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2年11月13日,在北京西郊畅春园内,康熙逝世了。一代伟人的逝世往往都是影响重大的,更何况他的继任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饱受篡位夺权的争议,那么康熙之死真的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情吗?康熙去世那天都发生了什么?
根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帝原本身体有所不适,因此在畅春园修养。可到了13日凌晨两点左右,康熙帝的病情突然加重,于是他马上下令让正在南郊天坛主持祭天仪式的皇四子胤禛急速赶来。一个时辰后,他又召诸皇子以及步军统领(清官职,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卫戍区司令)隆科多前往御榻前,并当众宣布由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此时,胤禛还没赶到畅春园)。早上十点左右,胤禛才匆匆忙忙地从天坛赶到了畅春园,见到了康熙。晚上八点,康熙皇帝在畅春园寝宫里驾崩,终年六十八岁。
网络配图
《清圣祖实录》中的记载,虽然对于康熙帝去世当天的情况写的比较清楚,但仔细推敲,还是能发现不少疑点。
首先,康熙从凌晨两点就传召胤禛,当时胤禛人在天坛,距离畅春园大概20多公里,骑快马来回大概也就两三个小时的路程,为什么胤禛直到早上十点才到达畅春园,期间共花了八个小时。还有什么事情比康熙临终前传召更重要吗?
其次,康熙宣布由胤禛继承皇位,但胤禛本人却不在场,这有点说不过去。毕竟当时康熙也不是马上就要咽气了,完全可以等到胤禛到达后,再向众人同时宣布。
此外,康熙帝身边有很多重臣,可为什么偏偏只传召了步军统领隆科多过来呢?而这隆科多又正巧是胤禛的舅舅,是胤禛最铁杆的支持者。
通过上述种种疑点,我们有理由认为,《清圣祖实录》中关于康熙皇帝去世当天的一些情况,被经过人为篡改,而有能力这么做的人,普天之下仅有胤禛一人,即后来的雍正皇帝。雍正到底想要对世人隐瞒什么呢?
雍正继位之后,朝野上下对其继位的合法性存在很多质疑。有人认为康熙根本没有留下遗诏,雍正联合隆科多,伪造康熙遗诏夺取了皇位(现存的康熙遗诏并非康熙真迹);也有人认为,康熙留下了遗诏,但其本意是传给皇十四子胤禵,而雍正伙同隆科多篡改遗诏,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不过,康熙遗诏是由满、蒙、汉三种文字书写,在满文中,“于”和“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根本没办法修改。巧合的是,现存的两份满文康熙遗诏在继位人描述部分都缺失了。
正因为有了上述种种质疑,所以雍正才会想在《清圣祖实录》中制造自己当时不在场的证明,以尽量撇清自己的夺位嫌疑。不过,雍正此举似乎是越描越黑了。
清代学者萧奭在自己的私人笔记《永宪录》里,对康熙皇帝去世时候的情况做了记录。康熙帝在十三日驾崩后,侍卫们把皇帝遗体装入御用车驾,抬回紫禁城。隆科多先护送皇四子胤禛回紫禁城守灵,其他皇子非经传旨不得进宫。其后六天,京城九门紧闭。
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当时正在北京,他在自己写的《清廷十三年》这本见闻录中,也描述了11月13日当晚的情况:“晚饭后,我在屋子里和安吉洛神父聊天,我听到一种低沉连续的嘈杂声,仿佛是夹杂着从皇宫中传出来的一些声音。由于了解这个国家的风俗,我立即把门锁好,并对我的同事说,不是皇帝死了,就是爆发了武装叛乱。我爬到寓所墙上,这墙位于一条大路旁边,我惊讶地见到无数骑兵互相谁也不说话,正向各个方向狂奔。我终于听到在我脚下有几个人说,康熙皇帝驾崩了。后来我听说御医们断定皇上患的是不治之症后,他便下旨任命第四子胤禛作皇位继承人。”
从萧奭和马国贤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康熙驾崩当晚,京城的形势是非常紧张的。身为步军统领的隆科多立即封闭九门,派兵戒严,直至11月20日雍正登基。而这一切周密的安排,显然不是瞬间就可以完成的。这就解释了雍正在接到康熙急召后,却没有在第一时间赶往畅春园。因为对他而言,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掌控住整个京城的形势。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雍正第一时间就前往了畅春园,因为康熙帝在直到当天晚上才病逝,雍正和隆科多有一整个白天的时间进行周密布局。
至于康熙是不是将皇位传给了雍正,这个谜题似乎已经永远没有真正的答案了。不过以当时的形势而言,除了雍正之外,任何一位皇子都没法平稳继承帝位,因为整个京城都已掌控在雍正和隆科多的手中了。事实上,在京城的诸皇子中,也只有雍正最符合帝位继承人资格。另外还有一位康熙很中意的皇子胤禵,当时还远在西北打仗。所以,雍正最终登基成为皇帝,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康熙是在他最喜爱的畅春园里离世的,想必他去世前也早已有所感应了吧。只是今天的畅春园早已被毁,已经看不到当年康熙爷眼中欣赏的风景了。而后人对他的猜想或许绵绵不绝,而他的征途在那座园子里就此沉眠了。
《墨子·辞过》曾云,“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老子》也曾说,“去甚,去奢,去泰“,这都是对奢侈行为持反对态度。然而,365直播上的奢侈行为并未因为圣人的教导而有所收敛,到了明清时期反而变本加厉。在详情>>
清朝在东南沿海实行海禁政策,沿海居民迁徙,寸板不许下海。这是一把双刃剑,虽然限制并打击了郑经集团,但是同样不利于大陆沿海居民。解决的唯一办法,是海峡两岸统一。终于,一个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到了。善抓详情>>
康熙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少有的有所作为的皇帝,在位时间长,文治武功都很出色。也被称为千古一帝。他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功绩和英明神武的决断。但,在我看来,他一生最英明的决定是他传位的那件事。此文是针对康熙传位详情>>
喀尔喀蒙古各部纷争,牵扯到俄国干涉和噶尔丹插手,事情相当复杂。喀尔喀内部纷争,不能诉诸武力,只能协商调解。于是,康熙帝要亲自调解其内部的矛盾与纷争:亲临塞外,主持会盟。康熙三十年(1691年)四月详情>>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有过六次著名的南巡,而六次南巡又有三次在山东停留,东巡泰山、曲阜。这期间,他做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好事。同时,也有三件事他坚决不做,这同样反映出他思想进步的一面……只祭山,不封禅康详情>>
顺治帝和他的父亲皇太极一样也是个痴情种,一生爱着董鄂妃,甚至为她抛弃皇位当和尚。顺治帝出家之前,必定会找一个继承者。当时顺治的儿子活下来的只有六个儿子:皇二子爱新觉罗·福全9岁,三子玄烨详情>>
顺治时代,大玉儿为了科尔沁草原的利益,不仅顺治的两任皇后都是科尔沁草原的,而且顺治后宫有大部分都是科尔沁草原出身的妃嫔。到了康熙时期,大玉儿为孙儿康熙选后选妃,不再选择科尔沁草原的女子,而是为康熙详情>>
虽然随着近年来的历史考证,得出康乾盛世有清朝自身吹嘘的成分,但是在清朝几代出名的皇帝中,康熙爷仍然是十分伟大的一位帝王,终其一生文治武功也是非常值得称道的。所以在我们的各种形象包装下,康熙爷给人的详情>>
1619年正是明朝的万历年间,俄国人派了使者来中国想要跟中国往来,但是万历皇帝也从未听过什么俄国,十分客气地写了封国书给人带了回去,可是这封国书直到56年之后俄国才看懂,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语言不通。现详情>>
“咸平之治”咸平之治指的是北宋宋真宗咸平(998年-1003年)年间出现的治世。北宋真宗时的一段小康时期,北宋经济非常发达,文化也发...详情>>
一般说到能打的军阀,都会想到川戏军阀。今天要说的这位也是以为四川军阀,但是和其他军阀相比,他的晚景却显得很凄凉。这个人被...详情>>
现在流传下来的慈禧照片大多是她六七十岁拍的,反正晚年的她真是一个极丑的老太婆:细长的双眸下挂着如同鸡蛋大小的眼袋,方正的...详情>>
在很多古代小说里,男主登上帝位后,只守着女主一位妻子,做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一生一世一双人。但这毕竟是小说。男人大多数是...详情>>
吴趼人,清朝末年的谴责小说家。吴趼人所著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吴趼人是怎么成为一名谴责小说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