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退休制度是指国家公务员到了一定的年龄可以不再工作,而且有福利领取,比如退休金。那古代有没有退休制度呢?有的,那就是所谓的告老还乡。
“告老还乡”是指古代官吏以年老多病为理由向皇帝请求辞去官职,回到家乡,安享天年。这种制度是春秋时期开始的,在汉朝时有了惯例,在在唐宋时期得到了发展完善。
古代官吏提前退休比较简单,只要官吏提出申请,皇帝一般都会准许。因此古代官员的“告老还乡”并不一定是他们年迈,想要安享晚年,落叶归根。“告老还乡”有以下三种原因:
一是真正告老还乡。体弱多病,难当重任,申请“告老还乡”。开国元勋李靖,因自感伤病碍身,遂在六十四岁时“告病还乡”,被恩准。但也有皇上不恩准的情况。如《论语章句》一书的整理者汉代著名经学家张禹,曾多次上书请求告病还乡,但无法得到皇上的恩准,相反“帝遣人问疾送药,强留”。
“告老还乡”“告老还乡”始于何时?" alt="古代的退休称“告老还乡”“告老还乡”始于何时?" alt="古代的退休称“告老还乡”“告老还乡”始于何时?" width="400" height="255"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400px
height: 255px"/>二是回避权力斗争。据说春秋战国时越国的大夫范蠡,帮助勾践复国后,范蠡达到了为人臣者的最高境界。但是他深谙“狡兔死,走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于是告老辞官,携西施遁入“五湖”,可谓极具聪明之举。三是无心于官场,“告老还乡”。此时官员已无心于官场,向往能够回到家乡,于是“告老还乡”,如人们熟知的晋朝彭泽县令陶渊明就是向往田园生活,主动请辞“告老还乡”。此种情形下的任何小事都有可能引起“告老还乡”提前退休的想法,
这就是古代的退休制度——“告老还乡”。由此可知,古代官员退休还是按自己的意愿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