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365直播,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基于什么历史基础?

来源:讲历史2015-07-31 15:20:43责编:桂婷人气:
字号:小号|大号
【内容导读】在我国儒学发展史上,有一个上继孔子、下开朱熹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出现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人就是董仲舒,司马迁的《史记…
在我国儒学发展史上,有一个上继孔子、下开朱熹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出现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人就是董仲舒,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都对这个人物做了记载。司马迁和董仲舒是同时代的人,他还曾经问学于董仲舒。那么董仲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样被汉武帝发现的?为什么汉武帝尊崇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董仲舒是广川人,就是现在河北省的枣强县人,这个人在景帝朝已经是做了博士了。当然中国古代这个博士跟我们现在这个博士不一样,他那个时候的博士就是指他的博学,实际上就是皇帝的一个顾问了,所以这个人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学者。而且董仲舒读书非常刻苦,据《史记》跟《汉书》的记载,董仲舒曾经读书三年目不窥园,有三年时间他没有到过自己的后花园去,所以后来人们就出来了一个典故叫“目不窥园”。目不窥园就是指董仲舒,人们后来用目不窥园形容一个人读书非常专心、非常专注,称这个人叫目不窥园。汉武帝在继位以后,在建元元年的十月,他就下诏让天下的诸侯,让一些高官推举贤良方正,这个贤良方正的全名叫贤良方正直言敢谏,贤良方正是讲品质,直言敢谏是说他敢于说话。所以在这一次举贤良方正中间,汉武帝发现了董仲舒。董仲舒考了个第一名,就是举首,这样,他既然是第一名,是举首,汉武帝就连续向他问了三次,董仲舒就回答了三次。皇帝的问话叫策问,回答的文章叫策文,皇帝提问贤良方正回答这个过程叫对策。这就叫对策,董仲舒回答了三次,这才流传下今天的“天人三策”。在天人三策中间董仲舒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得到了汉武帝极其的喜爱。那么汉武帝为什么喜爱董仲舒?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牵扯到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间到底说了些什么问题,引发了汉武帝的重视。
建元元年,16岁的汉武帝刚刚继位,他还不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就多次征集贤良以问治国之道。董仲舒就在这种情况下被汉武帝发现,并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留下了著名的“天人三策”。 “天人三策”是讲天和人的关系的,那么董仲舒到底在“天人三策”中说了什么?从而引发了汉武帝的兴趣呢?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基于什么历史基础?

第一点受到汉武帝重视的,就是董仲舒提出来了“新王改制”。什么叫新王?就是一个王朝建立以后,一个新登基的皇帝,这个叫新王;改制,改是改变,制就是一整套的制度仪式。董仲舒认为,一个新的国君登基以后,一定要改变一整套的制度。他具体提出来的这个新王改制的内容是两点:一个叫“改正朔”,二个叫“易服色”,董仲舒的原话就是“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命而已”。这个话说起来就是要改正朔,要易服色来顺应天命。当然这句话很不好懂,我们做一点解释:改就是改变、更改;正就是正月,正月是一年之首;朔是初一,是一月之首。所以改正朔按照我们现在说一个最通俗的话,就是改变历法,一个王朝建立以后把这个历法要改一下,这就叫改正朔。什么叫易服色呢?易也是改变,服色就是指那个服装。他说一个新王朝建立以后,要改变你这个王朝的服装(颜色),还有你祭祀的时候用的那个牲口、车马,这些颜色要改变。中国古代历来是一个王朝它都崇尚一种颜色,一个新王朝建立以后要把前一个王朝的颜色给改它一下,换成自己的这个王朝的颜色,这个就叫易服色。那么为什么董仲舒这么强调要改变历法和服色呢?因为董仲舒有一个看法,他这个看法汉武帝是非常感兴趣的,那么汉武帝对于他这个改正朔、易服色这么一套仪式为什么感兴趣呢?因为董仲舒这个改变仪式中间包含了一个对汉王朝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个新王朝建立以后,那么你这个新王朝合法不合法?有没有什么合法性?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比如刘邦,他本来是一介草民,刘邦是在中国古代皇帝中间,他是从一个布衣百姓夺得皇帝之位用的时间最短的人,他就是三年反秦,四年灭项,刘邦就用了七年从一个布衣百姓摇身一变成了大汉天子。那么你从一个普通老百姓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皇帝,成为一代王朝的开国之君,你是不是合法的?所以一个新王朝建立以后,它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新王朝,这个新国君它合法不合法?它的合法性在哪儿?这个问题开国皇帝想不到,开国皇帝第一是他的理论水平、知识水平达不到;再一个开国皇帝顾不上,开国皇帝只顾得夺人家的权,夺过来自己当。一是想不到,二他也顾不上,但是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你这个新王朝建立有没有合法性?人家凭什么要承认你?这是一个问题。再一个问题,你刘邦是一个草民,你就折腾了七八年,七搞八搞你搞了一个皇帝,那么你能这样搞个皇帝,我们能不能也这样搞?就是说你当了天子、当了皇帝建立大汉王朝,我们也能不能搞上几年把你干下去,我们再来当皇帝?这个问题就更重要了。所以一个新王朝建立以后,它存在的两个问题:一,合法不合法?第二,大家是不是都可以仿照你这个做法来做?如果大家都可以仿照你这个做法来做,那么你去夺秦朝的天下,我们去夺你刘姓的江山,这个天下就大乱了。
所以董仲舒在他的新王改制说中间,他提出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叫你改正朔、易服色,他实际上暗含了一个什么意思呢?董仲舒的意思,一个人之所以最后能够当皇帝是君权神授,是天命所在,是老天让你当的,所以天下的老百姓就得承认你是合法的。反过来说,其他的人不能再这样做了,再这样做老天不支持你。所以董仲舒提出来这个新王改制实际上是在强调君权神授,皇帝的权力是老天给的,是天意,所以他做天子大家得服从,别的人不具备这个天意就不能再折腾,你再折腾的话你就是成了造反,你就不可能当皇帝。所以董仲舒这个新王改制说法一提出来,你想想汉武帝能不高兴吗?汉武帝没有这个理论水准,他不能够论证西汉王朝的合法性,但是董仲舒从理论上阐明了西汉王朝的建立是合法的,刘邦当皇帝是天意,是天命,是神授的权利,这个当然对汉武帝来说是极为感兴趣的。但是汉武帝没有看到董仲舒这个说法中间它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董仲舒这个君权神授的命题中间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是承认君权,第二是限制君权,它还有限制君权的一面。也就是说,你当了皇帝是上天给你的,但是反过来,如果你做了皇帝以后,你像秦始皇一样胡作非为,那么上天就会警告你,如果你再不改上天就不再支持你了。所以董仲舒后来他就用比如说出现的一些地震啊,日食啊,出现这些现象的时候,他就用这些现象来告诫皇帝,这是上天对皇帝的一种警告,一旦出现这些现象你要反省自己。当然这个时候,董仲舒提天人三策的时候还没有把这一点发挥出来,所以他这一点,为汉王朝寻找合法性这一点深得汉武帝的信任,这是董仲舒得到汉武帝信任的第一点。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的第一问题,就解决了西汉王朝的合法性问题,这对于任何一个帝王来说,这都是首要的问题,汉武帝自然对董仲舒欣赏有加。但是刚刚君临天下的汉武帝面对的还不仅仅是这些问题,一心想有所作为的汉武帝还在思考什么?董仲舒的哪些想法对汉武帝来说又正中下怀呢?
建元元年,汉武帝刚刚继位,一心想有所作为,就多次征集贤良以求治国之道。在这一过程中,董仲舒走进了汉武帝的视线,他的新王改制解决了西汉王朝的合法性问题,很得汉武帝的赏识。但是刚刚君临天下的汉武帝面临的还不仅仅是这些问题,他还在思考什么呢?董仲舒的哪些想法对汉武帝来说会正中下怀呢?
董仲舒的这个博士是春秋学的博士,《春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董仲舒这个春秋学属于公羊派的春秋,因为春秋有三派。公羊派春秋特别重视的就是大一统,这个一统我们也可以叫做统一,所谓的大一统就是把天下的统一看得非常大,看得非常重要,这就叫大一统。所以董仲舒这个公羊派春秋中间特别强调天下的统一是最最重要的,而这一点的话呢又是非常迎合汉武帝的心理的。汉武帝是刚刚经过景帝朝的七国之乱以后接下来这个江山的,他接下来这个江山以后,仍然存在一个诸侯王割据的问题。汉武帝一生致力的就是要搞中央集权,而董仲舒恰恰给他提供了一个大一统的理论,所以汉武帝就可以在大一统的理论之下公开地搞他那一套中央集权。所以董仲舒他的天人三策受到汉武帝信任的第二点,就是他给汉武帝的中央集权提供了一个理论的依据。第三点,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就是建立太学,太学就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建立太学而且还要提出来,要把这个推举贤良作为一种制度,每两年要推选一次,推选天下的贤士,他把它制度化。兴太学、举贤良,这是董仲舒天人三策提出来的第三个重要观点。太学它的建立就是从武帝朝开始的,太学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到隋代又成立了国子监,国子监既是最高学府,又是管理这个最高学府的。一个太学,一个国子监,从武帝朝开始以后,一直延续到清朝废除科举制为止,所以这个太学给中国封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再一个是推举贤良,这个推举贤良成为一个制度以后,它成了汉代人才选拔,汉代的人才选拔是察举征辟,成了人才选拔的一个制度。因为大家知道,中国的人才选拔是经过了五个制度的轮换,最早的人才选拔是选贤举能,这是上古时期。后来发展就是世卿世禄,就是你们家做官的人世世代代要做。到了汉代就改变这个做法了,要察举征辟,就是从天下的臣民中间来选拔贤才。到了魏晋南北朝是九品中正制,就把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再来选拔人才。到了隋朝实行科举制,这个中国人才的选拔经过了五种制度,最终定型于隋代的科举制,科举制一实行就是一千三百年,一直到清代晚清废除科举。所以作为人才选拔来说,董仲舒是为汉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汉武帝是一个很想有作为的君主,他当了皇帝以后,他首先要想到的就是怎么样去网络人才,而董仲舒给他提出来了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具体的做法,这也是董仲舒深得汉武帝信任和喜爱的一个方面,这是第三点。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

吴禄贞一生是怎样的?吴禄贞一生都做过哪些事?

吴禄贞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有薄田10亩,父亲为私塾老师。少年时,吴禄贞就读于父亲在武昌的梦泽书屋,他擅长诗文,对西学充...详情>>