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365直播,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察举制是什么意思?汉代时期的选官制度“察举制”简介

来源:讲历史2017-07-12 14:02:52责编:桂婷人气:
字号:小号|大号
【内容导读】惠帝、吕后时,丞相曹参、陈平执政,他们崇尚黄老,奉行“清静 无为”的方针,各项制度均遵守高祖、萧何既定法令,无所更张。尽 管此时曾诏举“孝弟力田”,但是各地所举…

惠帝、吕后时,丞相曹参、陈平执政,他们崇尚黄老,奉行“清静 无为”的方针,各项制度均遵守高祖、萧何既定法令,无所更张。尽 管此时曾诏举“孝弟力田”,但是各地所举的“孝弟力田”,仅仅作为吏民之表率,或免其徭役,或加以赏赐,一般不任命为官吏。这一做法,其用意仅在于“劝农”和“敦教化”而已,与选拔官吏无直接关

至文帝时,察举选官制才逐渐建立起来,据《汉书·文帝纪》 载,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一月,发生日食,文帝下自责诏说“……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同书又载,前元十五年(公元前165年)九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 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而据同书《晁错传》的记载,这次诏令下达之后,“对策者百余人,唯错为高第,由是迁中大夫,当时有个骑郎,名叫张释之,很有贤才,在求贤诏令下达之后,被中郎将袁盎推荐给文帝。文帝亲自召见了张释之。张释之见文帝后便上前奏事。文帝说:“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

于是,张释之就把秦王朝之所以会灭亡,汉王朝之所以能兴起的原因进行了一番分析。文帝听完后觉得很好,当即拜他为谒者仆射(郎中令长官)。张释之受命后,发挥了他治国的才能,尤其是执行法律,更是严明公正。他处处为国家的安危着想,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为了维护国法而犯颜直谏,由此得到汉文帝的赏识。 

有一次,他随文帝游上林苑,文帝问起上林苑禽兽簿书的情况,连问十几遍,上林尉及其属官皆不能回答,而一个管理虎圈的啬夫却从旁代尉回答,谈得很迅速,很详细。文帝因此认为上林尉不称职,诏令张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张释之上前提醒文帝说,在任用官员时要注意其实际才能和道德品质的优劣,像这个啬夫“喋喋利口捷给”,未必有好品质,不值得仿效,不能随意授官。文帝觉得释之所说很有道理,就取消了提拔啬夫的想法。

汉代时期的选官制度察举制

文帝从上林苑回宫的途中,命释之为骖乘,在一路闲谈中,文帝详细地询问秦王朝失天下的主要弊病所在,张释之既扼要又中肯地作了回答。文帝深表赞同。回宫后就提升他为公车令(负责守卫皇宫的重要官员)。张释之任公车令不久,皇太子和梁王乘车入皇宫。依汉法规定,无论何人入宫,到公车司马门前必须下车,违法者罚金四两。但皇太子和梁王没有下车,张释之把他们拦住,并立即上书弹劾皇太子、梁王的违法行为,要求依法处置。

薄太后听说要处罚她的孙子,就找文帝质问,文帝也只能免冠谢罪承认自己“教儿子不谨”,后来还是薄太后亲自派使者传诏赦免太子、梁王的罪,张释之才不得不把他们放进宫。文帝因此更看重释之,提为中大夫,不久又升迁为中郎将。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

郭嘉与田丰均是浪得虚名

有的人是死前无名,死后方生。在这一点上曹军的郭嘉和袁军的田丰有惊人的相似--郭嘉是因为那时三国第一红人曹操惨败赤壁后爆出两...详情>>

冕旒:帝冠为什么要挂珠帘?

说到珠帘,我们的第一印象是电视剧的女子香闺里垂挂着的珠帘。它雅致美丽,流光溢彩,好似闪亮的星星垂挂。晚风徐来,吹动着珠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