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365直播,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抗战中让人热血沸腾的“敢死队”

来源:讲历史2017-05-19 16:00:01责编:桂婷人气:
字号:小号|大号
【内容导读】“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65直播上,历朝历代都不缺少轻生重义的壮士,为了一句承诺,为了朋友情谊,舍生取义,从容赴死。这些壮士固然让人敬佩,然而,更…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抗战中让人热血沸腾的“敢死队”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65直播上,历朝历代都不缺少轻生重义的壮士,为了一句承诺,为了朋友情谊,舍生取义,从容赴死。

这些壮士固然让人敬佩,然而,更加让人敬佩的,还要数为了民族大义而舍身赴死的敢死队员。

在70年前的那场轰轰烈烈的抗战中,在敌我实力相差悬殊的困境中,无数热血男儿选择了担当敢死队员,用脆弱的肉体去硬抗冰冷的大炮。

谁都知道,进了敢死队,就意味着不再生还。但为了国家、民族不至于灭亡,他们仍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路,怎能不让人热泪盈眶?

我们今天的和平,正是他们用鲜血换回来的,今天的纪念抗战,绝不是纪念战争,而是纪念这些以身殉国的先烈。

下面,就来看看当年那些敢死队员们的悲壮瞬间吧!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抗战中让人热血沸腾的“敢死队”

南京保卫战中,守卫南京水西门的是第51师153旅306团,团长名叫邱维达。因日军火力太猛,306团眼看抵敌不住,这时,某排排长率领该排仅剩的几十个人,找到团长邱维达,说:“团长,我们要求组织敢死队,出去拔掉日军的火力点!”

邱维达望着这个排衣衫褴褛但神情坚定的士兵们,问:“你们知道敢死队意味着什么吗?”

士兵们齐声回答:“死!”

邱维达热泪盈眶,大声喊道:“是以死报国!”

全排将士子弹上膛,刺刀上枪,列队出发,再也没有回来……

台儿庄战役中,镇守东北角的是第31师。因装备落后,第31师死伤惨重,而日军仍然在猛烈进攻。1938年3月31日,31师已快弹尽粮绝,师长池峰城召集部下商量对策,158团3营7连连长王范堂站了起来,说:“7连尚有57人,可组成敢死队,不成功,则成仁!”池峰城沉思良久,点了点头。

当夜,57名敢死队队员手握大刀,腰挂手榴弹,列队集合。池峰城让军需官搬来银元,宣布每人赏30块大洋。

队员们接过银元,又纷纷扔在地上,说:“我们连命都不要了,要钱干什么!”一个小时后,日军溃退。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抗战中让人热血沸腾的“敢死队”

1939年9月,第一次长沙会战,王耀武率74军奉命于江西高安阻击日军。王耀武以51师为主攻部队,与日军展开激战,终因实力悬殊,高安城失陷。

老上司俞济时打来电话,说鉴于51师伤亡太大,想让兄弟部队接替51师攻城。王耀武嘶哑着声音说:“51师就算只剩1个人,也是主力,谁也不能替!”说完,组织600人敢死队,每人一碗酒,50个大洋。

敢死队员们捧起碗,一饮而尽,50个大洋却没有人动。

第二天凌晨,高安城收复,600名敢死队员仅回来28人。

中条山战役中,日军企图占领黄河要塞。卫立煌深知黄河的战略地位,便从17军挑选出800名壮士,组成“保卫黄河敢死队”,命令“誓死保卫黄河,绝不让日军踏入黄河一步”。

800壮士领命后,纷纷留下遗书,当天即奔赴黄河岸边,任凭日军大炮狂轰滥炸,没有人后退一步。短短几个小时后,800壮士已仅剩26人。

此时,26人的子弹、手榴弹已全部打光,而日军正如潮水般涌过来。26名浑身浴血的壮士为了不当俘虏,齐刷刷地跪在地上,一跪天地,二跪爹娘,然后转过身,跳进了滚滚黄河,全部殉国……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