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365直播,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冒辟疆是谁?明末历史上的冒辟疆是怎样的一个人

来源:讲历史2015-07-31 15:06:59责编:桂婷人气:
字号:小号|大号
【内容导读】冒辟疆(冒襄)是明末著名的四大公子之一。当时,国事淆于上,清议激于下。冒辟疆与侯朝宗,方密之,陈贞慧并称四大公子,都是缔结复社的骨干,他们欲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在…
冒辟疆(冒襄)是明末著名的四大公子之一。当时,国事淆于上,清议激于下。冒辟疆与侯朝宗,方密之,陈贞慧并称四大公子,都是缔结复社的骨干,他们欲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在南京由吴次尾起草了《留都防乱揭》。历数阉党余孽阮大铖之流的罪状,吓得佞臣不敢出门,后阮大铖之流死灰复燃,复社受挫,冒辟疆险遭迫害。紧接着清兵南下,明王朝摇摇欲坠。大浪淘沙。吴次尾抗清殉国,方密之隐匿乡间,侯朝宗则降清做官去了。饱经风霜的冒辟疆,作为一介书生,空怀报国之心,便信效生于乱世的阮籍,陶渊明,归隐皋邑,更园为庵,啸傲园林了。
冒辟疆具有营造园林的高度才华,他善于学习,《游冒氏水绘园记》中所述,冒辟疆的父亲历任吴楚,“辟疆不时省亲,所过名山大川,往往按图考记,留连不忍释去,其故衡湘诸胜,雄览博采,咸得备于简编”。而于浙江兰亭,烟雨楼,西湖诸胜,他也加以研集。明亡他 “结庐乡国”,追忆向之所历者,乃构石为山,因川为池,殆臻乐阿洞壑之美于斯为最矣!
明末文学家冒襄
明末的冒襄在历史上颇有名气,他作为明末著名的“四大才子”表现出的民族气节,数十年如一日赈济灾民的善行义举,以及他始臻完善的水绘园及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都为后人所颂扬。
冒辟疆是谁?明末历史上的冒辟疆是怎样的一个人
冒襄(公元1611-1693年) ,字辟疆,号巢民。他出生在如皋城一个世代仕宦之家,祖父冒梦龄是明代进士,对冒襄非常喜爱,两岁时就带在身边。冒梦龄的好友郭子章为他起名为冒襄,希望他能襄助天下;字辟疆,希望他能为国开拓疆土。幼年的冒襄从小受到严格的儒家教育,诗文写得好,14岁就刊刻诗集《香俪园偶存》,史称他“两岁涉四方,十二称文章,束发侈结交,鸿巨竟誉扬。”文苑巨擘董其昌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然而冒襄的官运不济,6次去南京参加乡试,次次落第,使他深感怀才不遇。
不事清朝的民族气节
明代自万历年以后江河日下,特别是太监弄权,朝纲倾颓,已达登峰造极。面对这种危亡局势,一般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无不忧心如焚。1636年,冒襄与张明弼结盟,参加复社,同陈贞慧、方以智、侯朝宗过从甚密,人称“四公子”。他们年龄相仿,意气相投,或结伴同游,或诗酒唱和,或抨击阉党,或议论朝政,希望改革政治,挽救国家危亡。1639年由吴应箕起草、冒襄等复社140余人具名的《留都防乱公揭》,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冒襄是个有强烈民族气节的人,当力挽明朝颓势的政治愿望完全破灭后,他宁愿终生甘受寂寞,淡泊度日。
清朝开国以后,很快沿袭了明朝制度开科取士,冒襄一次也没有参加。降清的复社成员陈名夏曾从北京写信给冒襄,信中转达了当权人物夸他是“天际朱霞,人中白鹤”,要“特荐”他。但冒襄以痼疾“坚辞”。康熙年间,清廷开“博学鸿儒科”,下诏征“山林隐逸”,冒襄也属应征之列,但他视之如敝履,坚辞不赴。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他淡泊明志,决不仕清的心态和节操。在水绘园人们可以看到,冒襄的客厅叫“壹默斋”,意思是一直保持沉默,不事清朝,显得极有骨气。与此同时,他缅怀亡友,收养东林、复社和江南抗清志士的遗孤20余人,并在水绘园内增建碧落庐,以纪念明亡时绝食而死的好友戴建。自冒归隐水绘园后,文人名士纷至沓来,东林、复社、畿社诸友,先后参与交会的300余人。一时间水绘园内宾客云集,盛况空前,时人说:“士之渡江而北,渡江而南者,无不以如皋为归。”
毛泽东主席对冒襄的评价很高,据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一书记载,1942年1月8日,田家英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从侯方域说起》的文章,毛泽东主席很赏识,特地叫田家英谈话,并说道:“所谓明末四公子中,真正具在民族气节的要算冒辟疆,冒辟疆是比较着重实际的,清兵入关后,他就隐居山林,不事清朝,全节而终。所以我常想:为私者务名,为国者务实,务名者可卑,务实者可贵。”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

吴禄贞一生是怎样的?吴禄贞一生都做过哪些事?

吴禄贞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有薄田10亩,父亲为私塾老师。少年时,吴禄贞就读于父亲在武昌的梦泽书屋,他擅长诗文,对西学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