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365直播,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青岛与民国四公子:袁克文赞青岛夜不闭户(图)

来源:讲历史2015-07-31 15:06:03责编:桂婷人气:
字号:小号|大号
【内容导读】民国年间,一些世家子弟的行为做派和风流韵事在社会各界广为流传,其中有四人被称为“民国四公子”。四人当中又有三个曾来过青岛,他们的故事至今仍为青岛人所乐于提及。他…
民国年间,一些世家子弟的行为做派和风流韵事在社会各界广为流传,其中有四人被称为“民国四公子”。四人当中又有三个曾来过青岛,他们的故事至今仍为青岛人所乐于提及。他们就是张伯驹、袁克文和张学良(此前的《发现青岛》曾提及)。尤其是张伯驹,他和妻子潘素曾来青岛观海二路3号吟诗作画,潘素所画的《崂山潮音瀑》广受好评。而且,青岛市博物馆文贸部的赵主任告诉城市信报/信网记者,张伯驹还给青岛市博物馆捐赠了一幅潘素仿展子虔的《游春图》。
出身名门,收藏国宝级文物
进青岛市博物馆大门后,便是一道曲线长廊,廊中有一面文物捐赠功德墙。功德墙上赫然可见张伯驹的名字。
张伯驹是谁?他是一位名士,出身名门,而且诗词歌赋,无所不晓,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张伯驹生于1897年,字丛碧,河南项城人,从小过继给了伯父张镇芳。在蔡登山所写的《张伯驹:初见潘素惊为天人》一文中称,张镇芳是光绪三十年进士,袁世凯哥哥的内弟,历任长芦盐运使、直隶按察使等职。张伯驹7岁入私塾,9岁能写诗,享有“神童”之誉,曾与袁世凯的几个儿子同在英国人办的一所书院读书。毕业后,张伯驹进入袁世凯的陆军混成模范团骑兵科受训,其后在军阀曹锟、吴佩孚、张作霖等部任职,曾任过提调参议。但他从内心厌倦军队生活,便不顾双亲和众人的反对,毅然退出军界。此后,他把兴趣转移到读书 ,陶冶性情的文化艺术。张伯驹利用自家的优越条件,在家藏的古典文史书中找到了一方驰骋的天地。
著名作家章诒和在《君子之交》一文中描述了父亲和自己的这样一段对话:“你从小背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吧?”“这是李白的诗。”“张伯驹就藏有李白的真迹,叫《上阳台帖》。”“你的罗伯伯(指罗隆基)不是常爱唠叨‘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么?这诗句是谁写的?”“杜牧。”“对,张伯驹就收有杜牧的字。”“你知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吧?”“它是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我们中学的课本里有。”“张伯驹藏有范仲淹的手卷。”……这段对话道出了张伯驹的藏品之盛。
还非常擅长写词,他从30岁开始写词,写作时间长达55年。“词人”是他最看重的一个身份。学者姚平认为他是当代最重要的词人之一,除沈祖棻等人外 ,罕有其匹。其词作情深意厚,天趣盎然,被誉为词人之词。
青岛与民国四公子:袁克文赞青岛夜不闭户(图)
张伯驹
连夜“抢”来红颜知己潘素
潘素也是一位传奇的女子,她和张伯驹二人的情缘称得上是一段佳话。
在沈慧瑛所写的《潘素,站在张伯驹身后的女性》一文中称,潘素,原名白琴 ,是前清著名的状元宰相潘世恩的后代。他的父亲潘智合从苏州移居上海后,整天游手好闲,家道日渐衰落。母亲沈氏也是位大家闺秀,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在潘素7岁时,母亲就为她请老师,教她学习绘画、音乐和诗文。谁料潘素13岁那年,母亲去世,继母凶暴,潘素从此过上噩梦般的生活。又几年,她出落成婷婷玉立的少女,继母就以她擅长琵琶为借口,逼她到青楼操琴挣钱,浮沉于声色犬马之地。
不过,据蔡登山描述,张伯驹的好友孙曜东曾回忆称:潘素当时被称为“潘妃”,她在上海滩,曾大红大紫过。“潘素身上也存在着一大堆不可理解的‘ 矛盾性’。那时的‘花界’似乎也有‘分工’,像含香老五、吴嫣等人,接的客多为官场上的人,而潘妃的客人多为上海白相的二等流氓。红火的时候天天有人到她家‘摆谱儿’,吃‘花酒’,客人们正在打牌或者吃酒,她照样可以出堂差,且应接不暇。那时有些男人喜欢‘文身’,多为黑社会的人,而潘妃的手臂上也剌有一朵花……最终她的‘内秀’被张伯驹开发了出来。”所谓烟花之地多性情中人,说的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当时,张伯驹任盐业银行任总稽核,一次他到上海查账,在“花界”遇到“潘妃”,惊为天女下凡。二人坠入爱河。不过,这时的潘素已被一个名叫臧卓的国民党中将“收入囊中”,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于是臧卓把她“软禁”起来。张伯驹见对手很硬,六神无主,幸亏孙曜东相助,趁月黑风高,买通臧卓的卫兵,趁臧卓不在屋里时,冲进去抢走潘素,将她安置到事先租好的房子里。又择机返回北方,才大功告成。
张伯驹曾称人生有四大爱好:爱文物、爱女人、爱吃喝、爱读书 。这时的张伯驹已有三房妻室,潘素只能做妾。好在,认识潘素后,张伯驹再无风流韵事,心思只在她一人身上。
张伯驹还着力培养潘素画画。潘素曾三次与张大千联袂作画,画作常常有张伯驹的诗词书法,可谓是珠联璧合。
青岛与民国四公子:袁克文赞青岛夜不闭户(图)夫妇来青画《崂山潮音瀑》
张伯驹对于收藏的热爱是深入骨髓的,为此他不惜倾家荡产,被视为败家子,只有潘素支持他 。为买隋代大画家展子虔所绘的《游春图》,张伯驹不惜将自己钟爱的豪宅——李莲英旧墅卖给辅仁大学,换得2.1万美元,又兑成220两黄金 ,潘素毅然卖掉自己的陪嫁凑足了20两黄金 ,才买下此图。
抗战时期,为了不让这些国宝级的字画出意外 ,潘素把它们一件一件包好,缝在被褥和棉衣里,随身携带。对这些字画他们研习、欣赏,倾注了毕生心血。其中还有一幅陆机的《平复帖》,是现今传世墨迹中的“开山鼻祖”,被收藏界尊为“中华第一帖”。著名文物研究专家王世襄曾小心翼翼地向张伯驹借阅《平复帖》,问能否在张家看上一两次。没想到张伯驹回答:“你拿回家看去吧。”在王家放了一个多月。由此可见张伯驹的大气。
当然,因为张伯驹一生坐吃山空,生活都是潘素安排。而他还是要花钱买古董、字画,潘素有时也会不理他。于是,张伯驹就会躺倒在地,任潘素怎么拉也不起来,直到她答应卖首饰去买画,才站起来。这些古董、书画,张伯驹曾立下字句要送给潘素,但解放后,他们无偿捐赠给了国家。文化部给他们发奖状,称“化私为公,足资楷式”。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

吴禄贞一生是怎样的?吴禄贞一生都做过哪些事?

吴禄贞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有薄田10亩,父亲为私塾老师。少年时,吴禄贞就读于父亲在武昌的梦泽书屋,他擅长诗文,对西学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