐

堪称"中型局部战争",此次战争,上文已经有了详细描述,在此不作详写!不过可以看到,这第四次北伐,蜀军可谓是战果颇丰。第一:收服鲜卑人轲比能,获得了大量的物资;第二:抢先收了曹魏的陇右军粮;第三:伏杀了魏国名将张颌;第四:打败司马懿,获得了战甲五千,角弩三千。这次蜀军北伐可谓是真正的"以战养战"如果不是因为李严谎报军情,蜀军退军,第四次北伐未必不会成功。

除了三次小型北伐外,能动摇蜀国国力的只有:第一次与第五次北伐。但是第一次北伐,蜀军除了在街亭略损兵马外,其他情况并没有损伤,而且还将天水,南安,安定三座大郡的军民全部迁往了汉中,大大扩充了蜀国国力!至于第五次北伐,蜀军的最大损失就是诸葛亮的陨落!其他的情况也没有受到任何可以动摇国本的伤害!

所以说这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并没有使蜀国的国力受到伤害!

陈寿对诸葛亮北伐的分析

陈寿在泰始十年向晋武帝司马炎上表时写道:“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即陈寿认为北伐失败的原因有三:1.是诸葛亮的才能擅长于治军治国,奇谋不是他的长处。管理人民的能力比他用兵的谋略要强。2.是与之对阵之人,有的是当世的人杰,如曹真、司马懿。诸葛亮难以轻易战胜他们。3.是敌众我寡,魏国国力远胜于蜀汉,再加上以弱的一方主动进攻强者,在诸多不利条件下的确难以取胜。

陈寿之言语有失偏颇。

第一:因为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却没有劝导马谡按照诸葛亮的军事部署。在街亭失守后,被诸葛亮处以髡刑(是古时候一种极其耻辱刑法:就是将犯人的头发全部或部分剃掉。)。作为儿子陈寿当然会下意识认为是诸葛亮无识人之能,如果诸葛亮不派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镇守街亭,那么他的父亲也不会受到此等奇耻大辱。

第二:陈寿作为三国志的编著人,在写三国志的时候已经是在西晋的晋武帝司马炎时期。司马炎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懿纵横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可谓是战果辉煌。但是只有在和诸葛亮对战这四年时间中,这司马懿完全是窝囊至极。无论在军事和谋略上,司马懿都输给诸葛亮,完全被诸葛亮死死地压制着。如果陈寿将诸葛亮捧得很高,不正说明司马懿无能吗?这一点肯定是晋武帝司马炎所不能允许的!(出自百家讲坛~方北辰教授所说<三国名将~诸葛亮>)

裴松之对诸葛亮北伐的分析

裴松之注引《三国志·蜀书》卷三十五引自袁子的说法: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

后世纪念

《临江仙·陇上风瑟瑟 》

陇上风瑟瑟,黄土纷飞,沙石滚落,峰峦间,枯木衰草无多。甚阔,立身绝顶,举目处,不见烟火,幽谷中,鸣铃声悠悠,贾人穿漠。

势挫,初出祁山,任谡为敌破,五丈原,呼呼兮萧风过,国弱,一隅之地,抗曹魏,徒自取祸,东西川,山和谁是主,枉为尸裹。 

    人物解密野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