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肃(195~256),字子雍,祖籍东海郯城(今山东郯城),出生于会稽(今属浙江)。三国魏儒家学者,著名经学家,其所注经学在魏晋时期被称作'王学'。
王肃父亲王朗,以'通经'著名。汉献帝末年,王朗任会稽太守,被孙策誉为'雅儒';后投奔曹操。曹文帝时,王朗为司空;曹明帝时,转为司徒,太和二年(228)去世。王朗著有《易》、《春秋》、《孝经》、《周官》'传',是一位'通学'的专门家,对王肃的经学研究有着直接的影响,王肃幼承父教,十八岁时,曾跟随宋衷读《太玄》(汉扬雄撰),能提出自己的解释,已显露出善于独立思考的才能。由于家学渊源深厚,王肃能够广博地学到今古文学经典及其传注。史载:'初,肃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说明王肃实际早就精通贾逵、马融的经学,而对郑玄之学则颇有异议。父亲死时,王肃已过'而立'之年,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治学风格。曹明帝时期,在十多年中,王肃历任散骑常侍、领秘书监,兼崇文观祭酒等职。他从事著书立说,为《尚书》、《诗》、《论语》、《三礼》、《左氏传》作注解,并撰定父亲遗著《易传》
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240~248),王肃卷入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大将军曹爽专权,与司马氏集团争权夺利。王肃女儿嫁给司马昭为妻,所以他是站在司马氏集团一边的。司马懿(司马昭之父)诛曹爽,赢得胜利。司马师(昭之兄)迁大将军、录尚书事,专断政事,王肃参预朝政。嘉平六年(254),王肃持节兼太常,奉大将军司马师之命,迎立高贵乡公曹髦。王肃既然官为太常,总领五经博士,借此把自己的一系列经注以及父亲的《易传》,都立为学官。
王肃作为魏国著名的经学家,治学特点正如《三国志》本传上所说的:'采会同异',即:遍注群经,不管今文学还是古文学,兼而采之,会异同于一体。其实,东汉以来,贾逵、马融已开其先河,郑玄更是'通学'之集大成者。就治学会通的特点言,王肃之学和郑玄之学有相似之处,王肃也是一位著名的'通学'家。但就经注的内容言,王肃是郑学的批驳者与挑战者。盛行一时的郑学,也有一些缺陷。吴国会稽人虞翻(164-233),曾'奏郑玄解《尚书》违失事',强调:'玄所注《五经》,违义尤甚者百六十七事,不可不正。行乎学校,传乎将来,臣窃耻之。'(《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裴注引《翻别传》)王朗任会稽太守时,曾以虞翻为僚属,彼此关系密切。在经义研讨方面,虞翻对王朗、王肃父子有所影响。王肃对郑注的批评更加广泛,纠正了郑学某些方面的疏漏。然而却处处与郑学为敌,郑采用古文说,王就采用今文说驳之;郑采用今文说的,
这里要说说周朝时候后宫的编制,也就是天子究竟有多少个法定女人。据《礼记》中介绍,天子的后宫归王后领导,王后以下,是三个夫...详情>>
周总理本是个笑口常开,“宰相肚里能行船”的人物,并且笑起来很有感染力。他开怀大笑时,常常是双手抱臂,把头向后仰去,笑声响...详情>>
三国有很多有意思的人,也有很多颇受争议的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国中最受争议的是谁?三国中,号称万人敌除关羽外,还有...详情>>
杨贵妃体重138斤?唐人“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以肥为美,世人公认。有野史考证:杨贵妃身高1 64米,体重138斤。这个数字是否...详情>>
景丹(?-26年),字孙卿,冯翊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十位。景丹在王莽政权时期担任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