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365直播,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助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法治能臣

来源:讲历史2016-10-08 15:04:58责编:Annie人气:
字号:小号|大号
【内容导读】秦朝统一天下,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帝国,完成了这前无古人的历史伟业,固然离不开秦始皇本人的雄才大略,但是即使在战争年代,只有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有一个科…

秦朝统一天下,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帝国,完成了这前无古人的历史伟业,固然离不开秦始皇本人的雄才大略,但是即使在战争年代,只有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有一个科学严谨的法制体系在背后支撑,才能维系起秦国一场场统一天下的战争。

在秦帝国的缔造者中,有一位元勋的作用不可或缺,秦始皇依靠他的才能完善秦国的法制,建立起稳定有效地法律秩序。

帝王之术 志在天下

这个人名叫李斯,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后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

李斯很有追求,为求得荣华富贵,李斯辞去小吏职务,前往齐国,去拜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荀子为师。

荀子虽是继承了孔子的儒学,也打着孔子的旗号讲学,但他对儒学进行了较大的改造,较少传统儒学的“仁政”主张,多了些“法治”的思想。对于学生的培养,也没有任何强制性的约束,兼容并包,所以,李斯这样的儒家门徒,发展了老师法家思想的一面,和同学韩非都成为法家杰出的代表人物。

李斯究竟向荀子学什么呢,《史记·李斯列传》记载,“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帝王之术,就是君主如何治理天下的办法。李斯不是君主,学这个有什么用?当然有用,他可以向君主进言献策,提供治国的谋略,以获得君主的赏识,进而受到提拔、重用。李斯学习用功,收效很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史记》说他“学已成”,即完成了学业。

应该指出的是,李斯以荀子为师,学到了荀子思想中的从政之道和帝王之术,为他以后从政打下坚实基础。与荀子不同的是,李斯对法家思想更有兴趣,有较深的理解,这为他后来帮助嬴政推行以法治国的政策奠定了基础。

平步青云的官场新贵

学而优则仕,经过长时间的刻苦学习,满腹经纶的李斯不甘心一生平淡,想出仕做官一展心中所学,干出一番事业。首先,他把目标定为秦国。

临行之前,荀卿问李斯为什么要到秦国去,李斯说:我听说一个人若遇到机会,千万不可松懈错过。如今各诸侯国都争取时机,游说之士掌握实权。现在秦王想吞并各国,称帝治理天下,这正是平民出身的政治活动家和游说之士奔走四方、施展抱负的好时机。地位卑贱,而不想着去求取功名富贵,就如同禽兽一般,只等看到现成的肉才想去吃,白白长了一副人的面孔勉强直立行走。所以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悲哀莫过于贫穷。长期处于卑贱的地位和贫困的环境之中,却还要非难社会、厌恶功名利禄,标谤自己与世无争,这不是士子的本愿。所以我就要到西方去游说秦王了。

于是,李斯告别了老师,到秦国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李斯来到了秦国国都咸阳。这时,正赶上庄襄王嬴子楚(异人)病逝,秦王嬴政刚刚即位,(前246年,为秦王政元年。)嬴政当时13岁,由吕不韦辅政,秦国大权全掌握在吕不韦手中。吕不韦为召纳各国贤才,也效仿东方的四公子,养了许多士。李斯看到吕不韦在朝中权势很大,决定投到吕不韦门下,做了一名舍人。什么是舍人呢?舍人是战国时期高官显贵的侍从或亲信,类似宾客,而不是一种官员。汉代以后成为正式职官。但也有大臣养舍人的,如卫青就私养舍人百余人。

李斯做舍人不久,吕不韦发现他很有才干,《史记》说“不韦贤之”,就是很赏识他。把他提拔为郎。所谓郎,是郎官的泛称,担任君主的侍从官,负责宿卫宫廷,虽是一个小官,但有接触国君的机会,借此机会,李斯抓住机会,在官场中顺风顺水,可谓是平步青云。

“一个中国”原则的最早提出者

李斯利用经常接近秦王的机会,给秦王上了《论统一书》,提出要建立一个中国。劝说秦王抓紧“万世之一时”的良机,“灭诸侯成帝业”,实现“天下一统”。

他对秦王说:凡是干成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抓住时机。过去秦穆公时虽然很强,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原因是时机还不成熟。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力量衰落下来,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秦国才乘机强大起来。现在秦国力量强大,大王贤德,消灭六国如同扫除灶上的灰尘那样容易,现在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能错过。

李斯的话从秦穆公讲到秦孝公,又讲到眼下的秦王,分析问题有理有据,令嬴政心服口服。不过,此时嬴政还没有亲政,吕不韦把持秦国大权,所以,李斯的话实际是说给吕不韦听的。吕不韦很重视李斯的主张,认为李斯真是难得的人才,又任命他为长史,长史负责顾问参谋,是一个有实权的官。李斯从这时起开始进入政坛。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

吴禄贞一生是怎样的?吴禄贞一生都做过哪些事?

吴禄贞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有薄田10亩,父亲为私塾老师。少年时,吴禄贞就读于父亲在武昌的梦泽书屋,他擅长诗文,对西学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