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的皇帝,在权力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之后,无不梦想着寻找长寿甚至是长生不老的秘方,以期永掌天下大权,享尽荣华富贵。可这些皇帝们非但没有“长生不老”,反而以短命者居多。据统计,他们的平均年龄还不过30多岁,所谓的秘方究竟是“长寿秘方”还是“短命秘诀”呢?尽管如此,帝王们还是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各种努力,希望借助方士们的力量,炼丹制药,以此求得延年益寿或异化升天。由此,演化出了一幕幕求仙的闹剧。
最早的传说和记录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相传他在位一百多年,深受百姓的爱戴。后来,由于年事渐高,精力日衰,黄帝就将帝位禅让给少昊。黄帝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他不愿意坐着等死,便决心去追求一种长生不老的境界,于是拜仙翁容成子、浮丘公为师,跟随他俩学道炼丹,求长生不老之术。浮丘公对他说:“修道炼丹,一定要选择灵山秀水,丹药才能炼成。”于是黄帝就跟随浮丘公、容成子外出寻找炼丹胜地。他们跋山涉水,遍历五岳三山,最后来到江南黟山。只见这里的山峰高出云头,山谷深邃如海,犹如人间仙境。黄帝认为这里是炼丹修仙最理想的地方。从此以后,他就和浮丘公、容成子同住此山炼丹。
黄帝每天伐木烧炭,采药煮石,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据说丹药必须反复炼九次,才能炼成,叫做“九转还丹”。黄帝同两位贤翁炼了一次又一次,越炼难度越大,但黄帝的决心也越大。经过480年,那闪闪发亮的金丹终于炼成了。黄帝服了一粒,马上觉得身轻如燕,竟能飘飘地飞起来。黄帝的须发也由白变黑,但因衰老而造成的皮肤皱纹却依然如故。就在这时,紫云峰崖隙间,突然流出一道红泉,热气熏蒸,香气扑鼻。于是浮丘公恭请黄帝到这红泉中沐浴。黄帝在红泉中连浸了七天七夜,全身的老皱皮肤都随水漂去,他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看上去满面红光,青春再现。
就在黄帝脱胎换骨、返老还童之际,红泉的上空突然祥云缥缈,笙歌悠扬。顷刻之间,雾散云开,霞光耀眼,异香袭人,忽然有珠函一件、玉壶一把,从空中徐徐降下。黄帝接在手中,打开一看,函中有霞衣、宝冠、珠履,壶中盛满了琼浆玉露。浮丘公在一旁恭敬地说:“这是上天赐给你的宝物,请接纳。”黄帝将天赐宝物携回北海望仙峰石室,接受群臣的祝贺,披霞衣,戴宝冠,穿珠履,饮下甘露琼浆。当他走出石室时,身上霞光万道,照遍了黟山的高峰深谷。这时,空中又降下白龙、彩幡、珠盖,黄帝与浮丘公、容成子一起乘上白龙,彩幡引路,珠盖护顶,从望仙峰顶,飘飘上升而去。山下臣民齐声欢呼,响彻云霄。
黄帝异化升天,当然只是一个传说,这是史书中关于炼丹最早的记载。炼丹的主要器具是“鼎”,它本是古代的烹饪器,也是记载功勋的礼器,传说黄帝造九鼎,鼎就成了传国之宝。鼎被用来煮肉汤和食品,方士们却希望在鼎中也能炼出一些别的东西,传说秦穆公的女婿萧史就在宫中炼丹,他曾经炼成“飞雪丹”给秦穆公的女儿擦在脸上,实际上是炼成的铅粉,用来给公主美容。
由于各种金属矿物都是由土中开采出来的,所以在五行生克学说中就有土生金的说法。于是当时就有一种设想,那就是认为矿物在土中会随时间而变的。例如认为雌黄千年后化为雄黄,雄黄千年后化为黄金。朱砂100年后变成青,再100年后变成铅,再100年成为银,最后再过100年化成金。能不能加速这种变化呢?这时就产生了夺天地造化之功的思想,企图在鼎中能做到“千年之气,一日而足,山泽之宝,七日而成”。于是就在鼎中放入各种药物,封闭后进行加热烧炼,以为可以炼出贵重的金银来,这样,炼丹术在战国末期就萌芽了。到了秦皇汉武时期,由于最高统治者的支持,炼金业迅速发展,这时不仅要由低贱的金属如铜、铁等制造出贵重的金、银来,还要为统治者修炼出吃了能长生不老的仙丹来。方士们认为黄金和玉都是不朽不坏的,所以最好能由金和玉中提出精华来给人吃,于是就有“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的理论,希望能炼出一种丹来,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炼丹主要目的,一是修炼长生不老的丹药,二是想把贱金属转化为金银等贵金属。这两个目的现在看来似乎都难以达到。由于炼丹主要用五金、八石、三黄为原料。炼成的多为砷、汞和铅的制剂,吃下去以后就会中毒甚至死亡。但是在炼丹术发展初期就有人服食丹药,三国时期何晏大将军带头服用,说是可以强身健体,于是在社会上食丹之风盛行。由于丹药中主要成分为砷制剂,服后浑身发热,甚至要泡在冷水中才能解脱,所以社会上就又流行起宽肥的服装,甚至有人索性躲在竹林中,脱光了衣服混日子,还被誉为高士。后来炼丹家们进一步又炼出了升华的砒霜,少量服用就可得到同样的药效,就这样,服用起来就更方便了,结果不是中毒就是发病死亡。炼丹的本意是荒谬的,希望借金石之精气使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但事与愿违,引发了一系列的历史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