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365直播,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创造了大唐盛世的李世民为何竟有十二年向突厥称臣纳贡?

来源:讲历史2017-10-12 13:41:39责编:夏天的耳朵人气:
字号:小号|大号
【内容导读】大唐最繁盛的时期就是我们印象中的贞观之治了,一直以来李世民统治的时期都被宣扬为一个万国来朝的伟大时代,但是在这个伟大时代中,李世民竟然曾经在长达十二年的时间里向…

大唐最繁盛的时期就是我们印象中的贞观之治了,一直以来李世民统治的时期都被宣扬为一个万国来朝的伟大时代,但是在这个伟大时代中,李世民竟然曾经在长达十二年的时间里向突厥称臣,这是怎么回事呢?

突厥是我国北方境内的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突厥族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建立了人数多达数十万的军队。对中原地区造成严重威胁,在李世民继位后向突厥称臣纳贡十二年,而在十二年后李世民对突厥的称臣历史才彻底改变。

隋朝初年,突厥族却因内讧和斗争,统治集团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其中东突厥不久被隋朝军队打败,西突厥也因为内乱而一度衰落。隋末天下大乱之际,东西两大突厥部落趁机迅速统一,重新振作,势力迅速发展,一跃成为雄居漠北、力控西域,甚至对中原地区也造成严重威胁的强大军事力量。

李世民为什么竟会向突厥称臣纳贡十二年?

与此同时,隋末农民起义的风暴已逐渐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从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开始,全国各地先后兴起的反隋起义军大小不下100支,参加的人数达数百万,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农民革命队伍有三支:一支是河南李密、翟让的瓦岗军,一支是河北的窦建德军,一支是江淮地区的杜伏威军。起义军经过七年的浴血奋战,到了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的时侯,隋朝政权的崩溃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各路起义军也遭到了严重创伤。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一直在等待时机的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时机成熟,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率军三万誓师,正式起兵,试图窃取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

据《旧唐书》记载,在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时,突厥军队趁机袭击晋阳,大肆掠夺一番而去。突厥的袭击,使李渊、李世民父子意识到突厥不但是一支可怕的力量,而且也是他们争夺天下的后顾之忧,如果不与突厥搞好关系,自己刚刚形成的势力就会遭到灭顶之灾。为了消除突厥的威胁,李渊、李世民父子与心腹刘文静商议,由唐公李渊亲自给突厥国始毕可汗写了一封卑辞修好,并许以“称臣纳贡”的书信,又带上一份厚礼,派刘文静前往突厥谈判。

刘文静到达突厥时,始毕可汗问:“唐公起事,今欲何为?”刘文静回答说:“皇帝废冢嫡,传位后主,致斯祸乱。唐公国之懿戚,不忍坐观成败,故起义军,欲黜不当立者。愿与可汗兵马同入京师,人众土地入唐公,财帛金宝入突厥。”始毕可汗听了大喜,立即派遣大将康鞘利率领二千骑兵,随刘文静前往太原,又献上马千匹表示友好。刘文静这次出使突厥,秉承了李渊、李世民父子的的意图,抓住了突厥始毕可汗贪财图利的弱点,许诺攻下京师长安后所有财帛金宝归其所有,正中始毕可汗下怀。这件史实,唐代历史学家杜佑在他的《通典》中也有所记载:“(突厥)又更强盛……大唐起义太原,刘文静聘其国,引以为援。”打通了突厥这一关,向突厥称臣纳贡,引以为援,消除自己争夺天下时来自突厥的居大威胁,消除后顾之忧,这对于刚刚起步的李氏集团来说,是非常值得的。

李世民为什么竟会向突厥称臣纳贡十二年?

随着李渊势力的发展壮大,突厥人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始毕可汗经常寻找各种借口,要李渊进贡财物。“及高祖即位,前后赏赐不可胜纪。始毕自恃其功,益骄踞;每遣使者至长安,颇多横恣。高祖以中原未定,每优容之。”“赏赐”这词用得很妙,下级给上级应为进贡,上级给下级才为赏赐。李渊是臣子,突厥始毕可汗是君王。虽然唐书颠倒主次混淆黑白但掩盖不住李渊称臣纳贡的事实。“优容”,实际上是由于实力不如突厥,而不得不满足对方的贪欲,对突厥的各种无理要求不敢有违抗。始毕可汗去世后,为了表示哀悼,李渊“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诏百官就馆吊其使者。”这是中国古代只有国君死时才能举行的隆重礼节,而李渊、李世民父子认识到由于唐朝在实力上与突厥相比仍处于下风,与其他集团争夺天下的局面还没有结束,所以只能稳住突厥,强忍怒气,与突厥新任可汗处罗搞好关系。处罗可汗死后,李渊、李世民父子仍以“臣礼”致吊,仍诏百官到其使者处吊丧。

唐朝统一全国后,突厥人看到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从各个割据者手中勒索财物了,因此趁唐朝国力还不十分强大之际,连年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突厥颉利可汗曾亲率大军15万入攻并州(今山西全境和河北、内蒙部分地区),掳掠男女5000余口;又曾率骑兵10余万大掠朔州、进袭太原;更于626年李世民刚刚即位之时率兵20万直逼唐都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40里,京师震动。唐太宗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臣下及将士隔渭水与颉利对话。颉利既见唐军军容威严,又见太宗许以金帛财物,与之结盟,表示臣服,才领兵而退,这就是历史上的“渭水之盟”。

李世民为什么竟会向突厥称臣纳贡十二年?

李世民即位后,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注重经济发展,增强军事实力,一直到贞观三年(629年)以后,唐朝对突厥的臣服终于有了改变。此时,唐朝军队的作战能力大大提高,兵源极广,士兵人数也大幅度攀升;相反,突厥的实力却逐渐下降,一些属国纷纷起来反抗,突厥上层统治者中间又出现分裂,形势出现了有利于唐朝的变化。从617年到629年的这十二年里,雄材大略的李世民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如何解决突厥问题,无时无刻不在为突厥问题而咬牙切齿。时机,时机,他在等待时机。贞观三年(629年),李世民在综合分析当前形势,做好充分军事准备后,认为彻底解决突厥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出兵突厥,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彻底消除自己心中隐忍了十二年的阴影,彻底改写大唐帝国向突厥“称臣纳贡”的历史,命李靖率领唐军主动出击突厥,大败突厥军,活捉颉利可汗,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至此,李世民对突厥的臣服历史宣告结束。

李世民是365直播上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不仅善于知人用人,勇于纳谏改过,还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而名垂后世,同时他为统一全国及时调整与突厥关系的大局意识和他十二年来不惜向胡狄之国称臣纳贡的忍耐能力,也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借鉴。

可见一个人成功了,就会说他大丈夫能屈能伸,一个人失败了,这段历史恐怕就会成为屈辱史了吧。

  • 李世民幼女新城公主悲剧婚姻:新城公主为何暴死

    长孙皇后的幼女新城公主,在长孙皇后去世时年仅1岁。这位不幸的公主从小与同母所生的小哥哥李治和小姐姐晋阳公主一起生活。三人耳鬓厮磨,非常亲密。太宗在去世之前为她选择了驸马:长孙诠。但新城公主的出嫁是在太详情>>

    2015-07-31 14:55:40
  • 历史解密: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要将亲兄弟斩尽杀绝?

     大业十三年五月,李渊正式在晋阳起兵。当时,李建成、李元吉和李智云(李渊的庶子)都远在河东。为了确保这几个儿子的安全,老李暗中迅速派人送信给李建成,让他带着兄弟们赶快逃离河东,来晋阳团聚。可是,当时的详情>>

    2015-07-31 14:55:29
  • 大唐第一天子:李世民如何将中国变成世界中心?

     唐太宗是365直播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取得的业绩和其他皇帝对比一点也不逊色,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帝”,“千古一帝”这个词也会用在秦始皇、汉武帝身上。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中国的时候,大概有三个成果是至今我详情>>

    2015-07-31 14:55:23
  • 李世民幼女新城公主简介:新城公主死因之谜

    新城公主(634年-663年),唐太宗最幼女,母文德皇后长孙氏。生于贞观八年(634年),贞观十六年(642年)八月二十日,封衡山郡公主得实封不久又増赋。贞观十七年(643年),许配魏征长子魏叔玉。同详情>>

    2015-07-31 14:55:14
  • 唐太宗李世民长女襄城公主 襄城公主驸马是谁?

    襄城公主(?—651年),唐太宗李世民长女,母不详。下嫁萧瑀长子萧锐。卒于永徽二年,陪葬昭陵。襄城公主雅礼有度,太宗贤之,敕诸公主视为师式。后人赞誉和政公主时提到“平阳起娘子之军於司竹,襄城行匹庶之礼详情>>

    2015-07-31 14:54:21
  • 唐太宗李世民不得善终的太子们:玄武门的后遗症

    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立自己的长子李承乾为太子,但由于李世民长期以来忙于政事,忽略了对太子的教导,最终导致自己的儿子也成了“废太子”。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生于承乾殿,因此得名。武详情>>

    2015-07-31 14:53:36
  • 隋唐洺水之战对敌双方是谁?洺水之战对当时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洺水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后发制人,赢得胜利的典型战争事例。通过洺水之战简介得知,洺水之战发生于公元622年,是秦王李世民在洺水对抗刘黑闼的重要战役。从洺水之战简介得知,李渊建立唐朝政权之后,为了消除详情>>

    2017-09-18 09:41:37
  • 唐俭因为下棋赢了唐太宗 差点被诬陷谋反全家丧命?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那个皇帝都不是好相与的。对于皇帝来说,你让他失去了面子,他让人失去了性命。就是史书上开创贞观之治的李世民也是如此,君不见玄武门之变的淋漓鲜血,连亲兄弟、亲父亲都下得去手的人,如详情>>

    2017-09-11 09:30:36
  • 刘洎曾是唐太宗重用的大臣,因其整治被唐太宗信任,有一次唐太宗曾在玄武门宴请三品以上官员,并提笔作飞白书,群臣都趁兴争抢。刘洎登上太宗的座位,等太宗写完一幅字,立刻从背后伸手抢夺。群臣奏道:&ldquo详情>>

    2017-07-18 13:55:55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