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源于古代氏羌族群,其服饰文化历史悠久,丰富而独特。据明代景泰《云南图经志书》记载:“永宁府(注:今宁蒗永宁)……多西番(注:普米族史称),民性最悍,佩刀披毡,……妇女以膏泽发,搓之成缕,下垂若马鬃”。清徐庆远《维西见闻录》里说:“西番……妇人辫发为细缕披于后,枣大玛瑙珠,掌大砗磲各一半、绕于顶,垂于肩乳,行则纵铮之声不绝,顶复青布,下飘两带,衣盘领及腹,裙如钟掩膝,臁裹毡而跣足。”清道光《云南通志》也说:“西番……,男子编发,戴黑皮帽,麻布短衣,外披毡单,以藤缠左肘,跣足佩刀……妇女编发,缀一玛瑙,砗磲,亦衣麻披毡,系过膝筒裙,跣足。”《永北府志》卷二十五载:“西番……男人披发向上,头戴飞缀大帽,腰佩双刀,身披毡毯。女人辫发向下,缀系红白杂,绩麻织缕为衣。男女俱额刺山字,穿耳贯环,左衽赤足。”这种着装状况沿袭久远,后虽有所变化,但仍大体保持着历史的传统式样。ww普米族传统服饰既有性别、年龄差异,又有婚否、地域之别,还带有民族间广泛交流的历史文化印迹。ww儿童不分男女,均戴帽子。女孩留长发,编小辫拴于前方,其上佩饰数颗红、绿料珠,戴猫头形、双耳挺立的布帽。帽子周围缝缀有獐牙和银菩萨像,表示避邪和祈求保佑女孩平安吉祥。男孩头发前部和左右共梳三根小辫子,有的地区只在头顶上留一小撮头发,编成一条小辫子。喜欢戴顶缀线穗的羊毛织套头帽。他们年满13岁时,要举行隆重的成年礼仪式,男孩要举行“穿裤子礼”,女孩要举行“穿裙子礼”。在此之前,父母要给孩子准备好礼物。为男孩准备狐狸皮帽、熊皮长靴、弓箭、长刀等。为女孩准备洁白的羊皮褂、百褶裙、彩带、金边衣等,母亲还要将自己的手艺传给女儿,以让其继承母亲的治家之道。穿衣服前,父母或舅父母要给举行成年礼的儿童净身除邪,用泉水冼净全身,再用香烟熏陶,以示除邪消灾。男子由父亲或舅舅领到粮仓里穿“裤子”,让其站在“猪膘肉”或粮堆上,先戴帽子,穿上衣,再穿裤子和鞋子,最后佩戴各种装饰物。男子在粮仓里穿衣物,意为男孩从此辛勤劳作,以便获得五谷丰收,财源不断。女子则由母亲或舅母领到畜厩里穿“裙子”,表示姑娘长大后,聪明贤惠,爱护牲畜,有吃有穿,幸福安康。女子要站在饲养牛马的食槽里穿衣服,先穿百褶裙,后穿金边衣,再缠头帕,最后系腰带,佩戴各种装饰。穿好衣物的男孩英俊潇洒。女孩就象一朵盛开的山花,美丽婀娜。从此,他们就步入了成年人的行列,可以结交朋友,谈情说爱了。ww各地成年男子的服饰大同小异。留长发,用丝线把假发包缠在头上,也有的男子剃光头,仅在头顶留一小撮发,编成辫子盘于头顶。戴狐狸皮毛帽,以黄色雏狐狸皮毛帽为最佳。其制作过程是先将捕捉到的狐狸皮小心剥下,装填进山草撑开,晾干后,根据各自的头型缝制,其型状前平后凸,狐狸尾垂于左后肩上。这种皮帽美观实用,深受欢迎。此外,普米族男子还爱戴毡帽,其形状与博士帽相似,可防雨防热,深受老年男子喜爱。男子上衣为对襟镶边短衣,以黑白两色为佳,以白色为尚。扣双钮于腋下,下穿宽裆长裤,腰间缠一条长腰带,衣裤一并系紧,上下不分开,以便于活动,足登长统皮靴,喜爱佩带长刀、弓箭、火药枪,既供劳动、狩猎之用,又显示男子的英武和勤劳。ww普米族女子服饰较为复杂,花样繁多,有明显的年龄、婚否和地域特征。宁蒗永宁一带的女子注重头饰,发辫以粗大为美,常和丝线一起盘放头顶。西川地区女子用彩色线、牦牛尾与头发缠裹头后盘于头顶,并垂下一束至右肩,外罩一包头。无论婚否,均着右衽高领、镶边大襟短上衣。上衣多为黑色、蓝色和白色,袖口有花边,领口用彩线绣有吉祥图案。领口、袖口外翻寸许,露红里。下穿宽大的白色麻、棉布百褶长裙。裙脚边加一圈红线,裙裆口加有一圈白色厚布,显得落落大方,别具一格。喜欢用长达10余米,以红、绿、黄、蓝等色线织成的彩带密缠腰部,将腰束得很细。既舒适又秀美,颇具民族特色。胸佩双须银链,手戴玉镯、银圈及金、银戒指。在日常生产劳动中,妇女们还喜欢穿羊皮褂。皮褂有两种,一种是有袖子的开衫皮褂,一种是不作任何加工修饰的洁白羊皮褂,显示了其牧业文化遗迹。ww兰坪、维西等地的普米族服饰受当地白族的影响,头戴蓝或白方布帕。辫子编好后,由左向右裹压布帕。上衣式样与白族相似,里穿右衽、镶边大襟长衣,多浅色;外罩毛质红色氆氇或红、紫色灯芯绒褂子,系围腰,穿深色长裤。已婚妇女改缠4米多长,70多厘米宽的黑布头帕。黑色头帕是已婚的标志。其他如衣、褂、裤等则婚否无别。有的妇女还喜欢将发辫编成多股,并缀以红、白料珠。耳坠银环,项挂珊瑚珠,胸前佩戴“三须”或“五须”银链。节日或婚礼时穿花鞋,平时多跣足。兰坪普米族妇女不管穿什么质地的服装均爱佩戴首饰。认为首饰既是财富的象征,又是镇灾避邪之物。首饰按年龄划分,可分为少女首饰和成人首饰。少女首饰多缀于头帕或帽子上,饰件以獐牙、银佛像或银质吉祥物为主。成人首饰则以各种质地、各种款式的耳环、手镯、纽扣、戒指、玉坠等最常见。按习俗,妇女一旦得到某件首饰,便归其终生所有,任何人无权干涉。如果未曾表示过赠送给谁,那么,她去世后,这件首饰就入殓陪葬。四川木里一带的普米族男女服饰接近于当地的藏族,妇女梳长辫,穿长袍,系围腰,束腰带,裹小腿,穿便鞋,佩额珠,戴耳环,喜欢用青色和红色做装饰。ww由于普米族的居住特点是小村聚居,大的村落多与纳西、白、藏、彝、傈僳、汉等民族杂居,因此传统服饰带有明显的民族间广泛交流的历史文化印迹。古代游牧民族一般不穿裙子,普米族妇女的束腰大摆裙,可能是在迁徙过程中从别的民族服饰中移植而来。其长裙与傈僳族长裙相比较,无论是质地还是款式,都极为相似,显见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有普米族的腰带,其配色方式及风格与藏族的腰带极类似。受藏族影响,藏式上衣成了宁蒗普米族妇女最喜欢的式样。汉族对普米族服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服饰的面料上,原来普米族只有麻毛质服饰面料,受汉族影响,增加了棉质品,并从汉族地区引进了灯芯绒及其它高级面料。邻近白族的普米族妇女服饰近似白族女服款式的右衽衣。普米族的“成年礼”换装仪式,也与纳西族(摩梭人)的“穿裤(裙)礼”颇有相似之处。显示出普米族服饰文化与其他民族服饰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特色。ww另外,普米族自古就有以白颜色为善的习俗,反映在服饰上则是妇女们喜爱着白色百褶长筒裙,披洁白的羊皮。有的地区妇女喜爱穿白色大襟短衣。男子爱穿白上衣,披白羊皮坎肩,裹白色绑腿。这种崇尚白颜色的习俗,与普米族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有着密切的联系。普米族的图腾是“白额虎”。据传说其祖先与“白额虎”有密切关系,甚至视其为普米族祖先。为此,民间视虎年为吉年,属虎日为吉日。习惯以属虎之年或虎日出生的孩子为贵人,并有为此而宴请村邻和亲友的习俗。认为“白额虎”代表了普米族的气质和精神。另外,普米族崇拜自然,以天为最高崇拜对象,认为天神主宰的天光(阳光、月亮、星光、闪电等光),尤其是当中的阳光,给普米族人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因此,他们把天光之色白色看作是神圣之色,进而定为族色和民族名称之徽号,称其民族“普英米”,意为“白人”,显示出了普米族独有的特色。
这里要说说周朝时候后宫的编制,也就是天子究竟有多少个法定女人。据《礼记》中介绍,天子的后宫归王后领导,王后以下,是三个夫...详情>>
周总理本是个笑口常开,“宰相肚里能行船”的人物,并且笑起来很有感染力。他开怀大笑时,常常是双手抱臂,把头向后仰去,笑声响...详情>>
三国有很多有意思的人,也有很多颇受争议的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国中最受争议的是谁?三国中,号称万人敌除关羽外,还有...详情>>
杨贵妃体重138斤?唐人“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以肥为美,世人公认。有野史考证:杨贵妃身高1 64米,体重138斤。这个数字是否...详情>>
景丹(?-26年),字孙卿,冯翊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十位。景丹在王莽政权时期担任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