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山伊始,不甘冷凳思变日
二。小试牛刀,阴图蜀郡败成抛
三。骇浪惊涛,刘彭冤魂西归早
四。血雨腥风,成都叫板白帝城
五。尘埃封久,昔日重臣今朝囚
正文:
一。出山伊始,不甘冷凳思变日
诸葛亮在刘备称帝,自己开府治事之前,地位一直不是很高,那么他是如何篡夺到蜀汉的最高领导权的呢?
我们先从他的发迹谈起,先是三番摆架子以吊刘备的胃口,或许他深谙“恋爱法则”吧,接着又抛售出那自相矛盾的隆中对,曹军来袭,刘备在闪人的途中,孔明居然还不自量力的提出攻打襄阳的刘琮。这些低劣的做秀表演实在难有可圈点之处。倒是和鲁肃渡江协商同盟一事可以称得上他的出山第一功,只是可惜这类水到渠必成的差使实在难以证明孔明的实力。赤壁之战后的收四郡,诸葛亮寸功未有,事后也只不过安排调三郡赋税而已。在这个时期孔明的地位,可想而知。
本来么,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论资排辈传统的国度里,诸葛亮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年轻人,又没有很值得夸耀的才能、业绩和背景,得不到刘备的重用本也是情理之中。不久,刘备带着新挖掘到的庞统踏上了西进之路,诸葛亮不是被刘备看好的蓝筹股,于是被刘备丢在了荆州,这次机遇失之交臂。诸葛亮可不是甘心坐冷板凳的人,他在酝酿着…
二。小试牛刀,阴图蜀郡成败抛
刘备平定益州后,准备北夺汉中,尽管此时上天帮忙让大红人庞统英年早挂了,但是代替庞统地位的是法正而非孔明,孔明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而且沉浮宦海这么多年的孔明的手腕也不再如最初那么幼稚了。
在汉中之争进入白热化的时刻,他压住援兵做筹码,和刘备讨价还价,把杨洪推荐去法正的蜀郡做太守,企图成为既成现实,迫于前线的形势,刘备只得暂时同意。诸葛亮的这一政治阴谋尽管一时得逞,但是很快又落空了,枭雄刘备岂是省油的灯?汉中战役刚完,就把杨洪调去做治中从事,太守仍然让法正做。①
这一回合尽管最后以诸葛亮的失败而告终,但是从某个程度上而言诸葛亮又是成功的,他第一次尝试到了政治阴谋的甜头,更大的骇浪惊涛就在不久的将来…
三。骇浪惊涛,刘彭冤魂西归早
没过多久,灿烂一时的法正也挂了,诸葛亮本以为自己能接任法正的尚书令,但是事与愿违,刘巴接任尚书令,诸葛亮仍然做他的军师将军,把我们的孔明同学气的… 孔明同学不愧为“伟大的政治家”,他只有忍气吞声的等待。当然在等待的同时,他也不闲着,偶尔搞点小动作,先是一句话激得刘备赐死“有武艺,气力过人”的刘封,而理由仅仅是担心他日后可能难以统御,MYGOD,怎么和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借口如出一辙,多么荒谬的理由,每个人都有杀人的能力,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应该死呢?刘备一时冲动默认了,随即虽很后悔,但为时已晚矣。② 又几次三番的挑拨刘备和彭羕的关系,彭羕是庞统和法正共同向刘备推荐的人物,在当时又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孔明略施小计,逮到了把柄,添油加醋到刘备那里参了他一本。彭羕感觉风向不对,赶紧认错,但是诸葛亮仍然毫不留情的把他给砍了。③ 刘封和彭羕的死不仅为诸葛亮篡位夺权扫清了一定的障碍,更是为日后诸葛亮的政治阴谋壮了胆。
(这里差点题外话:马超会不会是也参与了孔明诛杀彭羕的阴谋,以致于孔明后来杀人灭口?当然,这只是猜测,但是却不无可能哦~)
诸葛亮的等待终于没有白费,在刘备称帝的时候,他拿到了丞相这一头衔,又“录尚书事”,可谓“位高权重”,但是孔明还是不满足的,在他看来,能够挑战他的隐患太多了。不久,刘备东征,让诸葛亮统筹负责后方,而诸葛亮认为机会来了…,一场血雨腥风即将到来…
四。血雨腥风,成都叫板白帝城
章武二年是刘备伐吴的那一年,也是蜀汉最大的转折点:东征失败,张冯战死、马良遇害、黄权被迫投魏。但是,更大的浩劫却在后方:在这一年挂的蜀汉官员有:时任司徒的许靖、时任尚书令的刘巴、时任骠骑将军凉州牧的马超、时任庲降都督的邓方以及元老级别的麋竺。全部都是军政要员… 按照当时蜀汉的官制,司徒的地位仅次于丞相诸葛亮;自东汉实行中外朝制度后,尚书令实际权力挤身文臣之首;马超是当时军衔最高的将领,且在羌族中享有很大的威信;邓方镇守南疆,在南蛮未平的前题下必定握有重兵;而麋竺是元老级别的人物,又深受刘备信任。他们各个都是政军要员,本都是托孤重臣的人选,然而都在同一年挂了,这难道一点都不值得可疑?除了许靖当时已经逾越古稀,其他几位都正值壮年,然而他们在同一年挂,难道这真是巧合?
左良玉是明朝将领,多次与农民起义军征战,到了后来他拥兵百万,成为南明朝廷最重要的倚仗。这位将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对于他...详情>>
亚美尼亚特种兵在武装部队情报局成立纪念仪式上,表演生吃活兔、头顶碎大石、刀扎肚皮、脚上点火……精彩与彪悍程度令人乍舌。相...详情>>
征方腊会老,梁山众将十去七八,战死者、病死者不在少数,那么作为梁山108将中,最为光彩照人的好汉鲁智深,他的归宿在何处呢?为...详情>>
北宋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文官的地位很高。在当时的京城开封,许多国家公务员追求享乐和奢侈的生活,娶小老婆和包“二奶”的国...详情>>
吴禄贞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有薄田10亩,父亲为私塾老师。少年时,吴禄贞就读于父亲在武昌的梦泽书屋,他擅长诗文,对西学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