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365直播,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秦国第一名将为什么不是白起王翦而是司马错?

来源:讲历史2015-08-14 11:02:50责编:桂婷人气:
字号:小号|大号
【内容导读】如果票选秦国第一名将,王翦的老谋深算,白起的战神本色,无疑得分都不少,可是却有这样一位名将,战功并不耀眼,疆场搏杀亦非所长,但他是一位战略大师,力助秦国一统江…
如果票选秦国第一名将,王翦的老谋深算,白起的战神本色,无疑得分都不少,可是却有这样一位名将,战功并不耀眼,疆场搏杀亦非所长,但他是一位战略大师,力助秦国一统江山。
秦国第一名将是谁?侯选人恐怕多如牛毛,估计白起、王翦的得票都不少。
王翦不用说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灭楚平赵,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至于白起,更是古今第一杀神,从秦孝公八年(公元前三五四年)到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二五六年),一百多年里,秦军杀敌总数超过130万,白起一人就包办了92万。
虽然如此,如果要票选秦国第一名将,我们还是要把票投给被遗忘的一位:司马错!相比王翦的老谋深算,白起的战神本色,司马错并不耀眼,疆场搏杀也非其所长,但他是一位战略大师,奠定天下一统的“浮江攻楚”就是他的手笔。
秦国第一名将为什么不是白起王翦而是司马错?

东进还是南下?
战国七雄,虽然一统于秦,但要说综合国力,还看楚国。
楚国是著名的三高一低,三高是人口多、面积大、GDP高,一低是统治集团的IQ低。疆域最广时,楚国拥有相当于今天11个省的地盘,经济发达,文化昌明,造个编钟,谱个小曲,都是信手拈来,可惜就是不出军政人才,仅有的几位如吴起,还是技术移民。
春秋时期,晋楚争霸,几番大战,楚国除了最英明的庄王在位时胜过一仗,其余全是败绩,到了后来,甚至被吴国欺负,连首都也丢了。
秦国变法图强后,楚国更是不堪一击,楚国统治者本来IQ不高,这时更出现集大成者,脑袋可能被猪踢过的楚怀王任秦国的张仪随意摆布,玩弄于股掌之上,先是被骗与齐国绝交,发现上当后愤而攻秦又被打得落花流水,最后被秦国假托会盟扣为人质,死得不明不白。
楚国就算家底厚实,也禁不住这么折腾啊,终于露了颓势,后来的国王虽然不像怀王这么二,但都不思进取,一步步断送了大好河山。当然,秦国这么玩,也太伤RP了,所以才有“暴秦”这么个说法,也才有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毒誓,等到秦始皇一死,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打出的旗号就是“张楚”,项羽破釜沉舟,坑杀秦兵20万,秦国应了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秦国灭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公元前三一八年,楚怀王牵头的第一次合纵,让秦国认识到必须全力对付楚国,经过公元前三一三年的蓝田之战、公元前三〇二年的重丘之战、公元前三〇〇年的襄城之战,基本把楚国打回原形,灭楚的时机大致成熟,但究竟从哪里入手,秦国也有争论,直到一个偶然事件帮秦国作了决定。
当时,占据四川盆地的蜀国是中国西部的大国,蜀王把汉中封给弟弟苴侯,没想到苴侯反而跟宿敌巴国交好,蜀王大怒派兵讨伐,苴侯逃奔巴国向秦国求救,秦惠文王早有心取蜀,只因正与韩国作战,犹豫不决。
舌战张仪
表面上看,攻韩还是取蜀只是顺序问题,其实关系到秦国的总体战略。这种时候一般是张仪率先发言。
张仪是连横战略的始作俑者,一直在楚国玩无间,后来又跑到魏国,还挂了相印,不久前才回到秦国。他是典型的政客,一向强调七分政治、三分军事,所以主张先攻韩国,还滔滔不绝说了一番道理。
他的理论还是纵横家的套路,说起来指点江山,感染力极强,其实可行性相当值得怀疑。
“我们应当跟魏、楚结盟,出兵三川,堵住辕和缑氏山的隘口,阻断屯留的交通,切断魏国与南阳的联系,然后进攻新城和宜阳,兵临洛阳城下,届时名存实亡的周天子肯定吓得魂不附体,交出传国玉玺,秦国便可以挟天子而令诸候,霸业可成”。
张仪越说越兴奋,仿佛天下已在掌中,末了轻描淡写的加了一句:“至于蜀国,蛮荒小邦,偏处一隅,劳师动众去攻打,未必有什么收获”。
从这番话可以看出,张仪的思维仍停留在春秋五霸时代,未能与时俱进,秦国统一之势已成,哪里还用打周天子的旗号?平白落下劫天子的恶名!秦军东出函谷关,决胜中原,这是大势所趋,但非要从险道深入万山丛中与三晋搏命,简直是白痴战略。这个战略也暴露了张仪的私心,他在魏国罢相主要是政敌公孙衍的阴谋,以张仪的为人哪里肯吃这个哑巴亏,所以一力主张东进。
张仪的胡扯惹恼了都尉司马错,他立马站出来反驳。在秦国的大将里,司马错一向低调,没有型男白起那么有名,但也有人认为他才是秦国最出色的战略家(没有之一)。司马错的主张很明确,取蜀是第一要务。
司马错认为秦国要统一天下,扩张领土、增加财富和施行仁政,这三条缺一不可,当然要从最容易的扩张开始。蜀国虽然富庶,地盘不小,却是蛮夷番邦,僻处边疆,以秦国之强取之如探囊取物,其它国家也不会干预,反之东进则必然招致六国的联手抗击。拿下蜀国,不仅扩张了领土,还可得到财富,一举两得。
这番分析鞭辟入里,听得群臣频频点头,然而这还只是司马错大战略的第一步。得蜀之后,占据上游形胜之地,再收巴蜀之兵,造大船浮江攻楚,必定取胜,楚国一亡,天下可定矣。司马错的战略清晰可行,又不像张仪有那么多纵横家的俗套子,秦惠文王听后一拍大腿,马上采纳,并且指定张仪和司马错一起挂帅出征。
我们可以负责任的说,没有司马错的这个计划,秦国要统一天下至少多花五十年。在东方战线上,秦国噼里啪啦的打了二三十年,白起今天10万、明天20万的斩首,都打不疼三晋,换个二流将领,有时还打不过赵国。
司马错坚持取蜀另有一番深意,是张仪、白起甚至很多后人都没有想明白的,秦国之所以战无不胜,源于高得吓人的军功奖励:
1、普通士兵斩甲士一人,赐爵一级,可得田地一顷,宅九亩,并可获得奴隶一人;
2、军官斩甲士一人,还可晋级为五十石之官;
3、军官斩甲士二人,可晋升为百石之官;
4、任何人杀敌超过5人,即可得到五家的奴隶以供役使。
一百年间,秦军仅有准确文字记载的歼敌数目就达到 130万,平均每年歼敌13265人,相当于每天37人,如果完全兑现这些奖励,那么秦国将会增加数量惊人的地主和奴隶,这对国家来说根本是吃不消的,更不用说关中平原的农业潜力已经压榨到极限了,如果没有新的资源注入,秦国的战争机器迟早会有停下来的一天。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

吴禄贞一生是怎样的?吴禄贞一生都做过哪些事?

吴禄贞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有薄田10亩,父亲为私塾老师。少年时,吴禄贞就读于父亲在武昌的梦泽书屋,他擅长诗文,对西学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