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365直播,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端午,一个民族的精气神

来源:讲历史2017-06-06 15:34:12责编:桂婷人气:
字号:小号|大号
【内容导读】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季节农时有关,而端午节却与一位历史人物有关,他就是屈原。 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季节农时有关,而端午节却与一位历史人物有关,他就是屈原。 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这大概是端午节来源的最早记载。端午习俗本为楚人祭奠英魂而生,久而久之,这一习俗演变成了全民族的盛大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的功能大多为祭祖、祈福、感恩,只有端午节蕴含着中国人的精气神,这精气神恰恰源于屈子。2291年前的屈原,佩着长铗、碧玉、香囊,高昂头颅,行走在楚国的大地上,用沙哑抑郁的浓浓楚音将绝望与不屈化作一曲千古绝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是一声振聋发聩的呐喊,这是响彻腐朽、没落楚地的最强音,它为中国文化的脊椎生成了一根气壮山河的骨节。尾随而来的杜甫、岳飞、文天祥、鲁迅,血脉相通,筋骨相连,最终固化为中国文化庞大躯体的脊梁。多少文人志士在无路可走时,一遍遍引吭高歌:“吾将上下而求索!” 多少文人志士在饥寒交迫、生活困顿不堪而又不愿跪下双膝时,一遍遍仰望苍天大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正是这铮铮铁骨构筑的精神脊梁,才让我们历尽磨难与艰辛之后仍然是堂堂正正、腰板挺直的中国人。 中国的传统节日,男女老幼都能说出来历的不多,但问到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是因为屈原。让我们在赛龙舟的欢乐鼓点中,让我们在把玩香囊时,让我们在围坐桌旁吃粽子、鸡蛋时,不要忘记:人活着不能没有精气神。 一个民族要生存不能没有精气神,中华民族远没有到可以“歌舞升平”的时候,我们在“江上年年夺锦标”(语自文天祥《端午感兴》)时要铭记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远没有解除。屈原,您看到了吗?在无数次的求索中,千百万有骨气的中国人正在把中华民族推向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

历史揭秘:三国中最争议的将领是谁?

三国有很多有意思的人,也有很多颇受争议的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国中最受争议的是谁?三国中,号称万人敌除关羽外,还有...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