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365直播,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先秦君相抛弃人才后果很严重:楚国吃尽了张仪苦头

来源:讲历史2015-07-31 14:54:18责编:桂婷人气:
字号:小号|大号
【内容导读】战国时期各国军事争战不断,同时,人才争夺战也在不停地打响。但是,有些人才在没有充分证明自己的才能之前,只能是像和氏璧一样,不过是一块璞玉,需要等待着识货的主儿…
战国时期各国军事争战不断,同时,人才争夺战也在不停地打响。但是,有些人才在没有充分证明自己的才能之前,只能是像和氏璧一样,不过是一块璞玉,需要等待着识货的主儿来发现自己。当然,他们也会把自己当做一件商品一样,主动推销或者让别人推销。卞和推销自己,遇到了不识货的主儿,结果受到了刑罚,楚王也失去了得到珍宝的机会。可是那些真正的人才,他们的价值绝对不比和氏璧差,失去他们的人所遭到的损失,也绝对比那两个失去和氏璧的楚王要大。战国时期有那么几个君王、相国,他们面对着眼前的人才不识货,视他们如同草芥,最终把他们逼向邻国或者敌国,最终反受其苦,实在是教训深刻。
魏武侯和吴起
吴起善于用兵,他曾经杀妻求将,统领鲁国的军队打败了强大的齐国。由于有人进谗言,鲁君怀疑吴起,吴起也因为鲁国弱小,离开鲁国到了魏国。魏文侯任用吴起为主将攻打秦国,一次就夺取了五座城池。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将士的欢心,魏文侯就任命他担任河西太守,以抗拒秦国和韩国。魏文侯死后,他的儿子魏武侯仍然信任重用吴起。由于吴起的声望日益高涨,不免引起了他人的妒忌,魏相国公叔害怕失去自己的相位,就设计算计吴起。
公叔对魏武侯说:“吴起非常贤能,而您的国家又太小,还和强大的秦国接壤,我私下里担心吴起不会长期留在魏国。”魏武侯问他怎么办?公叔说:“可以用下嫁公主的办法试探他。如果吴起有心长期留在魏国,就一定答应娶公主,如果不是,就一定会拒绝。”魏武侯同意了。还没有等到吴起和魏武侯见面,公叔就先一步邀请吴起到自己家里做客。公叔的妻子也是公主,按照事先的约定,故意在吴起面前做得骄横霸道,对公叔轻视无礼。吴起不知是计,认为公主敢于蔑视相国之尊,可见这些公主都是些惹不起的主儿。当魏文侯提出将公主嫁给他时,吴起拒绝了。魏文侯怀疑吴起,从此不再信任他。吴起也害怕招来灾祸,离开魏国跑到楚国去了。
楚悼王一向知道吴起大才,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相国。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楚国很快富强。楚国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向西又讨伐秦国,一时引起了各诸侯国的忧虑。韩赵魏三晋国家联合起来攻打魏国,也被楚国打败。
先秦君相抛弃人才后果很严重:楚国吃尽了张仪苦头

魏武王终于吃到了丢弃人才的苦头。
商鞅与魏惠王
商鞅是卫国人,是公族中的一个公子,所以也被称为卫鞅。他曾经投奔魏相国公叔座门下,还没有等到推荐,公叔座就已经一病不起了。魏国国君看望公叔座,说,万一哪天你真的离开了人世,谁可以代替你呢?公叔座向国君推荐了商鞅,魏惠王没有接这个茬。当惠王要离开的时候,公叔座又说,君王如果不用卫鞅,请你杀了他。惠王以为相国病得太重了,所以才说出这样的话来。惠王走后,公叔座又叫来商鞅说,大王问我谁可以任相国,我推荐了你,看大王那神色并不会用你。我是先君后臣,先国家后个人,所以我又向国君说了,如果不用你就杀了你。大王已经答应我了,你赶快逃出魏国吧,晚了就来不及了。商鞅说:“不会有事,既然大王没有听从您的话任用我当相国,他又怎么会听从您的话杀我呢?”所以并没有离开魏国。就凭这一句话,就可以看出商鞅的看法独到,思维非同一般。直到公叔座死后,商鞅听说秦国孝公下令求贤,这才离开魏国到了秦国。
商鞅通过景监面见秦孝公,终于说动了秦孝公,秦孝公也重用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变法实行三年受到了明显的效果,秦国国富兵强,开始将矛头对准东方各国,商鞅也被任命为秦国的左庶长。由于国家间的利益矛盾关系,秦国的富强,首当其害的就是魏国。秦孝公八年(前354),秦国与魏国在元里交战,魏国战败。十年(前352),商鞅任秦国的大良造,率兵包围了魏国的安邑,安邑归附秦国。二十二年(前340),商鞅领兵攻打魏国,俘虏了魏国公子卬。秦国因为此战封给商鞅商、於之地,这就是商鞅名称的由来。二十四年(前338),秦国与魏军在岸门作战,俘虏了魏国将军魏错。
这一年,秦孝公死去,他的儿子惠文君继位,不久就杀了商鞅。商鞅虽死,但他推行的新法却继续在秦国实行,直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魏国不用商鞅,也没有杀死商鞅,商鞅被秦国所用,魏国终于吃到了这个人的苦头。魏国于公元前225年被秦朝灭亡,成为六国中继韩、赵、燕之后,第四个被秦国消灭的国家。
张仪和楚相国
张仪是魏国人,他曾经和苏秦一起师从鬼谷子学习游说之术,完成学业后,就去游说诸侯。张仪到了楚国,有一回陪着楚相国喝酒,宴席当中,楚相国丢了一块玉璧,门客们怀疑是张仪偷了去。他们的依据是,张仪贫穷,品质鄙劣,这样的人不是窃贼还会是谁?相府里的人把张仪捉起来拷打,张仪始终没有承认,楚相国只好释放了他。
张仪听说同学苏秦已经富贵,就想通过他寻求进身之阶。等到见了苏秦,张仪却受到了苏秦的怠慢和羞辱,于是只好离开苏秦所在的赵国前往秦国。到了秦国的张仪却没有钱财结交上层,也就没有机会见到秦王。这时候张仪得到了一个人的帮助,等到张仪被秦惠王任用客卿时,这个人才告诉他,钱财都是苏秦提供的,苏秦是用这种办法激励张仪。张仪也发誓,只要苏秦在赵国执政,绝不谈论攻击赵国之事。到了秦惠王十年(前328年),张仪被任命为秦相国,就给楚相国写了一封信,说:“当初我陪着你喝酒,并没有偷你的玉璧,你却鞭打我。你要好好地守护住您的国家,我现在要偷您的城池了!”秦惠王后元十二年(前313年),张仪被任命为楚相国。
张仪这个楚相,可不仅仅是为了报复仇人,而是为了报答秦王对他的厚恩。果然,张仪一到楚国,就建议和齐国绝交。齐楚两国缔结了合纵相亲的盟约,两国的友好关系已经过了好几代,秦国不敢轻易对齐楚用兵,就是忌惮两国的盟约关系。钓鱼需要诱饵,张仪钓楚王的诱饵是商於一带六百里肥沃的土地。楚王经不住这样的诱惑,不顾大臣陈轸的劝阻,马上就把相印交给了张仪,废除了和齐国的盟约,派人跟随张仪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回到秦国,假装坠车跌伤了脚,一连三个月不上朝。楚王还以为自己和齐国断交不彻底,就派人到齐国谩骂齐王,结果招致了齐楚断交,齐秦建立了邦交。张仪知道后,马上上朝。当楚王派出的使节要接受商於六百里土地时,张仪说:“我有秦王赐给的六里土地,愿意献给楚王。”楚王恼羞成怒,发兵攻打秦国,却招来了齐秦两国军队的联合攻打,楚兵死伤八万,带兵将领被杀,大片土地丢失,楚国惨败。楚国派出更多的军队偷袭秦国,结果是败得更惨,只好割地求和。
楚国相驱赶了张仪,楚国吃尽了张仪的苦头。
范睢和魏齐
范睢(sui)是魏国人,他曾经打算给魏王任职服务,可是因为家贫缺乏运作资本,就只好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混事。须贾出使齐国,范睢也在随行人员之中。齐襄王知道范睢有才,就赏给他十斤黄金以及酒肉之类的礼物,范睢拒绝没有接受。须贾知道了这件事情非常恼火,认为范睢出卖了魏国的机密才得到的馈赠。回到魏国,须贾将这事报告了相国魏齐。魏齐听后大怒,就命令左右严刑拷打范睢,打得范睢肋骨折断,牙齿掉落。范睢假装死去,魏齐让人用席子卷起扔到厕所里,又让宾客向他身上撒尿,羞辱范睢。范睢央求看守他的人放过自己,可巧赶上魏齐喝的酩酊大醉,范睢捡回了一条性命。为了躲避魏齐的搜捕,范睢改名张禄,隐藏起来。秦国有个叫王稽的人出使魏国,顺便寻求有才之人,就把张禄带回了秦国。
经过一番曲折,范睢见到了秦昭王,秦昭王马上就授予了范睢客卿的职位,同他一起谋划军事。秦昭王听从范睢的谋略,首先夺取了魏国的怀邑,两年后又夺取了魏国的邢丘。入秦后的第五年,范睢做了秦相国,名字仍然叫做张禄。
秦国决定向东攻打韩、魏,魏国人非常害怕,马上派出须贾出使秦国,请求讲和。范睢却建议秦昭王,不接受魏国讲和。范睢责令须贾,让他回国后告诉魏王,赶紧把魏齐的脑袋拿来,否则就要屠平魏国都城大梁。须贾回国后,魏齐知道大事不好,便逃到了赵国,躲藏在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家里。秦昭王想替范睢报仇,就用计骗取平原君到了赵国,然后将其扣留,写信给赵王,让他拿魏齐的脑袋来换平原君。魏齐只好连夜逃走,打算回到魏国,通过信陵君的关系投奔到楚国。可是这个魏齐听说信陵君当初也不愿接纳他,便刎颈自杀。
这个魏齐目不识人,事情没弄明白就要置人于死地,视人命如草芥还要侮辱人格,自己吃尽了苦头,搭上了性命,还让秦国找到了攻打魏、赵两国的理由,真可谓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以上这些人进入一个国家,那个国家当然不会为了他的个人恩怨而兴兵动武替他报仇,但是,当他们掌握了一国的行政权柄之后,却可以在国家利益不相冲突的情况下用兵仇怨之国,从而报复自己的仇怨。我们从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识人、荐才、让贤都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

吴禄贞一生是怎样的?吴禄贞一生都做过哪些事?

吴禄贞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有薄田10亩,父亲为私塾老师。少年时,吴禄贞就读于父亲在武昌的梦泽书屋,他擅长诗文,对西学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