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宋仁宗开始亲自执政。他首先要摆脱皇太后执政的影子,就和吕夷简【吕夷简(978年—1040年),字坦夫,汉族,寿州(今安徽凤台)人。祖籍莱州(今属山东),宋代著名政治家,仁宗时期的宰相。】商定把从前刘太后任用的大臣给罢免了。这时郭皇后说:“罢了这么多人,怎么单留一个吕夷简,其实他也很会依附太后,不过仗着人乖巧、会应变,让自己躲了个干净!”仁宗略一思忖,又觉得此话不假,第二天又罢了吕夷简的相位。
不料,仁宗与郭皇后的谈话却让闫文应(闫文应,仁宗时期的宦官)听到了。闫文应平素与吕夷简的关系可非同寻常,依他的逻辑推理,既然这会儿罢了吕夷简,那么下一个遭殃的就是他闫文应了。他一下子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贼眉鼠眼地注视着动静。这么提心吊胆地过了几天,闫文应的眼珠又转了转,想这一切都是因为郭皇后多嘴,倘若设计把皇后废了,自己不就平安无事、前程似锦了吗?这时仁宗又鬼使神差地复了吕夷简的相位。闫文应赶快把郭皇后的话告诉了吕夷简,吕夷简听后恨得咬牙切齿,二人于是想办法要废掉皇后以求自保。
偏是老天爷不长眼,但凡有小人动了心计,它都会赐一机遇。可巧,宋仁宗又选了尚、杨两个美人入宫,仁宗立刻“眼前只见新人笑”了,天天泡在美人身边,朝政呀、文武百官呀、甚至郭皇后都统统被扔到脑后。郭皇后得知后又气又恼,就让宫娥、太监领路来到尚、杨两个美人的住处。这时远远听见宫门内鼓乐悠扬,笑声不断,郭皇后走进门,见仁宗正坐在几案之后,两只手各抱着一个美人。她强压怒火,说:“臣妾听说陛下在此,所以前来拜见,并无他事,只是想斗胆进言,望陛下自有分寸,不要冷落正事。”
仁宗面有愧色,尚未说话,那位尚美人却与杨美人嘀咕一句:“不知是真劝陛下自有分寸,不要冷落正事,还是说不要冷落她自个儿啊。”二人说罢,吃吃地低笑。郭皇后听了这话再也忍不住,扬手给尚美人一巴掌,这下可乐了阎文应,他忙让仁宗看美人颈上的指痕,仁宗心疼得心都要碎了。阎文应又乘机挑拨,仁宗听了阎文应的话,不加思忖,立刻传旨以郭皇后无子嗣为名废之,降为静妃。
郭皇后一废,宋仁宗就心无旁念地昼夜与尚、杨两美人厮混。上朝神情恍惚,致使政事荒废。杨太后闻之大怒,逼着尚美人出家做了道士,把杨美人安置到一个秘密的宅第。
不到一年,宫中走了三个人,仁宗顿感一片寂寥,他越想越后悔,立刻想复立郭氏为皇后。阎文应听说此意,吓得差点从台阶上掉下去,他当然明白如果不是自己从中“美言”,郭皇后根本不会被废。如果复了郭氏为后,自己的伎俩就会真相大白,那时以郭后的性格岂能饶了自己,仁宗皇帝又怎能饶了自己呢?他想到如果郭后在这个世上多待一日,自己的处境就危险一日,看来废了她皇后的位子还不是最好的方法,不如……他狡猾的眼里射出一道阴险的光!
恰好郭氏染了风寒,感冒了。仁宗一听,十分着急,让阎文应传太医诊视。阎文应的机会终于来到了,他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亲自去太医馆找一个平素熟识的太医,这个家伙医道不怎么样,但因为贿赂过阎文应混进了太医院。阎文应把太医带进自己的住处,重申了自己当年对他的恩情,这个家伙赶快表示有朝一日会涌泉相报。阎文应便把欲害郭皇后的事说了出来,这家伙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下,连说“不敢”。
阎文应把脸一沉,说:“不敢?让你离开太医馆谋生路你就敢了吗?老奴侍候皇上这么多年,见的人多了,像你这般不识抬举的实是少见!今天你如果不同意,那么就别怪姓阎的翻脸不认人啦。你要是同意,今后老奴还会保你一程。这里有一些银子,待会我就派人送到府上孝敬孝敬老夫人太医被他一软一硬恐吓得不知所云,就跟他去了瑶华宫。又过了几天,阎文应向仁亲禀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